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讀書就夠了》:碎片化資訊時代,我們該如何進行高階學習?

《這樣讀書就夠了》:碎片化信息時代,我們該如何進行高階學習?

學習分成初級學習、高級學習和學習促進者,對於高級學習的人來說,有以下幾種學習渠道:一是從書本中學習,二是從手機中學習,三是從經驗中學習。

從讀書中學習是內化和應用知識;從手機裡學習,是分析和整理信息;從經驗中學習,是追問和反思經驗。

首先,我們如何從讀書中學習?

低階學習者,往往把知識當成老師,被動地輸入,缺乏思考;而高階學習者,則會把知識當成醫生,帶著自身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去學習,去思考,進而轉化成自己的能力。

我們不需要每次都找最資深的醫生,只要主攻方向跟自己的病症吻合,能夠對症下藥的就是好醫生;平時我們進行系列化主題閱讀的時候,就跟一群醫生在會診一個道理。通過獨立閱讀和系統閱讀,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要成為一位高階學習者,所具備的首先是自己的學習能力,有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叫便籤學習法。準備三種不同顏色的便籤,做三類筆記。在不同顏色的標籤上分別標著“I”、“A1”和“A2”。

I代表“Interpretation”,即用自己的語言重新表述信息;A1是描述自己的相關經歷;A2是我的應用,即目標與行動。最後將A2標籤取出來,貼在牆上,鞭策自己付諸行動。

用便籤學習法,能夠促進我們內化與應用知識。

《這樣讀書就夠了》:碎片化信息時代,我們該如何進行高階學習?

其次,如何從手機中獲取知識?

手機中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它與知識最大的不同就在於:知識是有前因後果、來龍去脈和適用邊界,而信息僅僅是碎片化的存在,沒有上下文,更沒有適用邊界。

比如,手機中的信息會告訴我們,每天要喝八杯水,就這麼一個信息;而系統性的知識則會告訴你,為什麼人每天要喝1500毫升的水,它適用於哪一類人群,不適用於哪類人群,都會闡述地很清楚。

所以我們要學會將信息轉化為知識,就要在信息上添加前因後果和適用邊界,將信息完整化、系統化傳遞,內化到我們的腦子裡,構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我們不妨這樣理解:“前”是前車之鑑,“因”是相因而生,“後”是以觀後效,“果”是自食其果;“適”是適得其反,“用”是使用條件,“邊”是旁敲邊鼓,“界”是楚河漢界。

用便籤法整理標註信息的前因後果、適用邊界。學會自己從書中、從手機信息中提煉乾貨,這樣的學習效果更好。

第三是庫伯學習圈。

它是大衛·庫伯在總結了約翰·杜威、庫爾特·勒溫和皮亞傑經驗學習模式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學習模式,即經驗學習圈理論。

他認為經驗學習過程是由四個適應性學習階段構成的環形結構,包括具體經驗、反思性觀察、抽象概念化以及付諸實踐。

具體經驗是讓學習者經歷過的體驗;反思性觀察則是學習者對已經歷的體驗加以思考;抽象概念化是學習者思考理解完之後抽象出問題的本質,形成合乎邏輯的概念;到了實踐階段,學習者要驗證這些概念並將它們運用到制定策略、解決問題之中去。

從反思開始,你和別人的差距就真正拉開了,不斷訓練自己嚴謹的邏輯思維,看問題直透本質,會大大提高你的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樣讀書就夠了》:碎片化信息時代,我們該如何進行高階學習?

第四是成為學習促進者。

通過教會別人達到自己學習的目的,事實證明,教學相長。比如,通過組織城市讀書會,為書友們進行拆書學習,又或者單獨一個經典書籍的片段,拿出來大家一起討論,各抒己見。有拆書家的講解分析,也有書友們的真知灼見,最後,無論是書本內容還是現實案例,都將被學習者拆為己用。

這樣,激活了個人的經驗,催化了知識的應用,促進了同伴的參與,你就達到高階學習者的最上一層臺階。

《這樣讀書就夠了》:碎片化信息時代,我們該如何進行高階學習?

關於作者:易水寒,熱愛文學創作、琴棋書畫,生活嚮往從前慢。行萬里路,最後迴歸內心深處的古典天秤女一枚。文字有溫度,有態度,與你一同見證心靈成長,遇見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