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两要素

人人都想获得智慧,但究竟什么是智慧,似乎很难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在《经验的疆界》这本书里,管理大师詹姆斯·马奇(James March)指出了智慧的两个要素。

智慧两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有效地适应环境。不管是组织和个人,都面临着未来的不确定性,也都会面对竞争和淘汰。为了有效适应环境,组织必须拥有资源,并且有能力利用资源。比如,宗教存在了几个世纪,就是因为在适应环境方面非常有经验。

第二个要素是优雅地诠释经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会积累很多经验,这些经验需要更好地传承下来。同时,人们也希望学习并理解那些自己没有、但别人有的经验。这就导致了一个现象,某个人或者组织,只要能对经验做出时髦的诠释,他的地位和排名就会有保障。那些成功分享经验的人,无一不是这么做的。马奇说,诠释装饰着人类存在。

那我们该怎么从经验中发现智慧呢?马奇提出了两种方式。一种是“低智”学习,指的是在不理解因果结构的情况下,复制可以导致成功的行动。比如,学骑车,你不用知道自行车原理,只要知道别人是怎么骑的就行了。另一种是“高智”学习,指的是搞清楚因果结构,用其指导今后的行动。比如人们用理论模型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所以,所谓的学习就是在观察行动和结果联系的基础上,改变行动或者行动规则。如果做出的改变是改进,学习就会让人增长智慧。这对组织和个人都适用。

智慧两要素

马奇说,在学习的时候,要先搞清楚两个问题:第一,差距是什么?第二,我要改变什么?举个例子,你要学习写作,首先要搞清楚“差距”,比如,会写作和不会写作有什么区别?技巧上有什么区别?怎么判断技巧提高了?等等。然后是你要做出什么改变,可能是要抽出时间练习,接受写作思维训练,等等。关注“脑游记”维信公众好,了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