8歲雙胞胎姐妹青島海灘走失後遇難,夏天帶孩子去海邊玩應注意些什麼?

冬之小岑


今天被這個信息刷屏了,因為是發生在家鄉海邊,所以朋友圈裡都在討論這件事,截至到上午11時30分左右,雙胞胎中的姐姐已經打撈上岸,溺亡已無生命體徵,而妹妹也正在緊張的尋找當中。很多人在討論這事情時,既為孩子感到惋惜,又在指責媽媽的粗心大意。

每年的暑期,都會有很多家長帶孩子到沿海城市旅遊,讓孩子親臨大海,體驗一下下海的感覺。大海很美,但也很危險,幾乎每年都能聽到下海淹亡的事故。

在這裡,元芳和大家講兩個很重要的海邊旅遊經驗。

一、不要看到大海由淺及深的延伸就誤以為是坡狀的,其實不然,我們當地有一種“海溜子“的說法,看上去海平面很平靜,其實有些地方下面的水流很快,而且是一種漩渦式的流動,如果你一旦踏進去,會瞬間被抽進去,水勢很猛。另外,由於海浪是一波一波的,所以海底的沙子也成丘陵狀一層高一層矮,形成溝壑狀,有時高的地方或者只沒過膝蓋,但低窪的地方有可能會沒過全身,一腳深一腳淺十分危險。沒有經常下海的人,很難知道這些規律。

二、在海邊遊玩的時候,切記注意漲潮變化。漲潮總是在你無意間的玩耍之中慢慢而來,有時等你發現時感覺自己已經置身大海了。以前有外地的人就開著越野車到海灘上,玩高興了忘了漲潮的事把車淹了經常有。還有在暗礁上玩高興了,忘了漲潮,結果發現自己出不去了的事都發生過。

另外,因為海邊有海浪聲,特別是風大的時候,人的聲音容易被海浪蓋過,所以家長一定要隨時看管好孩子,因為有時孩子的呼喊時很容易被風浪淹沒,影響救護。

最後,下海前一定要記住當地的海上搜救電話和海水浴場的急救電話。


元芳有看法


剛看到消息,八歲的雙胞胎姐妹均被找到,但已遇難……

孩子沒了,誰的責任?

真是太令人痛心了,這個新聞曝出以後,我一直關注,盼望這只是單純的走失去而已。我想八歲的兩姐妹在一起,總能知道父母的名字電話,能夠被好心人送回父母身邊。

然而最終盼來的卻是這樣一個讓人流淚的結局,一雙姐妹花就這樣沒了,我無法想象他們的父母承受著什麼樣的悲痛😭。

事件剛發生後,很多網友在新聞下面評論: 母親是幹什麼吃的?是不是又玩手機沒有看好孩子?

也有網友提出,這個時候不應該再指責孩子的母親,而是應該盡力幫助尋找孩子。

有人問: 這次孩子走丟,直到最後,兩個孩子的生命都沒了,到底是誰的責任?

母親肯定有責任,無論是否玩手機,都沒有完全盡到監護人的責任。但是否有其他家人跟他一起陪孩子出遊,而且他家人又是否盡到了責任呢?孩子的父親又有沒有責任呢?

我們再設想一下當時的場景: 青島的海灘,暑假的時間,肯定人流非常巨大,有沒有可能是在兩個孩子在海灘玩耍的時候,被人推擠,失足掉進海里?

真相還沒有塵埃落定,但無論如何,還是那句老話,孩子的安全大過天,暑期帶孩子在外玩耍的家長,一定一定要引以為戒。

悲劇的發生有一定的幾率,但發生在每一個人的身上就是100%!

暑期帶孩子海邊玩,還要注意什麼?

1

.溺水

這是最危險,最要命的一種事故!

特別要提醒家長的是:孩子溺水時,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會拼命掙扎呼救,反而是安安靜靜的,有時候看起來就像是在玩水。

一定要時刻盯著孩子,很可能3分鐘的分神,就導致孩子溺水身亡!

2.有毒水母

一些海域裡可能存在有毒的水母。因為水母的樣子比較漂亮,孩子不認識,可能會用手去抓去觸碰,因此引起中毒,這也相當危險!

3.誤食有毒魚類和貝類

一些魚類和貝類天然含有毒素,有些甚至有劇毒,如果誤食,很可能引起生命危險。

因此家長們帶孩子在海邊玩耍時,一定要留意,不要讓孩子抓或者撿不認識的魚蝦貝類。

自己抓到的魚貝海鮮,在吃之前一定要問過當地有經驗的漁民,確保安全才可以。

4.吃海鮮引起食物中毒或過敏

去了海邊,難免會吃些海鮮。但如果遇到海鮮,品質不夠新鮮或處理不夠乾淨得當,很可能會引起食物中毒。

還有些孩子可能會對某種海鮮過敏,一旦發生過敏,如果不能及時,就醫治療,也可能引起嚴重的後果,甚至發生過敏性休克,丟掉性命。

5.注意避免曬傷

海邊的紫外線非常強烈,孩子在海邊玩耍時,一定要給孩子塗抹防曬霜,並且一定要及時補塗,1-2小時就要補塗一次。

如果有條件可以給孩子選擇長袖長褲類的泳衣。

我是小毛阿姨,關注我,獲得更多專業母嬰育兒知識及貼心育兒經驗分享!

小毛阿姨聊營養


大海不是游泳池。泳池是封閉的!大海是開放的,海是活的!就算是在海邊很近,也可能因為摔倒,被水捲入更深的地方。沒有多大的風,也可能會突然出來大浪拖你下水,會突然有暗流讓你永遠也遊不回岸!帶孩子到海邊玩千萬警惕!一個是大海太危險,一個是人多,都很危險。

雙胞胎姐妹在海邊失蹤遇難這個事兒實在是太讓人痛心了,家長也很不容易,孩子辛苦帶到這麼大,突然之間發生這麼大的意外,非常讓人痛心。

但是還是要提醒一下:第一,在這種有水有山有安全隱患的。這種公共場所家長對孩子的照顧事件是須臾不離。真的,特別是有水的地區要確保孩子不能離開家長的視線。要知道在泳池裡一個孩子淹死,也就是一兩分鐘的事情。而且海邊有可能是一個浪過去孩子就沒了。要比我們想象的要快的多。而且孩子天性喜歡水,大人一個不注意,孩子就跑過去了在水裡了。

第二個呢,在這個公共場所人多的時候家長的視線或者注意力經常會被幹擾,這個時候孩子的安全更加需要格外的注意,既然是出來渡假的,那麼就好好享受自己的假期陪伴孩子。一起在沙灘上做點兒遊戲,堆沙堡啊,做沙雕啊,或者是跟孩子一塊兒戲水。


第三個,就算沒有水溺,也要防止水母蟄傷,(尤其是僧帽水母,看起來就像個塑料袋,但是毒性極高,致死率極高)

第四個,防止兒童走失。人多,人雜,一轉眼孩子可能就走丟了,這些都是海邊的潛在危險。


陳嵐的女拳


無知害死人

8歲雙胞胎姐妹青島海灘走失後遇難,夏天帶孩子去海邊玩應注意些什麼?

悲劇已經發生,無可挽回。

說孩子母親無知害死人,並不是為了指責而指責,而在於警醒更多的人,避免這類錯誤。

孩子母親陳女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講述事發的情況:

【當天下午1點多,她和孩子到萬達公館南側的海邊遊玩。“她們在沙灘上玩沙子,我在距離她們幾米遠的位置看手機,”陳女士不敢鬆懈,也是看一眼手機,看一眼孩子,但意外還是發生了,“下午3點多,我再次抬頭的時候發現孩子們不見了,第一反應是她們可能是去海邊沖洗挖沙玩具了,可我在海邊找了一圈也沒找到,一個多小時後就去報警了。”陳女士當時表示,孩子們不太可能在海里遇險,“海灘很淺,而且一起下海的成年人也說,如果有兩個小孩在水裡掙扎,大家一定會發現。”】

無論她的做法還是說法,處處顯露出知識的欠缺,將自己的孩子甚至自己置於危險之中卻完全懵懂不知。

具體錯在哪裡?下面將結合注意事項具體分析。

那麼,

夏天帶孩子去海邊玩應注意些什麼?

主要的可以歸納為“兩防”,即防曬和防溺水。

防曬

海濱沙灘,沒有任何遮蔽物,常天日光直射。

防曬是海灘遊玩或游泳必做功課。具體包括皮膚的防曬和眼睛防曬。

皮膚防曬:陽光對皮膚的傷害主要來自紫外線。

紫外線可以分為ABC三個頻段,UVC會被皮膚角質層完全吸收,UVB主要作用於皮膚淺層,UVA可以穿透整個皮膚達到皮下組織層。

紫外線不僅可以曬黑、曬傷,並加速的皮膚的老化,更重要的是,可以傷害細胞DNA,引發皮膚癌。

尤其是小兒,那麼一次暴曬都有可能增加皮膚癌的風險。

而且,水對於紫外線沒有任何吸收阻擋作用,因此,無論在海灘玩耍還是游泳,都必須定時塗防曬霜。

眼睛防曬:主要包括預防紫外線和藍光對眼睛的傷害。

UVB完全被角膜吸收,UVA可以穿透到達眼睛不同深度,但只有極少可以到達視網膜。因此,海灘眼睛防紫外線主要在於預防長期大劑量UV增加白內障發病危險,WHO估計有約20%白內障與日光UV眼睛損害有關。

但是,眼睛防曬更重要的是防日光中短波長的藍光對視網膜的傷害,以預防終生視網膜黃斑變性的風險。

由於在海灘,進入眼睛的光線更多來自於沙灘和海面的反射,因此,寬簷帽沒有作用,最主要是佩戴太陽鏡,以茶色為優。

防溺水

日光損害是不可避免的,防曬是為了降低未來的損害風險。

而溺水,則是完全可預防的、致命性急性傷害,因而,防溺水是海灘安全策略的重中之重。

認識溺水,增強風險意識

這是預防溺水之首要。

有人或者不服氣,認為,誰不認識溺水啊。

事實上,多數人還就是不認識溺水。

比如,任何人都必須認識到:

溺水可以發生在瞬間,有時只需要幾秒鐘

多數溺水發生在悄無聲息之間,遇難者出於本能所能做出的只有溺水本能反應——竭盡全力試圖保持口鼻在水面以上,無力舉手和叫喊呼救。

任何水源都存在溺水的風險,尤其是對於幼兒和不會游泳的兒童來說。因為,溺水有時候並不需要溺水者全身浸沒入水中,只要水面足以淹沒口面部,溺水就會發生。

該事件中,孩子母親陳女士當時表示,【孩子們不太可能在海里遇險,“海灘很淺,而且一起下海的成年人也說,如果有兩個小孩在水裡掙扎,大家一定會發現。”

可見,她和“一起下海的成年人”都不真正認識溺水。

前段時間,媒體報道,四川一28歲成年人溺亡在泳池中,周圍很多人,沒有一個認識到他已經陷入溺水的絕境。

這一“教科書式”的溺水,被有的媒體稱為“離奇溺亡”。可見,對溺水缺乏認識的並非少數人。

選擇安全的游泳、遊玩場所

具體到海灘,必須選擇配備有專業救生員的正規海水浴場和沙灘,標誌是救生員瞭望臺和警示旗。

因為,一方面,這些場所都是經過精心開發的,已經消除了絕大多數安全隱患,因而相對來說具有很大安全性。

同時,經過良好訓練的專業救生員,可以遠比一般人更及時的發現溺水事件,啟動緊急救援和急救措施。

這一點非常重要。

據澳大利亞的一項研究,在有專業救生員場所發生的溺水,僅有3%需要進行心肺復甦,15%需要送醫治療——就是說,97%的溺水事件在發生心跳呼吸停止之前就被發現,及時救起。

即使我國的救生員沒有人家專業,有總比沒有強。

事件中,陳女士選擇的是沒有經過開發,並立有禁止游泳警示牌的野泳沙灘。

這種沙灘隱藏著重重不可預知的風險,比如,沙灘暗溝,由此生成的離岸流等等。

遵從指示

在有開發和救生員的場所,需要嚴格遵從各種警示標誌和安全人員的監督,在指定的安全區域游泳或玩耍,不要私自進入其他危險區域。

對孩子保持高度嚴密的監護

即使是在有救生員的場所,父母或其他看護人也必須保持對孩子的高度嚴密的監護。

如果孩子在水中,成年監護人也必須會游泳,並在水中與孩子保持在不超過一條手臂長度的距離——即觸手可及範圍內,提供所謂“接觸式監護”,以確保安全。

如果孩子在水上,比如沙灘,負責看護的成年人的目光和注意力必須全部集中在孩子身上,期間,成年人不應該從事可能分散注意力任何其他活動,比如打電話,玩手機、看書、社交活動、其不能飲酒。

事件中,【陳女士稱,下午一點多開始,“她們(倆孩子)在沙灘上玩沙子,我在距離她們幾米遠的位置看手機,”】。

——這是悲劇發生的根本原因。

就這樣【看一眼手機,看一眼孩子】,居然也敢說“陳女士不敢鬆懈”——還要怎麼鬆懈?要知道,“

天上方一日人間已千年”——像玩手機這種沉迷性行為中,時間會在不覺中飛速流逝。

陳女士自己認為,【看一眼手機,看一眼孩子】,實質上,誰都明白,她的絕大多數注意力和時間必然在手機上,實質上倆孩子處於完全沒有人照看的危險中。

這不,時間一下就到了【“下午3點多,我再次抬頭的時候發現孩子們不見了】。玩手機可以沉迷,小孩子的行為往往難以保持一慣性。陳女士,難道指望自己沉迷於手機的2個多小時,孩子們會一直專注於“玩沙子”?

【再次抬頭的時候】,離上一次看孩子一眼的時間,誰也難說是不是“人間已千年”。

要知道,正如上文所述,溺水可以發生在瞬間,悄無聲息。

據美國CDC的資料, 許多淹死在家庭游泳池中的兒童,溺水發生在父母一方或雙方照看之下,孩子離開父母的視線不到5分鐘的時間內。

穿著非充氣性救生衣

不會游泳的孩子在水中,或者水域周邊活動時,都應該穿上救生衣。重要的是,不能穿充氣救生衣,也不要用充氣救生圈等救生設備。

因為,充氣設備就存在漏氣的機會,不能確保安全。

學習游泳

雖然,目前沒有足夠證據證明4歲以下小兒童學習生存游泳也有助於安全,但是,5歲以上大齡兒童學習游泳,對於預防溺水確有幫助。

事件中,一雙雙胞胎女兒,好像都不會游泳。

認識和識別“離岸流”

海灘游泳不同於其他水域的一個巨大潛在風險就是離岸流。

認識和及時識別“吃人”的離岸流是海灘游泳必備的技能。

什麼是離岸流?就是海浪衝擊到海岸被打破後迴流海中形成的激流。

離岸流有幾種類型,大致上可以分為固定的離岸流和非固定的離岸流。

固定的離岸流一般在淺灘之間狹窄的深水區(水下沙灘中斷),或者離碼頭或者突出於海岸線的其他物體一定距離內。

因此,經過開發的海水泳場不存在固定離岸流風險。這也是必須在公共海水浴場,而不能私自到未開發的海灘游泳的一個重要理由。

不固定的離岸流 任何開闊的海面都有形成這種離岸流的可能,因此,這種離岸流只有靠自己識別並遠離。

離岸流為什麼危險的?離岸流的方向是流向深海,而且是狹窄的激流,流速可以達到每秒2米,每股離岸流可持續2~3分鐘。人一旦被捲入可以在1分鐘被帶到離岸50米的深海區域。

美國海岸警備隊估計,美國海灘救援中的80%以上是由於被捲入離岸流。

如何識別離岸流?無論哪種離岸流,共同特徵是離岸流水面平靜的,水色深暗,表面沒有白色浪花和泡沫,仔細觀察會發現它可以攜帶東西快速離岸而去。

如果在沒有管理的野泳海灘戲水游泳,絕對不要讓孩子和自己陷入離岸流中。對於會游泳的成年人,陷入離岸流後,要儘量冷靜,不要試圖逆離岸流方向游回岸邊,而應該順勢向側方向,即順著海岸方向,爭取游出離岸流,再游回那邊。

對於兒童,不管會不會游泳,必須完全避免陷入離岸流——這完全需要監護人幾十2識別離岸流風險。

成年監護者應該知道如何救援、救護和應對

一旦出現事故,成年監護者應該掌握救援知識和技能;急救,主要就是心肺復甦的知識和技能;以及如何應對突發事故的能力。

事件中,【“下午3點多,我再次抬頭的時候發現孩子們不見了,第一反應是她們可能是去海邊沖洗挖沙玩具了,可我在海邊找了一圈也沒找到,一個多小時後就去報警了。”】

一個多小時後才(去報警。才和就,一字之差,反映出陳女士一方面沒有危險意識,另一方面根本不懂如何應對突發事件。

對照來看 ,該事件中,遇難的雙胞胎姐妹母親陳女士幾乎完全缺乏海灘安全的基本知識。

圍水上活動期間,任何人嚴禁任何含酒精飲料

這是所有涉及水安全指南中都反覆強調的。因為任何劑量的酒精都會影響人們的注意力、判斷力和行為能力。很多溺水事故的發生都與酒精高度相關。

關於北京雙胞胎溺亡在青島海灘事件,首當其衝的罪魁禍首是孩子母親的無知,正是這種無知害死了自己兩個未成年女兒。


掙脫枷鎖的囚徒


早上一睜眼就看到關於8歲雙胞胎姐妹在沙灘失蹤的後續消息,雖然姐妹倆均已被找到,但卻不幸遇難,這個結果令人很痛心,而此時,大部分網友留言責罵姐妹花的母親,責怪這個母親只顧玩手機卻沒看好孩子,也有網友提出,這個時候不要再責怪媽媽了,她現在的心裡比誰都要難過。

每年暑假都是兒童溺水事件的高發期,很多家長都會選擇在暑假期間帶孩子去海邊遊玩,因此孩子的安全是重中之重,那麼為了防止上述事件的發生,家長帶孩子去海邊遊玩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1.防止溺水

首先要注意不要讓孩子到沒有安全人員管理的水域,而上述事件中的姐妹花就是在未開放的沙灘上游玩的,一定要帶孩子去正規浴場遊玩,帶孩子在海邊時家長一定要注意看管,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也不要讓小孩子到深水區,一旦發現孩子有溺水症狀應立即施救。

2.選對用品

寶寶在海邊玩耍時,救生圈、泳衣、泳帽、眼鏡、戲水玩具等用品自然必不可少,家長最好選擇符合醫療器械標準的游泳用品,其表面光滑、做工精細,不會對寶寶的皮膚造成傷害,小寶寶游泳最好不要選擇脖圈。

3.注意防止脫水

夏日氣溫較高,寶寶玩耍時的活動量又大,體內水分的丟失自然也就較多,如不及時補充水分,容易引起寶寶體內水分不足,甚至脫水,因此,寶寶玩水時一定要注意及時喝水。

4.注意防曬

如果帶孩子去海邊玩要提前20分鐘給孩子塗具有防水功能等兒童專用防曬霜,以防止曬傷,最好選陽光不太強烈的時段玩水。

5.海鮮食物中毒

到海邊一定會吃海鮮,為了減少吃海鮮引發的食物中毒,儘量選購活的,尢其是死蟹最好不要買來吃,貝殼類海鮮烹煮前,要在淡鹽水中浸約一小時,讓它自動吐出泥沙。

6.玩水後及時洗澡

孩子在海邊遊玩肯定會沾有沙子,結束遊玩時一定及時洗澡,將細菌、病菌沖洗掉,降低皮膚病的風險;最好再用乾淨的棉籤或酒精棉幫寶寶清理耳朵積水,以免細菌在裡面滋生,引起中耳炎。

【我是生肖俠,你身邊的兒童玩具創意專家,想要了解更多創意新玩法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哦】


生肖俠


我是在海邊長大的,廣東的一個著名5A海島風景區,小時候經常能跑到海邊玩。從小我覺得全國各地的地方都像我們家那樣,有小山,有大海,然後包圍著我們生活的城鎮,長大後發現原來並不是。也許其他沒有海的地區的人們不瞭解大海,所以很多到海邊旅遊的人會忽視大海的力量。

就我所知,我們這邊每年都會有人溺亡,而且都是外地遊客(成年人居多)。我歸結了幾點原因:

一.遊客對海域不熟悉。

我相信每個正常成年人都有常識知道大海是有暗流的,但很多人都不畏懼,因為他們只聽說過沒有遇到過。暗流是什麼我不作專業字面上的解釋,我親身的在海邊游泳經驗(深海的不討論)告訴我的是:我看到海面的海浪前後翻滾前進後退,其實在海底水流是有明顯的左右拉扯的感覺,這就是在海邊很常見的暗流。這時候只要不到水深的地方就好。

二.遊客分不清在大海游泳和在游泳池游泳的真正區別(面對大海不自量力)

大海和游泳池的區別不是鹹水和淡水那麼簡單

很多人對自己的游泳技術過分自信。在大海游泳也能像在游泳池一樣,根據物理常識,海水比游泳池淡水更容易浮上水面,應該更容易掌握。是的,無浪且淺水的海邊的確是,但一旦海邊是有浪水且深的狀態,拉扯的力量有種潤物細無聲的錯覺,一旦被扯遠,你體力再好都難以回到岸邊。

很多人判斷錯了大海和游泳池的水深。對於很多人來講游泳池內可以在2米池馳騁飛奔,1.6米、1.7米的地方都是他休息的區域。但海邊不是!水深到了胸口你就要回頭了。還是因為浪和暗流,在海中飄來蕩去你無法把握的。

三.到非泳區游泳是危險的行為

國內很多海灘都要收費的,幾十到上百不等,也劃分了游泳區和非游泳區。一方面是旅遊區為了賺錢;但另一方面劃分的區域是適合游泳的。實在想游泳的,花錢去游泳區以策安全。我們這邊所有出事的都是在非泳區。

說下我小學時候的親身經歷:當時我和一個小夥伴在海邊游泳,兩個人手拉手在海里面跳(直直跳那樣,水深到肚子),後來發現水越來越深,到胸口了,再一跳就到了下巴。我印象非常深刻,那時候立刻怕了,馬上叫小夥伴慢慢往回走。水下拉力很重,我們手拉手用盡力氣往回走,很慢很慢一步一步的,終於水深到胸口到肚子。我上岸了,完全沒有再玩的興致了。現在回想起來我都害怕,因為我當時就知道處境已經很危險了!

回到題目,夏天帶孩子去海邊玩要注意什麼?除了像平時去商場那樣要看好小孩防止走失之外,還要注意這幾方面:

1.做好防曬。夏天在海邊游泳很容易曬傷,小時候我們每年都曬脫皮,當時沒有防曬的意識,反正大家都是這樣長大的,但那不是正確的!過度暴曬之後,晚上皮膚會火辣辣的,並全身通紅,因為這樣,晚上經常睡不著,而且睡覺接觸床的背部有刺激感,很不舒服。再過一兩天就開始脫皮,一般情況問題不大,如果再有強烈的不適就要就醫。

2.通常海邊是伴隨著沙灘,要注意沙子入眼,小孩子不懂事,拿著沙子就撒,而且會揉眼睛,這樣很容易被沙子進眼睛。

3.重點:不要帶小孩子到水深的地方,即便有救生衣或救生圈!再說一個我近期親眼見到過的:我和幾個朋友在海邊游泳(要門票,有護遊員的游泳區),看到一個男的帶著3歲左右小女孩,到成人胸口水深的位置。小女孩是有救生圈的,當時的海浪比較平靜,看似沒有什麼危險,但是海浪不是穩定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一個較大的浪衝來。幸好,海面一直比較平靜,沒發生意外。其實這樣真的很危險,一個過頭浪過來,男子根本不可能抓實小女孩,小女孩的救生圈也會翻過來,隨時掉入海,等浪過去了,女孩絕對已經嗆到或者淹到了,3歲的小孩嗆10秒鐘估計都受不了了。

小時候我們偷偷去海邊游泳,回家後被家裡知道都是會捱打的,但真的比較少出事故,不是說生長在海邊的都會游泳,而是我們知道大海是什麼,去海邊游泳的紅線是什麼,會有分寸(當然這是經常被家裡打罵教育出來的)。

一句老話:欺山莫欺海(水)。到海邊玩,不單要看到孩子,還要看好自己。


五歲小小新


看到這個新聞,內心真的很痛!暑假本應是一家開開心心的日子,父母可以陪著孩子出去放鬆心情,孩子也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天性,但是暑假同時也是兒童溺亡的高峰期,家長們可千萬得長點心!

事件回顧:

1、2018年8月5日,在山東省青島市黃海區萬達公館對面沙灘發生了一起兒童走失事件,據向兒童的母親瞭解,走失的兒童是一對8歲的雙胞胎姐妹,母親說事發時她在看手機,再抬頭時發現孩子不見了。

2、隨後,母親報警併發布尋人啟事,警方連同當地的志願者開展了水陸空三方面的救援,熱心群眾也幫忙轉發朋友圈。

3、2018年8月6日下午1點,也就是今天下午,警方發佈消息,稱已經找到了雙胞胎姐妹的1人,已無生命特徵。

疏忽的母親、離不開的手機,你這輩子都會活在內疚之中吧

毫無疑問,這次悲劇發生的最大責任在於母親,在於只顧著看手機、刷朋友圈的母親!我怎麼樣也想不到,你帶了兩個那麼可愛的雙胞胎女兒來到了這麼危險的海灘上,隔壁就是深不可測的大海,你怎麼放心把視線離開她們哪怕一秒呢?你可以用手機來幫他們拍照、拍視頻,但是你不應該只顧著玩手機而忽略了她們啊,你這樣不僅是對自己不負責任,更是對孩子不負責任!

這個母親採訪的時候說自己只是看了兩眼手機,然後一抬起頭就發現不見兩個孩子了,這種鬼話誰相信了,偌大的沙灘,如果只是低頭看了幾分鐘手機,孩子有可能那麼快就離開你的視線範圍嗎?你最少盯著手機有十幾二十分鐘吧?在那麼長一段時間了,你是完全沉迷在手機的世界裡,才會完全忽略自己的孩子吧,你這樣帶孩子,即使這次不出事,到時候到外面也會被人販子拐走的!你這輩子就活在內疚之中吧!

現在只能祈禱另一個孩子沒事吧....

夏天帶孩子去海邊玩應注意些什麼?

我的建議是,暫時最好還是不要帶他們去海邊,畢竟海邊的危險性還是很大的,海邊的人流密集,要警惕有人販子,而海邊又危險,又擔心孩子自己跑下水裡玩。

如果一定要帶他們過去,最重要的注意事項就是要看好他們,視線一刻不能離開,還有絕對不能讓他們下海,最多就在海邊玩一下水,而且你在站在孩子的面前,避免他被浪花打到,至於手機的作用,是用來給孩子拍照、記錄美好時刻的,千萬不要只顧著自己刷朋友、看視頻!


李欽宇


不要玩手機!

不要玩手機!

不要玩手機!

重要事情說三遍。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時候,可以把孩子放在一邊,自己去刷手機?大海是美麗的,但同時也是充滿危險和不確定性的,孩子在海邊玩的時候,請各位父母將自己的視線全程關注在孩子身上,這是第一個重要提醒,也是一條鐵律。

其次,要注意“離岸流”,這次雙胞胎事件很有可能是遇到了“離岸流”,一下子被消無聲息的帶到了幾十米的海里。這種海流發生的時候沒有任何浪花或是明顯的現象,但力氣大的連救生艇都可以將之淹沒,而且速度極快(2米/s),距離可到達700多米。下面的圖是給各位家長提供如何分辨“離岸流”以及逃生路線的,此外您需要檢查一下海邊是否有“此海區有離岸流”之類的警告牌。

最後關於預防孩子溺水,我要給各位家長几個建議,一是請家長全程看護自己的孩子,不要讓她私自下水。二,給孩子穿高質量的浮身物,最好不要把孩子放在救生圈上。前幾日有個案例是關於媽媽把孩子放到了救生圈上,結果孩子左翻右翻一下子翻到了海里,還好最後搶救及時才避免了悲劇。三是不要在水中和孩子嬉鬧或是餵食,這些都可能會導致孩子被嗆住甚至窒息。四是游泳技能,人救不如自救,尤其是不幸遇上離岸流的時候。這次兩個雙胞胎如果會游泳而且瞭解離岸流,就可以從離岸流兩側游出去得救。並且家長也一定要學習心肺復甦等技能,因為當孩子溺水時的第一個30分鐘-1小時是黃金搶救期,也不會給孩子留下因溺水搶救不及時而存在的後遺症。最後一條,要在正規的、熟悉的、有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這次雙胞胎所在的海區是一個非正規的地方。


最後還是忍不住再叨叨一句,陪伴孩子的時候,請各位父母丟掉或是關閉你的手機、電腦、ipad這些會讓你分心的東西,不僅是為了孩子的人身安全,也是為了能讓孩子和父母建立很好的親子關係。



積木育兒


片刻的疏忽,可能失去的是生命中的最愛。

8月5日下午,來自北京的王女士帶著一對8歲雙胞胎女兒來到青島黃島區萬達公館對面的沙灘上。妹妹兩個和其他孩子一起挖沙子,媽媽坐在幾米遠的地方邊看手機,不時抬頭看看孩子。三點左右,媽媽發了個朋友圈,抬頭髮現孩子不見了,只有她們的鞋子還在沙灘上,她以為孩子到海邊沖洗挖沙子的工具,就沿著海岸線尋找,一個小時後母親報警尋人。當時沙灘上的遊人很多,媽媽一直認為孩子是走失,沒穿鞋子不會走太遠,她不確定孩子會下水。

當地警方從海灘、海面到海底進行了全力搜索,第二天先後找到了孩子的遺體,雙胞胎姐妹在海邊溺亡。

發生這樣的悲劇,不知道媽媽心中有多麼難過多麼自責,辛苦培養的兩個孩子就這樣離開了,父母應該是最痛心的。如果一切可以重來,媽媽為了女兒寧願放棄使用手機,但是,沒有如果,只有慘重的教訓。

過多指責這個陷入巨大悲痛中的母親沒有意義,但是這個教訓要讓更多的人,特別是年輕的父母警醒:面對大自然,我們一定要有顆敬畏之心。

我的家鄉離大海很遠,小時候對大海比較陌生,這裡說說個人的一點感受。

我與大海的初次相逢是在大連,藍天、白雲、碧海、如雪的浪花,充滿了詩情畫意,正當一車人歡呼雀躍,準備撲向大海時,導遊告訴我們:昨天,就在這片沙灘上,大海吞噬了一個游泳的人。聽到這個消息,大家頓時安靜了。那一天我們在海灘上玩的時候特別小心,帶小孩子的遊客更是小心謹慎,導遊的話像警鐘一樣敲在大家心中。一直到今天,我無數次地到過海邊,但是從來不敢在海中任性暢遊。

所以,外出遊玩時切記:敬畏自然,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

最後,回答夏天帶孩子去海邊玩應注意的問題:

1、帶孩子游玩的家長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孩子。記得孩子年幼的時候,每次外出旅遊我都無心欣賞美景,因為眼睛一直長在孩子身上,真是一刻不敢離開。 為人父母后就要負起責任,就要有所犧牲。在孩子的安全面前,就得放下自己的閒情逸致。 片刻的疏忽,可能失去的是生命中的最愛。

2、告訴孩子,大海美麗又廣闊,但是很危險,只有在父母的保護下才能靠近。


遠方老師在美國


首先表達對雙胞胎姐妹的哀悼與同情!二位遺體已找到且確認遇難!其次對她們的母親,雖然不幸,但血的教訓她是要承擔責任的。她只是一邊玩手機不時的看看孩子,並未下水陪同,這是很不負責任的,因為一旦水裡的孩子出現狀況,專業救生員如果不是第一時間判斷出問題並迅速趕往救援,都有可能救不回來;游泳池都不可大意,何況據報道是非正式浴場且有警示牌不準游泳!

對於帶孩子到海邊游泳應該注意什麼,我想把範圍擴大到所有水體來回答,也許不全面,但夏季類似問題都應該注意。

一、最重要的問題說三遍:帶大人!帶大人!帶大人!

這不僅僅是大人帶著去,而且必須是陪同下水。且要隨時注意孩子的狀況。如前所述,水中出事,如果距離遠或者不是第一時間發覺,往往來不及救援。面對突發狀況,孩子太脆弱,大人才有能力應對,但非專業人士反應時間更長、反應能力也更弱。需要作相應的調整。

陪同的大人應該是擅長游泳或者至少會游泳的,如果不會,就只能去更加有安全保障的地方。

一再強調孩子不可私自下河下塘(下海)游泳,這應該擴大到當大人距離孩子太遠也視為無陪同。

二、去之前先確認水體狀況和天氣等情況。

比如潮汐、風速甚至風暴。前一陣又有中國遊客在國外因為天氣不好、風浪大溺亡。

海里潮汐時變化很快,漲潮時待在水裡或者礁石淺灘的往往因為突然水變深而困住,落潮時待在較深水域的,潮水也會把人快速帶往遠離岸邊。不熟悉海邊狀況的要多諮詢當地人。

海的情況與河湖不同,無風三尺浪,還有湧,不適應浪湧節奏的在風大時海泳比較危險。



三、對於非正式浴場的,尤其要注意水下環境。

一般來講帶孩子是不應該去非正式浴場的。對於有較強能力的大人,這也屬自己負責自己安全的地方。孩子的安全更難保障。正式浴場的管理方有責任對水體進行排查安全隱患和採取保障措施,如救生員、防鯊隔離網等,不要試圖擺脫這種安全措施的“束縛”。

非正式浴場只能去熟悉的,如果確實到了一個新的海灘、水體,大人必須事先探查,特別是水下狀況。其中水下最危險的是:暗溝暗坑暗洞、暗流、不安全的人工設施或礁石、動植物等。

這次出事的原因據報道就是暗溝,這類構造可能是天然的也可能是人工的。我小時候在河裡游泳,也因為水下據說是戰時留下的彈坑突然變深,一腳沉了下去,幸虧旁邊有大人,一把拽了上來。

暗坑暗洞常常伴隨暗流或者漩渦,這在河邊、海島等地都常見,海里較深水域還有水下洋流和瞬間襲來的暗流,專業潛水員也遇到了也很危險。前年深圳有潛水愛好者就被暗流捲走身亡。

水下設施包括人類廢棄的養魚網箱、破舊漁網、沉船等,如果有的話要特別小心遠離。在水下纏上了或者突發導致的破損、塌陷都可能困死你。孩子好奇“探險”更不可。本次找到溺亡的妹妹就是困在了廢棄漁網上。



還有個特殊例子,電網。在中國這種違法捕魚方法一直有。2017年9月我在北京附近的潘家口水庫考察長城,去之前幾天那裡就發生了潛水員失蹤的事件,他們是資深潛水愛好者,證照級別比較高了。最後在我們走後幾天才找到失蹤身亡的兩名潛水員,死因可能是水下約十幾米深處有殘餘電網電擊,而這是屬於隱瞞不報或漏電的。

水下動植物,植物如大的海帶、水下枝條等可以纏住你,而開放海灘裡出現鯊魚是有可能的。應該做好防範或警惕。

水下的淤泥、流沙,無法預測,但可以警惕,大人伴隨有機會救助,單獨出遊就很危險了。

四、大人小孩都應該瞭解溺水常識或者急救常識。



一個典型的錯誤是認為溺水的人會大聲呼救或撲騰。其實有游泳能力的人或者其他受傷因素但還能遊的才可以這麼呼救或示警。已經溺水的人呼吸困難、一般喊不出來,手腳都僵了,意識開始模糊。已經出過多次這樣的例子(上面動圖),就在游泳池裡,旁邊幾米遠的孩子溺水已經浮在水中,家長沒有看他這邊或沒分辨出來,還以為孩子在潛水玩。等發現連救都救不回了。



五、這是個“通用”的注意事項:在野外或公共區域不要埋頭玩手機或聽雙耳塞。



這種教訓太多了。埋頭玩手機導致交通事故、聽雙耳塞且音量大導致聽不到周圍人或者警示的聲音、意外發生時的聲音,從而失去了應對危險的機會。

玩手機聽音樂是現代低頭族通病,不但喪失了很多其他生活部分,也導致了危險。早在電影《侏羅紀公園2》裡都有這個細節,探險隊同伴去森林裡小解,出了事呼救時,他的同伴一直在聽耳機沒有聽到呼救,找到時已經被吃掉了。

此君之死跟耳機有關

手機難以割捨,但至少做到不要太長時間沉浸在手機裡,定時休息。在戶外環境少用,在戶外或公共場所最好不聽耳機,或者最多隻能聽一個,留一個耳朵保持對環境的警覺。包括過馬路、公交或地鐵上,野外徒步、游泳場更是如此。

關於帶孩子游泳要注意的問題,這裡可能不全面,但我覺得是常見而且容易出事的環節。供大家參考。再次希望,這種不應該的錯誤導致的危險再次降臨到每個孩子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