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今年全面啓動湘江洪家洲整體搬遷,洲上居民陸續上岸定居告別水患

望城區新媒體中心8月8日訊 湘江岸邊,幾艘渡船孤獨地停靠著,洪家洲上,幾位老人坐在板凳上納涼感慨,“孩子上學方便了,年輕人就業機會多了,老人養老更有保障了”。近日,記者探訪長沙15個江心洲之一的洪家洲,發現已經沒有了往日的熱鬧。據悉,今年望城區全面啟動洪家洲整體搬遷,至今逾八成住戶完成了簽約,洲上居民陸續上岸定居。

同是湘江洲島,洪家洲不像橘子洲頭、月亮島那樣赫赫有名,但數百年來默默承載著數代漁民的繁衍生息。因處湘江長沙段下游,洲上每到汛期即成防汛重點區域。如今實施整體搬遷,讓居民告別了水患,也徹底告別了與水爭地的日子。

望城今年全面啟動湘江洪家洲整體搬遷,洲上居民陸續上岸定居告別水患

現場很多人搬走了,洲上有點冷清

洪家洲屬望城區銅官街道管轄,1.58平方公里的洲上生活了1200餘人。8月6日,記者從湘江三汊磯大橋橋東出發,沿江一路向北,約半個小時車程後,舉目西望,湘江中心被一大片蔥蔥郁郁掩蓋的小洲便是洪家洲了。

一大早,鄧德洪就過來看了看自己的小船,釣了幾條小魚送給附近相熟的環衛工人,準備回到電廠大道邊的出租屋。他在這裡擺渡為生已經十餘年,像他這樣的擺渡人共有4個,每年汛期,洲上居民就靠搭乘渡船過河。“生意好的時候,每天可以來回跑個幾十趟。”鄧德洪告訴記者。啟動大搬遷後,為了上初中的女兒,鄧德洪和妻子選擇搬到了學校附近,“有點捨不得,但孩子上學方便了”。

渡船過河來到洲上,這裡顯得有點冷清,記者遇到幾撥搬傢俱、拖廢鐵的人,同行的社區幹部告訴記者:“那是來收廢品的,很多人搬走了,丟下不要的東西。”

穿洲的高速橋下,涼風習習,幾位老人正坐在板凳上納涼。79歲的老人鄧兆香和老伴抬著一蛇皮袋東西從遠處走來,“家裡其他東西都搬走了,這次回來把園子裡的菜割了帶走”。

鄧兆香祖祖輩輩住在洪家洲,和大多數居民一樣,一直以打魚種菜為生。2016年,湘江禁漁,根據望城區統一部署,洪家洲漁民順利完成轉產轉業。

“漁民上岸後,我們就不打魚了,主要是種菜。”老人如今和兒子一家住在寧鄉,“搬了好,以後就不用擔心發大水淹我的菜了”。

歷史 洲上基礎設施落後屢遭洪災

根據記載,洪家洲有400年以上的歷史,島上居民世世代代以捕魚為生。時代變遷,洲外的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高樓林立、燈火輝煌的長沙城區相比,洪家洲像個隱者,保持著相對的原生態。

“洲上沒有學校和醫院,上下洲要靠船擺渡,居民飲用水靠社區自建水井集中供水。”望城區銅官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嚴春帆介紹,受自然條件的影響,洪家洲的發展受侷限,居民整體生活水平相對較低。

洪水是居民心中的隱痛。“我嫁到洲上50年,就遇到了6次大水,我屋子被淹了4次。”鄧兆香老伴對此心有餘悸, 特別是2017年,洪水高出洪家洲垸堤1.14米,洪家洲基礎設施和財產損失嚴重,有幾棟房屋發生了坍塌。

交通不便也是重要掣肘。“2011年京珠西線橋下的便道通車,但這條路每年只有9月開學之後才可以用,到第二年2、3月又漸漸不能用了,可以用的時間大概有半年,其他時間靠擺渡,很不方便。”居民謝希平的家去年被洪水衝擊後,被鑑定為D級危房,像他這樣的D級危房戶和全倒戶共有19戶,今年啟動搬遷後,謝希平成了第一批簽約的人。

洲上居民飲用水靠社區自建水井集中供水,經檢測鐵錳超標後才加建了過濾設備。洲上沒有設立學校,銅官衛生院在洲上設置了一處衛生室,居民就學就醫非常不便。洪家洲沒有基本農田,僅有旱土820餘畝,居民收入來源單一。

憧憬 安居樂業,開啟幸福新生活

據悉,每到汛期,總會有不少居民提出搬遷要求。2017年、2018年,銅官街道兩次就洪家洲實施整體搬遷展開民意調查,贊同搬遷的分別達到了93.5%和88.6%。在這一背景下,望城區政府同意啟動洪家洲整體搬遷工作,分批次進行整體搬遷,資金由區財政予以統籌調度安排,目前位於銅官的集中安置區正在建設中,預計兩年內可入住。

望城今年全面啟動湘江洪家洲整體搬遷,洲上居民陸續上岸定居告別水患

經統計,洲上需搬遷的居民共有247戶。搬遷啟動後,銅官街道在洲上社區服務中心設立了指揮部,領導幹部分成15個組上戶,實施包戶負責制。

搬遷工作中,難做的是小部分居民的思想工作,畢竟離開居住了一輩子的地方在情感上是件難事。原本持觀望態度的鄧建軍老人說,住在洲上習慣了,地方熟人也熟,而且可以自己種菜吃,但政府的政策好,能拿到退休工資還給買社保、醫保,解決了他的後顧之憂。

截至昨日,洪家洲整體搬遷簽約進展順利。247戶居民已經簽約搬出199戶,餘下住戶正在陸續搬遷中。

“離開洪家洲,來到新地方,難免有點不習慣,但搬遷是一件利於千秋後代的大好事。”謝希平說他還會經常回去看看,如今他最大的心願是,洪家洲兩百多戶居民在搬遷後都能安居樂業,開啟幸福新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