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技术“搭积木”式建起虎门二桥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7日讯 钢梁节段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运用“搭积木”式建桥技术,8月7日,虎门二桥S3标项目完成了第3000榀节段箱梁的安装施工。这座广州南部跨越珠江的大通道全线钢箱梁安装进入最后冲刺。

武汉技术“搭积木”式建起虎门二桥

全景图。通讯员张政摄

中交二航局虎门二桥S3标节段箱梁安装工区承担虎门二桥全桥共计3533榀节段梁的安装任务,5台架桥机同时交叉作业,场面壮观。采用悬臂拼装工艺的箱梁节段最大重量173.9吨,几乎相当于120辆小轿车的重量,给吊装工作带来巨大挑战;而采用逐孔拼装工艺的整跨重量就达1662吨,这些重量全部由支撑于桥墩顶部的架桥机承受。

武汉技术“搭积木”式建起虎门二桥

虎门二桥全景。通讯员张政摄

武汉技术“搭积木”式建起虎门二桥

虎门二桥。通讯员张政摄

珠三角是我国著名的城市群之一,但是珠江口的交通格局并未与此形成呼应,现有的虎门大桥运输流量已经高度饱和。同样,广深高速公路高峰车流量达到了12万辆,大大超过了设定流量。

武汉技术“搭积木”式建起虎门二桥

虎门二桥。通讯员张政摄

正在建设中的虎门二桥将大大改善广州南部跨越珠江的交通状况,缓解虎门大桥的压力。虎门二桥设计全长12.891公里,是世界上跨径最长的钢箱梁悬索桥。作为珠三角核心区内重要的过江通道,它包含了两座超千米悬索桥,建成后将打破珠江口两岸只有一个通道的“瓶颈”。

武汉技术“搭积木”式建起虎门二桥

虎门长龙。通讯员张政摄

中交二航局引入装配式施工法,即将构件进行工厂制造、现场拼装的工艺。虎门二桥横跨番禺区海鸥岛,分布三地,如果采用传统的施工方法,势必会对现有交通造成极大影响,同时点多面广的特点使混凝土的质量也难以保证,技术人员经过多方对比后决定采用装配式工艺中的“短线匹配法”进行上部结构施工,即将整孔箱梁设计成若干个标准节段,在预制工厂的台座上,利用循环使用的模板系统逐榀匹配、流水预制,再用船舶或车辆运至桥位,由架桥机、桥面吊机现场拼装,并通过预应力现场连接成桥。

武汉技术“搭积木”式建起虎门二桥

架桥机现场拼装。通讯员张政摄

武汉技术“搭积木”式建起虎门二桥

架桥机显神威。通讯员张政摄

短线匹配法节段预制拼装技术最先由法国工程师提出,并于上世纪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进行应用。2004年,中交二航局在国内首次将这项先进技术大规模引入苏通大桥建设中,相比传统移动模架现浇工艺,缩短施工7个月,节省开支上亿元。大桥建设完成时,二航人已掌握这一技术并开发了自己的软件,配制了性能优越的结构拼接胶,研发了系列化的架桥机产品,一举打破国外垄断。(记者韩玮 通讯员张政 巫兴发 陈嘉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