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这个节目的现状如何?

林文泉


前两天刚看到媒体朋友发布的最新一期《朗读者2》节目,嘉宾有台湾诗人郑愁予和大陆小说家余华,两人都是当代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作家,也都写出过重要的文学作品,特别是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已经成为了经典。这也能反映出朗读者这档节目目前的号召力:能够吸引最大牌的人来这档节目朗读。这一季还有黄永玉这种功成名就的来朗读。


《朗读者》这档节目确实做出了大众喜闻乐见的好的样子,制作精良,策划用心,加上董卿的主持让这档节目成为文化节目中的爆款。

第一季节目中,董卿跪地拜访许渊冲,更是让董卿和这档节目吸粉无数。第一季节目也出版了图书,同样大卖,这档节目真正成为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更好的一档节目。


但这档节目同样面对一个接下来如何办的问题,从嘉宾的级别上,几乎已经到了最高点,下一季还是走嘉宾路线,亦或是找到那些精彩的平凡人来朗读,都是考验策划的功底。但从节目的性质和气质上,都希望这种节目越办越好。

你看新一季的《朗读者》了吗?你觉得它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如果有第三季,你有什么预期?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老李有刀


《朗读者》的格调已经高出其他综艺节目一截了!之所以能领先,我觉得归根结底还是一句话: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之举。
没有搞笑,没有八卦,没有那些撕逼。只有静静的听,静静的读,静静的感悟。感受董卿知性的美,感受每一位嘉宾的人生智慧。
无声的文字 有声的倾诉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档综艺节目
第一期的主题是《遇见》 【点我观看】
节目中,濮存昕是第一位嘉宾,他讲述了自己鲜为人知的一段人生经历,童年时竟被同学起绰号“濮瘸子”,他以一篇老舍散文节选《宗月大师》致谢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恩人,濮存昕感谢了一位医生,改变了他的命运。
濮存昕年少时曾患有腿疾,自尊心在小时候很强烈,他很盼望小学六年级快结束,离开这个学校,没人再叫他“濮瘸子”。
以前濮存昕也会讲述他的这段经历,但是在《朗读者》中,他首次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人:荣国威医生。正是这位医生,帮助他扔掉了拐杖,让濮存昕拾起了自信。
蒋励,33岁,一名妇产科医生。她在节目中讲述了作为“无国界医生”在阿富汗面对生死一百天里发生的故事。
柳传志为他的儿子在婚礼中的一段致辞
还有你们最喜爱长腿张梓琳,这么看,真是美丽与智慧的结合~
第二期节目以《陪伴》为主题 【点我观看】
父母对童话大王郑渊洁的陪伴,郑渊洁陪伴着父母。
有先天性语言障碍的孩子,母亲一直陪伴左右,教他说话,陪他成长。
豆瓣评分9.0,这档综艺节目,豆瓣的打分没有虚高,很客观~

确实是一档很不错的综艺节目,让我们在喧闹的城市中能静下心来感受别人生命的意义,这些嘉宾在节目中全部都很优雅美丽,我想这大概就是因为读书的魅力把。

至于停播的原因:

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承担制作,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综艺频道黄金时间联合播出。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该节目自播出以来,的确有几档节目赢过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例如中国谍战小说之父”麦家在节目中朗读的《致信儿子》,斯琴高娃朗诵的、由贾平凹创作的《写给母亲》等,都以优美的文笔、真挚的感情和抑扬顿挫的朗读而博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但是在最后一期播完之后,《朗读者》却遭到了停播的厄运,是所有的综艺节目中寿命最短的一款。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节目停播呢?

第一是《朗读者》的虚假定位。虽然该节目表面上声称着眼于全民阅读,但骨子里却像明星亲子节目和娱乐节目一样,打造的是“明星阅读”,虽然这种明星不仅仅是影视明星,而是涉及文学、艺术、翻译、航天、体育等各个层面,例如航天英雄杨利伟、作家刘震云、配音演员乔榛、演员斯琴高娃、蒋雯丽、翻译件许渊冲等。《朗读者》刚开播的时候,人们满以为这是一档像《星光大道》一样的百姓舞台,让各个阶层的普通人成为朗诵的主角。但是,节目播出几期后人们发现,这是一档高大上的“明星秀”。董卿在节目中所请的“朗读者”不是来自学校里的莘莘学子,也不是满腹经纶的教师,而是一些名人和明星。这些名人明星,一部分人的朗读水平有待商榷,例如航天英雄杨利伟和翻译家许渊冲等。让一位96岁的老先生进行朗读,天知道他的声音感染力怎么样。另一部分人虽然是演员出身,念台词绝对没问题,但是由于自身缺乏一定的文化素养,不能读出作品真正的内涵,尤其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
第二,《朗读者》的内容狭窄。朗读的内容多是中国当代的生活散文,例如文艺家的感恩情怀,无国界医生的奉献精神,成功人士的家庭教育,浪漫幸福的爱情承诺,最美女神的亲情呵护,以及事业老人的毕生追求。虽然也有中国古代和外国的经典作品片段,但是选入的很少。古代的名篇和外国的经典也许与中国当下老百姓的生活相距甚远,不能打动当下读者的心扉。但是既然是《朗读者》,就要利用这个读书和倾听读书的平台,引领中国读者去读书,读古今中外的经典,而不是让读者去喝当代明星们的心灵鸡汤。心灵鸡汤偶尔喝一两次可以,喝多了倒胃口。倒是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像陈年老酒,怎么品尝都是意味深长。
第三,《朗读者》主持人董卿本身的艺术修养欠缺。尽管董卿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尽管在央视中因知性而著称,但从她的一言一行来看,她在文学方面的修养与一些学者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制约《朗读者》继续深入的一个主要因素。如果《朗读者》还想继续下去,那么主持人董卿也需要在文学和艺术方面继续修炼。

不只是设计


毋庸置疑,《朗读者》这个节目做的非常成功!作为综艺节目的一股清流,《朗读者》用最真挚的情感、最美好的文字,诉说故事,抚慰人心,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人对阅读的所有期待,达到了“通过朗读,爱上阅读”的目的。



由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第一季)于2017年2月18日在央视黄金时段首播,节目围绕“遇见、陪伴、选择、礼物、第一次、眼泪、告别、勇气、家、味道、那一天、青春”13个主题词展开,5月6日正式收官,当年12月斩获“2017中国综艺峰会匠心盛典”年度匠心制片人奖和盛典作品奖。



当前,《朗读者》第二季正在热播。 《朗读者》以“朗读打动人心”为口号,每期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来到现场,采取访谈的形式,用真实的人生故事展现真挚的情感,用经典的文本体现感人的阅读,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值得铭记的文字与值得聆听的声音完美结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获得了广泛好评。



我觉得朗读者的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朗读者》每期围绕不同的主题展开,开场白和卷首语文字优美、富含哲理,本身就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本。同时,《朗读者》每期推荐的书单,大都是现代名家经典之作,对孩子选择课外阅读文本就有很强的指导性。通过朗读名家文学作品,有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孩子的语感与气质。



二是有利于推进全民阅读。《朗读者》拂去了大众心中的浮躁不安,点燃了潜藏很久的阅读和朗读热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放下手机,回归书本,投入到阅读经典名著的行列中去。

三是有利于促进我国传统文化传承。《朗读者》选择的文本,大都是名家经典之作,它能够跨越年龄和代际的鸿沟、陪伴一代又一代人成长,在情感体验和文化记忆的代代传承之中,把优秀的品质传递给青年一代。



当前《朗读者》第二季正在热播,一间小小的演播室,传递着家国天下大情怀,值得所有媒体人学习借鉴!


历史有妖气


《朗读者》犹如综艺节目里的一股清流,这个节目的清新纯碎可以荡涤每一个观看它的观众,正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无论一个人生活中是什么样子,当他(她)认真读书时都会是平静祥和的,这也是读书的魅力和神秘之处!



《朗读者》已经是第二季,得到了很多观众的认可,每期会请几位嘉宾诉说一下自己对于人生的看法,然后朗读一段自己挚爱的书籍片段,在这些嘉宾朗读时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每一位嘉宾读书时的不同韵味,颇有百花齐放般的美妙,这是一个可以让精神升华的节目!

《朗读者》每一期会请不同行业的嘉宾,有明星,有科学界名人,有学者,这些嘉宾也会增加这个节目的可观性,很多观众喜欢看这个节目多是因为可以了家这些人的百态人生,就像读书一样,读书也是了解百态人生的一种方式!



《朗读者》这个节目的成功在于它用一个特殊的方式在向观众诉说读书的意义,这样的诉说不生涩,不刻板,轻松愉悦,读书的意义是什么?读书最大的意义就是让人活得开心,这种开心源于对于世事的透彻理解,因为书中早己经告诉了我们如何看待世事!

我们需要读书,这也是《朗读者》这个节目所鼓舞和提倡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读书呢?为自己!为家人!为朋友!所以很多嘉宾朗读的内容多是饱含自己和身边的至亲之人的情感,这样的朗读也让我们感触至深,因为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桥段!



总之,《朗读者》这个节目是深受大家喜爱的,节目效果也是很不错的,是一个难得的好节目!


草根说电影


《朗读者》节目立意还是挺好的,但是在节目进行中没有能够使《朗读者》沿着观众所期待的方向走下去,我以为有一下方面的原因:1.与该节目的团队及主持人的文化修养、积淀有关系,华宠取众只能一时不能长久;2.与节目定位有关系,《朗读者》应是全民参与,不只是明星大腕、商界大咖、成功人士、学者精英等群体参与节目录制;3.《朗读者》不应是煽情的“心灵鸡汤”,要发掘所朗读篇目深层次的东西,如:文章写作背景、主题内容、作者简介等,使观众通过收看该节目有所启示和收获;4.既要“阳春白雪”也不能忽视“下里巴巴”,
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扎根人民大众的“肥沃土壤”之中的节目才会有生命力。


王老师150691464



有些节目很热闹,让人娱乐和放松,这样的节目很多;

有些节目很安静,让人思考和改变,这样的节目很少;

《朗读者》无疑属于后者。

这个节目能让人重拾对文字的热情。也许对于阅读量大的人来说,节目中的文学或者朗读文本还是显得很碎片。但是对于不再习惯读书,极少被文字感动的很多现代人来说,这可能比北上广地铁扔书活动更能真正激发大家重新去读书。节目试图用一个人、一个故事、一段文字传递情感和描绘生活状态,这里面有没被生活消磨的中年人的热烈爱情,有没被衰老打败的耄耋老人的工作热情,没有被忘记的普普通通却又最为珍贵的亲情。阅读文字可以一次一次的去重温这些生活中的美好。

这个节目也许可以开启一种新的沟通方式。生活中“朗读“这件事情似乎不是一种常态,更多见于父母给小朋友读书或者讲故事,长大之后就极少有这种体验了。节目中的”朗读”更像是一种告白或是沟通,是我对你的一种情感的表达。如果我们也在生活中尝试一下,将各自低头玩手机的时间用来给对方读一篇好的文章,一段好的文字,也许会”读“出很多该说却总是不好意思说出的话,也许能激发更多亲密的交流。


塞北少年行


一个无聊的节目,迟早玩完,只是没想到死的这么快。另一串类似的行将就木的节目是诗词大赛之类,竟然都跟董卿有瓜葛。这些节目打着弘扬文化的旗号干着糟蹋创造力也就是毁灭文化进步驱动力的事。今天的年轻人要的不是在故纸堆里或者别人的私谈里哼哼唧唧,要的是开放,进取和创意。所以,这类玩(过气)文化的节目,满足的是伪需求,热闹开场之后,必然是被冷落或唾弃。


redsky


央视做节目往往都是这样的,追求高端大气。《朗读者》从栏目名称上看就侧重于朗读的人,而不是朗读的作品和技巧。对国家社会做贡献大的人多了,成《感动中国》了;明星大牌多了,又成了《艺术人生》;老百姓多了,没有收视率。总之众口难调。主持人节目占比重又太高,节奏拖沓,后劲不足。节目的场地可以分散些,主持人可变为采访记者多换换,多些朗读技巧,让朗读差不多就是朗读。


手机用户21257657912


做主持21年,董卿说,创作《朗读者》这样一个节目,感觉是“应该到了这样一个时刻”。

今年的央视春节晚会,董卿因为口红上热搜火了一把!

紧接着,因为主持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董卿再次刷屏!

但是我们很难看到董卿私下的生活!

她常常关注大众的生活,在她眼里,“我们每天都面对着很大的压力,天天想着赶紧工作,赶紧忙完手里的事,赶紧看看收入,

所以应该有这么一个契机,让大家能够安静下来去看一档节目。”

《朗读者》准备了一年。

这档节目,每期以一个主题词作为核心线索,嘉宾围绕主题词分享人生故事,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

世界小姐张梓琳现场朗读刘瑜的《愿你慢慢长大》,献给自己可爱的女儿!
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先生、知名演员濮存昕、世界小姐张梓琳等文化领域的嘉宾,还有无国界医生、为妻子许下一个鲜花山谷的丈夫、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誉主席柳传志等人,他们所处不同行业,有截然不同的生活和梦想。


节目中,董卿有对嘉宾的采访,有嘉宾带着不同口音的朗读,扎扎实实地呈现出如她给节目的定位“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

董卿站在舞台中央,由衷感慨:“我当了21主持人,而今仿佛回到了起点。

《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

我们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我们遇见了大千世界。我对于一档有着人文精神的电视节目的追求,终于要实现了。”

有网友总结,董卿的《朗读者》最打动人的,是帮观众又找了一回“初心”。

董卿的解释是,“《朗读者》与大家的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更多的美好。”



个人觉得这档节目是很有意义的!


建筑女砖家


还是当下人太浮躁了,因为社会压力大,静不下心来。就像经典著作不敌网文一样。

真正能听到朗朗书声的地方是学校,那才是心无旁骛地朗读,恣意妄为地展示自己的个性。青青校园才是诞生诗意的处所,虽然现代人去实体书店都很少了。

董卿和她的团队都非常用心,但不敌整体的社会环境。当你为房贷、车贷操劳,为食品安全、雾霾忧心,为学区房伤怀,你静不下来听听鲁迅、老舍。

而且节目本身的扁平化,明星效应的娱乐会趋向,鸡汤文的设置,等等,都容易让人审美疲劳。

大家对明星已经够熟悉了,如果多一些有历史、有故事的普通人上台去讲,或许这种平等的交流更能吸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