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南苑、东湖、星桥接下去要干这几件大事!

区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余杭要争当“打造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窗口”的排头兵。贯彻全会精神重点在于把握精髓,关键在于狠抓落实。今天,我们就来听临平、南苑、东湖、星桥四个街道的书记说说未来发展的路要如何走!

临平街道

临平、南苑、东湖、星桥接下去要干这几件大事!

临平街道党工委书记胡国伟

自今年以来,临平街道按照年初制定目标,全力打造综合环境优良、城市配套成熟、社会平安和谐、群众宜居宜业的“四优”城市街道,建设“发展动能拔新、城市有机更新、文化事业标新、社会治理创新、民生保障谋新”的“五新临平”。当下,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临平紧盯任务目标不放松,真抓实干促发展。

有机更新

开启临平美丽蝶变新征程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临平要有新作为。”胡国伟说。临平街道是一个相对成熟的管理服务型城市街道。如何诠释勾勒“美好”生活画卷,如何带领群众实现美好生活?这正是摆在临平街道面前的目标和使命。

提到“临平老城区”,这里留存了几代人的美好记忆。如今狭窄拥挤的道路,陈旧的基础设施,破旧斑驳的墙面、外立面,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不匹配,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

“更新”即是“求变”,从去年起,临平启动老城区有机更新,集中攻坚地铁9号线邱山大街站、环临平山综合环境提升、老城区口袋公园二期、山水慢行环北段等5个重点项目征迁任务,经过前三轮的集中征迁,为老城区华丽蝶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运河二通道项目正式启动,丁塘社区作为临平街道仅有的两个农村社区之一,被列入规划范围之内。区第五人民医院扩建工程也正有条不紊地开展中。

全域整治

人居环境“痛点”得到明显改善

随着全域基础环境整治的纵深推进,街道不断拔高标准定位。整治目标上,逐步从“地面转向墙面,从平面转向立体”。整治方向上,从主要道路延伸到小区内部、楼道、背街小巷和屋顶、平台等方方面面,把不雅点位从简单机械的拆除、粉刷,转向更富内涵的综合利用和整体提升。

好环境也改善了市容市貌,让市民安居乐业。“管好一个城市,需要绣花针式的精妙技艺,更需要赋予足够的耐心。城市不能‘外强中干’,需要‘秀外慧中’。接下去,我们将对墙面进行改造升级,通过请最有活力最年轻的设计团队,结合‘老临平’的地域特色,打造一条文化里弄,实现‘人在画中游’,讲好临平故事。”胡国伟说。

四平台+全科网格

“智慧”治理实现新高度

平安稳定是发展的前提。临平街道创新“综合信息指挥室+四个平台+全科网格”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是全区试点街道,用这一模式解决了基层“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这个难题,将街道、基层站所职能相近、职责交叉和协作密切的日常管理服务事务进行归类,整合工作力量,全面提升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群众水平,真正解决事在街道、权在部门,真正实现“大事不出街道,小事不出社区”。

南苑街道

临平、南苑、东湖、星桥接下去要干这几件大事!

南苑街道党工委书记应世明

对照年度目标任务,南苑街道怎么干?应世明表示要进一步把思想、工作和队伍建设统一到区委决策上来。深刻领会区委谋划布局,自觉提高站位,把视角提升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格局上来;围绕全区中心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征地拆迁、全域基础环境整治、低散乱整治、民生实事、基层社会治理等目标任务;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强化思想、组织、机制、廉洁保障,引导全体机关、社区干部争做余杭铁军先锋,争当新时代发展排头兵。

在重点任务攻坚上体现“南苑速度”

把握“三城一区一带”历史机遇,发挥独特区位优势,深入实践临平副城“对接大上海、融入主城区”的课题研究。一是要主动对接发展。以“运河二通道”新开挖段征地拆迁工作为重点,实行挂图作战、全员行动,确保在9月底前完成6个社区、700余户征迁工作。二是要加强克难攻坚。围绕迎宾路、藕花洲大街等城市有机更新项目,抓紧推进理想车城、五月红酒店等征迁工作,建立“一对一”联系工作机制,确保征迁清零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突出产业集聚。对25幢街道重点楼宇实行“组团联楼”,发挥“党建+”机制作用,大力培育楼宇经济、信息经济,主动做好服务对接,引导优质企业入驻。

在品质城市建设上展示“南苑风采”

坚定不移“追求高质量发展”,打好环境整治组合拳,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品位。一是要在产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以“低散乱”企业淘汰整治为重点,确保完成今年1698家整治任务。二是要在城市管理提升上下功夫。坚持“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理念,打造“城市客厅”管理平台,加强“智慧应用”;建设示范管理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严管一条主干道,对城市管理核心区域,落实定人、定时、定责、定岗“四定”工作制度,全面提升迎宾路沿线城市管理水平。三是要在基础环境整治上下功夫。以南片6个农村社区为重点,突出不雅建筑整治,推进重点区域向全域进行拓展延伸,同时,结合美丽乡村、风景田园等整治专项行动,全力打造美丽南苑风景线。

在民生关键小事上体现“南苑作为”

坚持民生优先,切实让群众成为南苑发展最大受益者。一是要推进民生项目。投入资金1.2亿元,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农村道路建设等八个民生实事项目。二是办好民生实事。加快回迁安置,有序推进翁梅社区820户分房摇号工作。围绕老旧物业小区改善、业委会建设、电梯加装、安防小区试点建设、全面启动全域生活垃圾分类等民生实事,不断提升群众生活环境品质。三是优化民生服务。大力开展走访活动,广泛倾听群众意见建议,不断优化教育、医疗等各项公共服务,竭力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南苑街道将以实际行动贯彻区委全会精神,建设品质城市,展示南苑风采。”应世明对记者表示。

东湖街道

临平、南苑、东湖、星桥接下去要干这几件大事!

东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徐礼强

东湖街道下设41个村社,盘子大、底子薄。不过,拥有区委区政府和国家级杭州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支持,令东湖有信心也有决心做好开发区展示城乡高标准建设的主窗口,加快打造高质量产城融合示范区。

2018年以来,在提高环境“宜居度”上,东湖街道全面落实全域基础环境整治,进一步凸显城市品质与乡村景致;在提升社会“安全感”上,围绕“四个平台”与全科网格建设,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在民生共享上,着力推动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增加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增强文化“软实力”上,通过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弘扬主旋律,传扬好风尚,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在锤炼队伍“战斗力”上,以“情满东湖”品牌党建统领“东湖铁军”品牌队伍,齐心聚力,高效攻坚。

围绕一个核心理念 攻坚“两场硬仗”

“区委全会报告报告要求,增强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的竞争意识。我们等不起、慢不得,必须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和追赶超越工作。”徐礼强表示,下一步,东湖将围绕“产城融合”核心理念,攻坚环境整治和项目推进“两场硬仗”,做好城市管理建设、农村环境提升、民生事业普惠“三篇文章”。

城市,因产业而兴;产业,因城市而强。开发区是东湖街道开展落实各项工作的强有力保障。为招揽人才,确保区域发展一直处于上升通道,开发区提出要打造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产业新城,通过产业发展与城市品质齐头并进,加快实现“产城融合”目标。

环境就是民生,安居就是幸福。以生态环境建设、城乡面貌提升为突破口,东湖街道下半年将奋力攻坚全域基础环境整治和征地拆迁“两场硬仗”。前者持续深入推进“美丽东湖”建设,抢抓时间完成不雅建筑处置、深化“低散乱”整治、创建“美丽河湖”“污水零直排区”等行动;后者着重推进城中村改造及全民体育中心、运河二通道、环临平山有机更新等项目征迁,实现滚动开发。

用心书写“三篇文章”

“产业与城市历来共生交融,协同演进。”徐礼强说,紧扣全区“三城一区一带”新格局、开发区“一心三核七区,四面山水”总体规划,街道将通过智慧城市创建等,“绣”出城市管理精细化的“品质文章”。

徐礼强说,“打造‘内外兼修的美丽东湖’,既要看钢筋水泥,也要看土墙泥巴。”为加快城乡共融的步伐,街道下半年将重点推进3个村社的“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运河片区农民自建房审批,用心写好农村环境品质化提升的“美丽文章”。

通过提升行政服务效能,进一步健全“四个平台”和全科网格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及社会治安管控水平等,东湖街道将潜心书写普惠民生提升获得感的“幸福文章”。

改革没有穷期。徐礼强说,“东湖铁军”将以奋发有为、落实追赶的拼搏精神,以排头兵的进取之姿,干出克难攻坚高质量,跑出后发先至加速度,加快实现品质开发区·美丽新东湖的最终目标。

星桥街道

临平、南苑、东湖、星桥接下去要干这几件大事!

星桥街道党工委书记沈国峰

作为城区街道,星桥与杭州主城区无缝对接,全域城市化是星桥发展的主要目标。

高质量推进城市化

产业转型发展。星桥围绕“盘存量,优增量”关键词,拟开展新一轮老工业园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今年,我们通过拆除整治低效企业,共盘活低效用地4.03万方,注销土地证836余亩,为发展腾出新空间。”沈国峰说,星桥通过招引商业综合体、科创文创、电子商务等新兴行业来优化产业。“今后的产业园,不光从外观,更要在里子体现都市产业的精髓。”

高品质提升环境

推进全域城市化,环境提升是基石。多年来,街道将环境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今年更是以全区第一的速度完成“低散乱”任务清单销号。为防止“低散乱”反弹,星桥建立经营出租房长效监管机制,通过“五查”联动处置,形成责任追究、倒查等工作闭环。接下来,星桥将对公共停车系统建设、两户一联小区封闭式管理、小区基础环境整治等工作进一步推进。“特别是深化巩固‘无违建’成果,我们率先宣战‘空中’违建。”沈国峰这样表示。

高水平推进治理

星桥以问题为导向,严抓体制机制建设,以“四个平台”为枢纽,充分发挥居民自治优势。沈国峰表示,街道目前正全域推进居住出租房“旅馆式+星级化”工作,不断升级管理服务水平,“这也是我们所要打造的品牌之一。”同时,星桥发挥外来流动党员作用,积极探索新居民教育管理服务新模式。推进“1+15+N”分级管理,纳入居住地所在网格支部,实现流动党员与本地党员同学习、同活动、同服务的“三同”机制。

高起点服务民生

星桥坚持保底线、办小事、做实事。在落实区级惠民政策和区级民生实事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虎哥回收布点、公厕提升改造等五项民生实事项目。“我们还要求各社区每年收集1-2项百姓呼声最大、要求最强烈的民生实事,并以此作为年度工作目标,从最小的事情做起,服务最广泛的群众。”沈国峰说。医疗方面,在去年与区一院(浙二分院)实行战略合作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深化一体化管理,让管理更顺畅,让专家成为常客。教育方面,与区教育局一起,加快5所学校建设。

高标准抓好党建

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城区,必须坚持“党建统领、政治引领”,以“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为抓手,提升干部队伍精气神,始终树立党员干部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争先意识、廉洁意识,在增强凝聚力、担当力、执行力、协同力、学习力“五个力”建设上加大力度。进一步深化作风,压实党风廉政建设,倾力打造清廉星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