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个家庭获评第一届“南昌市文明家庭”

刘和平家庭:

组建爱心妈妈团服务社区

刘和平是青山湖区上坊路社区书记。他成立了上坊路社区爱心妈妈服务团,带着上百名爱心妈妈长期为少数民族学生、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开展志愿服务;其爱人刘玉林是省疾病防疫中心的退休干部,小区内出现治安、卫生等问题,他都会及时反映解决问题。儿子、儿媳也是中共党员、退伍军人,经常陪同刘和平及爱心妈妈们一起帮扶困难学生,为他们捐款捐物。刘和平一家人都团结邻里,与左邻右舍和睦相处,用爱心让少数民族学生、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感受到家的温暖。他们一家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体现了和谐文明的家庭氛围。

徐建平家庭:

用积极和乐观感染他人

徐建平有个温馨幸福的六口之家。全家人互敬互爱,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家之主刘志文,省军区离休干部,在部队工作近五十载,虽然离休了依然在干休所为90余名离休老干部服务。刘志文来自革命老区江西于都的农村,艰难的岁月锻炼了他执着的精神,把自己的毕生精力都放在国防事业上,一心扑在军队里,在自己的岗位做出了杰出贡献。

徐建平和丈夫刘志文结婚四十余年来,夫妻恩爱,家庭和睦。他们时常教育孩子们要勤俭节约,脚踏实地。徐建平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用她柔弱的双肩支撑和温暖这个家,她和丈夫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她的善良、坚强、热心肠以及她在工作上、家庭上的优秀表现都深深地影响着她的家人,给整个家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她的满腔热情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也深深感染和带动了身边的人。

身为领导干部的孩子,女儿刘娜、女婿丁俊昌,自立自强,在事业上努力拼搏,处处礼让谦和,为人低调,热心公益事业。

余顺勇家庭:

带头发展新型农业经济

“穿上军装我是军人,拿起锄头我仍是名战士。”这是余顺勇常说的一句话。2006年,余顺勇结束了12年兵戎生涯,光荣退役。他一回到家乡,到村头村尾转了一圈,看到荒山坡地杂草丛生,与他12年前入伍时的面貌几无差别,没有一点新型农业经济的气象,心里便产生了“立志改变传统农业”的念头。几天后,他与爱人商量,成为了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承包村20多亩荒坡山地,种植葡萄。

爱人当即表态:只要你下了决心,我们就一起干。于是,夫妻俩披星戴月,不到一个月,20余亩边角山地就被整理成片。紧接着,两人上福建、下广东,联系苗木、拜师学艺。由于成功掌握了葡萄生长规律以及管理方法,头一年种的葡萄硕果累累,丰收时净收入达11万余元。次年,余顺勇又扩大了100余亩地种葡萄。2016年,他又申请成立了玥洋家庭农场,开始了“以葡萄种植为主线,开展柑橘种植、果苗培育等多种经营”的新征程,目前家庭农场已初具规模,各种果苗长势良好。

只要付出,总有回报,余顺勇的玥洋农场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中堪称典范,受到南昌市农工部充分肯定。他本人也获得南昌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市创业先进个人以及南昌市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

熊志强家庭:

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甘于奉献服务人民

熊志强阳振芳家庭是一个用心进取、相敬相爱、崇尚文明的家庭。家人齐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全家同力,敬业诚信,热心公益,通过几十年的点滴之举赢得了周围人们的称赞。每年,熊志强都会结合自己的工作,慰问一些困难家庭,给他们送去一些生活的必需品;关注他们的需求,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他把为老百姓服务当成一项神圣的职责,把做公益当成自己的一项事业。

夫妻俩忠诚恩爱、包容接纳、责任共担、不离不弃。两人乐观豁达、待人宽容,助人为乐,2015年8月,熊志强同志被选赴南昌市公安局挂点帮扶贫困村(新建区石埠镇竹园村)担任第一书记。扶贫近三年来,熊志强在扶贫工作岗位上尽职工作,妻子阳振芳则在家悉心照顾两个孩子。2017年11月,熊志强突发胆结石住院,做了胆囊切除手术后,第三天,便出现在办公室里——正是妻子阳振芳含着泪水开车送丈夫到工作岗位的,她理解丈夫的工作,也支持丈夫的选择。熊志强的工作成绩,都来源于家庭的支持和夫妻的共同努力。妻子阳振芳同样是一个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人民公仆。结婚以来,她孝敬公婆,抢挑重担,任劳任怨。

熊志强家庭用实际行动弘扬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尽孝道、讲亲情等传统美德,用自己“小家”的切实行动带动更多人营造温馨和谐、文明向上的好家庭。

文红英家庭:

为孤儿撑起一片天

在南昌市社会福利院里,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被父母遗弃,大部分存在身体缺陷,连最简单的吃喝拉撒都无法处理,他们就是社会福利院里的孤儿们。然而,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不辞劳苦,全身心地关爱着孩子们的成长,他们一起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天,让孩子们共同享受家的温暖。这就是南昌市社会福利院的“最美家庭”——文红英一家,他们是平凡的一家,却用大爱讲述着一个个不平凡的故事,用行动彰显着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文明。

七年来,文红英夫妻俩相敬、相爱。他们用文明朴实的举动感动着你我,温暖着社会,彰显着社会文明!用自己的方式携手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用爱与奉献和福利院的孤儿们一起构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文明家庭”。

杨桂近家庭:

不离不弃照顾病妻

杨桂近从事城管执法工作十余年,无论是取缔违章摊点,还是拆除违法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严格执法,兢兢业业干好城管事业。妻子汪艳一直非常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工作。夫妻俩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小日子过得美满幸福。

天有不测风云,2011 年11月28日,妻子汪艳确诊为尿毒症,从此走上漫漫的透析之路。家庭的经济重担一下子全落到了杨桂近一个人身上,但他从未在工作上动歪脑筋,从不在执法过程中吃、拿、卡、要,从不违反规定收受当事人的任何好处,始终把反腐拒腐放在首位,以一个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格执法,奉公守法,廉洁自律。白天忙工作,晚上只要不加班就陪在妻子身边,照看孩子,孝敬双方父母。七年来,杨桂近多方兼顾,不离不弃,任劳任怨,克服工作和家庭中的种种困难,努力尽到一个好职工、好丈夫、好父亲、好儿子的责任,为自己的家人撑起一片晴空。在他无私的爱和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妻子汪艳慢慢变得乐观起来。2016年底,汪艳终于等到肾移植,家庭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

陆雅琴家庭:

为尽孝无所畏惧

陆雅琴和爱人一起孝老爱幼,对于孝敬老人、教育孩子,她与爱人一齐商量,互相配合,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用尊老爱老的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陆雅琴的母亲今年78岁高龄,几年前不幸患上老年痴呆症,动不动爱发脾气,生活基本不能自理。面对变故,陆雅琴起初也有畏惧,也想过将母亲送到养老院,但是对母亲深深的爱让她下定决心:“自己再苦再难也要让母亲安度晚年,绝不让母亲受一点苦。”

陆雅琴的儿子今年16岁,为了使儿子健康成长,夫妇俩一方面洁身自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位;另一方面保持俭朴的生活作风,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

陆雅琴在长辈眼中,是孝顺的好儿媳、好女儿;在丈夫眼中,是体贴的好妻子;在儿子眼中,是善为榜样的好妈妈;在同事眼中,是工作认真负责的好员工、好领导;在游客眼中,则是热情真诚的服务者。

伍学花家庭:

身残志坚 用爱心感染身边人

伍学花是西湖区的一名普通市民。几十年来,伍学花多次荣获“优秀党员”和“劳模”等称号。其丈夫陈言人是一名中学高级教师。四十年来,伍学花的家庭一直在弘扬传统美德,传递正能量,堪称“文明家庭”的典范。伍学花通过打毛衣、做护工挣钱,却把这些钱用于捐资助学,或是帮扶孤寡老人、残疾人和需要帮助的人。多年来,她共资助了36名贫困学子,其中14人已大学毕业。她曾遭遇过严重车祸,下岗8年后才拿到了每月900元的退休工资,但她每年捐资1万多元,占了她退休工资的一半。伍学花夫妇还为社区贫困孩子办免费补习班,教导孩子爱党、爱祖国、爱人民。闲暇时,伍学花拖着残疾之躯,带着女儿、孙女一起去帮助贫困学子的脑瘫父亲,为他送饭送水、洗澡,她还自掏腰包为其买轮椅和衣物。伍学花自己无偿献血直到60岁,在她的带领下,儿子、儿媳也时常参与无偿献血,女儿也从18岁开始献血。伍学花时常跟孙女说,平时出门能走路就不坐车,能坐公交车就不打车,一定要勤俭节约。

张文玲家庭:

用亲情和理解呵护爱巢

张文玲是江西省人防工程设计科研院的工作人员,爱人王皓锦是驻南昌铁路局军代处的现役军人。爱人由于工作原因难以照顾家庭,张文玲主动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她数年如一日孝敬老人、支持国防事业。为照顾患病的公公,她在江西南昌和安徽阜阳两地来回奔波,7年如一日;为护理神志不清的公公,她曾经连续52天守护在病床前,最后公公的病情奇迹好转;为了帮小叔子盖新房,她把自己买房的首付款全部转给了婆家。一家人相互扶持、彼此理解、相亲相爱,组建了一个温馨美满的家庭。家有贤妻,人生幸事。

极具军人气质的王皓锦用一首短诗道出了心中的柔情:“柔波荡漾/正亲吻着岸的脸庞/软软沙滩/一串履痕/长长/指向那个叫作家的地方”。这个充满温馨气息的家,是张文玲、王皓锦共同呵护的爱巢。

李林家庭:

夫妻投身志愿服务传佳话

李林和妻子陶晶晶情牵志愿服务,因志趣相投两人结为夫妻。婚后,夫妻二人的大部分时间也都用在了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常年扎根社区、偏远乡村、残障学校等地方。夫妻俩积极参与帮助残障儿童、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的志愿服务活动,资助农村留守儿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从2009年开始,李林积极通过网络平台传播志愿理念。截至2018年3月,李林的志愿服务时间已达一万多个小时。妻子陶晶晶也一直全力支持着李林,他们夫妻的先进事迹,先后被中国文明网、人民网、江西日报、南昌日报等新闻媒体 报道,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李林家庭以“崇善立德”为家训,情系志愿服务,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被社区居民称为“模范夫妻”“志愿家庭”“公益家庭”。

伍炳彩家庭:

祖孙三代四人行医 妙手回春众人夸

伍炳彩,吉安人,1966年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留校任教至今,国家二级教授、主任中医师。年近八旬的他,仍奋斗在临床教学与工作一线,坚持每周上门诊,曾获得“国医大师”等殊荣。悬壶济世一甲子,救死扶伤妙手春。传承国粹为己任,德艺双馨炉火纯。妻子彭六姑是一位贤内助,在家主持家务,为家人免除了后顾之忧,让大家得以安心地工作、学习。

儿子伍建光也是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科主任,先后多次参与国家重大课题研究,医术声誉鹊起。儿媳刘莉莉,是江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现任江西师范大学英语老师。工作中教书育人,甘为人梯,淡泊名利。在家中相夫教子,孝敬公婆,有口皆碑。

女儿伍康199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药学系,先后在世界五百强前几名的跨国制药有限公司就职。外孙孙礼强,2017年本科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现就读该校临床医学部研究生,立志刻苦学习中医,掌握专业技能,传承家族衣钵。祖孙三代四人行医,文明家庭众口夸,杏林东风第一枝。

吴春花家庭:

发挥余热服务社区传播爱心

吴春花是一名退休老党员,她虽然退了休,但是仍然和家人一起为社区的建设发挥着光和热。她是姐妹帮帮团的团长,热于助人,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还带动身边的其她姐妹一起参加。她们走访关爱社区空巢老人;探望照料处于困境中的社区居民;参加社区的义务巡逻队等。

爱人熊心虎为了不让吴春花操心家庭琐事,主动承担起家中的大小事务,还在行动上支持吴春花的公益行动。他也是义务巡逻队的一员,参与义务巡逻一次不落。

为了使家中晚辈能健康成长,夫妇一方面洁身自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范,为儿子和孙女做出榜样。

吴春花家庭不仅家庭和谐幸福,还把爱心传播到社会,她和他的家庭以行动感染和带动了更多的人,为建设平安和谐社区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刘昆家庭:

教书育人大爱无疆

刘昆家庭共有三名成员,夫妻敬业爱岗、事业有成、以德治家,儿子热情礼貌、健康上进,共同建立了一个崇尚文明、积极进取、相敬相爱的家庭,赢得了同事邻里的交口称赞。

刘昆从2000年开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甘于清贫的他,筹建了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开展绿色山江湖、保护环境活动;倡导文明出行、安全交通;去敬老院、进社区街道服务;汶川地震、西部干旱时慷慨解囊,使大爱无疆的观念深入学校师生。他个人也获得优秀班主任、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称号。2014年他上挂市教育局锻炼,组织参加汉字听写大会获全国第二名,教育局获全省语言文字先进单位,全省、市普法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为我市教育事业争得了荣誉。

妻子周志琨老师在学校尊重领导,团结同事,爱护学生,与人为善;在中考中,所教学生也取得优秀的成绩,曾经荣获学校特等功。在全市“我奉献、我快乐”志愿服务活动中,被评为先进个人。

儿子刘嘉羽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少先队员,2016,在“为天下英雄城代言”活动中表现出色,荣获“小导游员”称号;2013年荣获西湖区文明学生称号等。

胡建爱家庭:

危难中显身手 乐奉献美名扬

胡建爱夫妻俩,友善待人,助人为乐。他们家附近有一户农户,夫妻俩都是残疾人,耕种了几亩自留田。每逢农忙时节,胡建爱夫妻俩总是不声不响地帮助邻居干农活,不要报酬。受助者逢人便讲,胡建爱夫妻俩真是好心人。村小组里有一位空巢老人,儿女都远在外地打工,生活很难自理,胡建爱时常前去看望,有时给老人带去自家种的蔬菜,有时还会从街上给老人买菜送去,老人十分感激。

胡建爱的家住在水塘边,她数年来累计从水塘里救出了6名落水儿童。胡建爱的言行,体现了她高尚的品德,也反映了她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村民都说:“有事找胡建爱,热心帮助心不烦,危难之中显身手,无私奉献美名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