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5年时间造7艘万吨大驱,单舰建造速度却不亚于055

7月30日下午,日本海上自卫队最新一艘驱逐舰27DDG在日本海洋联合公司下属的横滨矶子工厂下水,这是“8200吨”型驱逐舰的首舰,以旧日本海军高雄级重巡洋舰3号舰“摩耶”命名,虽然比起上一代的爱宕级驱逐舰有诸多改进,但日本过去25年来建造的7艘万吨级防空驱逐舰,几乎都没脱离当初金刚级划定的“伯克”改框框。

日本25年时间造7艘万吨大驱,单舰建造速度却不亚于055

一改金刚级、爱宕级的全燃动力布局,“摩耶”号(DDG-179)改用了全燃-电力复合推进系统,的排水量比上一代的爱宕级的满载排水量更大一些,达到了10250吨,而10年前竣工服役的2艘爱宕级为10000吨整,20年前竣工服役的4艘金刚级其实满载排水量也达到了9500吨级,因此从金刚号竣工服役的1993年算起,日本一共为海上自卫队建造了7艘万吨级防空大驱。

日本25年时间造7艘万吨大驱,单舰建造速度却不亚于055

这并不是说明日本引以为傲的造船工业“功力不行”,实际上“摩耶”号的建造速度是相当快的。它在2017年的4月17日开工建造,到今年7月30日下水,仅花了1年多时间在坞内建造,而中国海军首艘055型驱逐舰是2014年12月在江南长兴造船厂开工,2017年的6月28日下水,耗时约2年半,但考虑到坞内周期,两者建造速度相差不大。

日本25年时间造7艘万吨大驱,单舰建造速度却不亚于055

作为一个战败国,日本战后一直对海上自卫队主战舰艇数量进行了控制,近些年虽然蠢蠢欲动想要扩军,但都要通过新的《防卫计划大纲》或《中期防卫计划》进行调整,主力战舰多半情况下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摩耶”舰和计划明年下水的28DDG,是为了取代2艘服役已30年的旗风级防空导弹驱逐舰。

日本25年时间造7艘万吨大驱,单舰建造速度却不亚于055

图片:金刚级驱逐舰升级后测试标准SM-3反导导弹

虽然这3型日本的万吨大驱建造速度都很快,但是整体设计上却还是小步快跑。8200吨型比起爱宕级引入了CEC协同交战系统,宙斯盾雷达系统的版本升至基线9C版具备5.1版本的BMD海基反导能力,还在一开始就加装了SPQ-9B型小型X波段多功能雷达,加强对掠海反舰导弹拦截能力,改装了17式反舰导弹加强对海打击能力,但其96单元的MK41垂发数量,和金刚级、爱宕级完全一致。

日本25年时间造7艘万吨大驱,单舰建造速度却不亚于055

图片:升级后的爱宕号,也加装了SPQ-9B雷达

因此,摩耶舰在整体设计上基本沿袭了伯克IIA型驱逐舰的设计,日本的3型万吨级驱逐舰,逃不出美国人的手掌心,在整体设计上、配套的雷达和交战系统,都高度依赖美国,但与此同时,日本在日向级、出云级直升机航母,秋月级、朝日级通用驱逐舰上则使用国产的FCS-3“小盾”,甚至早已实现了双波段雷达的配备,暗藏着独立自主的潜能。

日本25年时间造7艘万吨大驱,单舰建造速度却不亚于055

图片:朝日号和爱宕级足柄号,朝日级就用日式小盾

日本花了25年造7艘万吨级大驱,而中国仅1年就已下水4艘055型大驱,日本主战舰艇建造的产能已落后于中国,但单舰建造的速度、技术含金量和本国技术在通用驱逐舰上的应用还是不容忽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