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族志——百家姓前身,李世民提升皇族地位、打压门阀士族的工具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而唐朝时的《氏族志》可以说是《百家姓》的前身。

氏族志——百家姓前身,李世民提升皇族地位、打压门阀士族的工具

《氏族志》并不是为了姓氏文化的传承,或者作为启蒙读物而编制的,《氏族志》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提高李氏皇族的地位,扶植新兴的庶族地主,同时压制旧士族门阀势力,以加强皇权统治的。

氏族志——百家姓前身,李世民提升皇族地位、打压门阀士族的工具

贞观六年,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吏部尚书高士廉、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令狐德棻等人负责勘正姓氏,并且修订成《氏族志》,其中以李唐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山东氏族崔民干被降为第三等。

氏族志——百家姓前身,李世民提升皇族地位、打压门阀士族的工具

通过修订《氏族志》,李世民使得一部分做官的庶族地主取得士族的身份,令没落的门阀士族受到更进一步的打击,只有拥护李唐皇族上位的关陇士族保持住旧日的地位。唐太宗李世民达到了通过扶植庶族地主、压抑门阀士族,来加强皇权、巩固统治的目的,并且为30年后唐高宗李治及女皇武则天颁布《姓氏录》,进而彻底否定传统的门阀士族制度打下了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