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冠云:也說「魯郊非禮」

《禮記·祭統》篇雲:“昔者周公旦有勳勞於天下,周公既沒,成王、康王追念周公之所以勳勞者而欲尊魯,故賜之以重祭,外祭則郊、社是也,內祭則大嘗、禘是也。”《明堂位》曰:“成王以周公為有勳勞於天下,是以封周公於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車千乘,命魯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禮樂。是以魯君孟春乘大路,載弧韣,旗十有二旒,日月之章,祀帝於郊,配以後稷,天子之禮也。季夏六月,以禘禮祀周公於大廟。……是故,魯,王禮也,天下傳之久矣。”然《禮運》篇又云:“孔子曰:‘魯之郊禘非禮也,周公其衰矣。’”魯國乃周王室諸侯國中地位非常特殊的一個封國,作為“制禮作樂”的周公之子伯禽封地,其在周王室中有著與其他諸侯國截然不同之地位。魯為周室所封東方最親、最有地位之諸侯,乃姬姓“宗邦”、諸侯“望國”,一如清人高士奇《左傳紀事本末》所云:

昔周公夾輔兩朝,有大勳勞於王室。伯禽封魯,土田附庸,倍敦諸姬,號稱望國。王后王女之歸,皆得主之。是周之最親莫如魯,而魯所宜翼戴者莫如周也。[1]

職是故,魯之周天子禮樂保存相對完整,是典型周禮的保存者和實施者。《左傳》魯襄公二十九年吳公子季札觀樂於魯,歎為觀止;魯昭公二年晉大夫韓宣子適魯,亦有“周禮盡在魯”之嘆。禮莫重於祀天,郊天之禮乃天子之禮,“惟王得行之”,而諸侯不得郊天,唯行社稷、宗廟、五祀之等祭,然魯侯卻獨有郊祀之權。徵諸文獻,《春秋》經傳明確記載魯之郊者凡九,故唐杜佑《通典》引《鄭志》之言亦云:“諸侯不祀天,而魯郊。諸侯不祖天子,而鄭祖厲王。皆時君之賜也。”[2]

李冠雲:也說“魯郊非禮”

魯郊禮否,後世禮家聚訟紛紜,莫衷一是,舉其要者,蓋自《公羊》始也,卻又兼及魯郊之時間。《公羊傳》僖公三十一年雲:

魯郊,非禮也。魯郊何以非禮?天子祭天,諸侯祭土。

三傳之中,《左》、《谷》二氏均無此論,而《公羊》之說,亦為漢儒以降聚訟所自起,自漢代伏生、董仲舒、鄭玄、王肅諸人,繼而唐儒宋儒、繼而清儒諸說,文繁不可具錄。概言之,諸儒所辯者,一曰魯郊非禮之與否,二曰卜與不卜之與否,三曰郊一郊二之異說。

《禮記·郊特牲》雲:

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大報天而主日也。兆於南郊,就陽位也。掃地而祭,於其質也。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於郊,故謂之郊。牲用騂,尚赤也;用犢,貴誠也。郊之用辛也,周之始郊日以至。

鄭注《郊特牲》:“《易說》曰:‘三王之郊,一用夏正。夏正,建寅之月也。’此言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郊之用辛也,周之始郊,日以至。言日以周郊天之月而至,陽氣新用事,順之而用辛日。此說非也。郊天之月而日至,魯禮也。三王之郊一用夏正,魯以無冬至祭天於圜丘之事,是以建子之月郊天,示先有事也。用辛日者,凡為人君,當齊戒自新耳。周衰禮廢,儒者見周禮盡在魯,因推魯禮以言周事。”鄭氏《駁五經異義》又云:“《明堂》雲,孟春正月,乘大路祀帝於郊。……魯用孟春建子之月,則與天子不同明矣。”[3]鄭氏之說,以天子之郊惟建寅之月行之,以“日以周郊天之月而至”為非。因天子冬至圜丘祭昊天上帝,而魯則無之,恰可知魯惟冬至之月郊天,且先於天子兩月行事,更“示先有事”,禮仍下於天子。《春秋》經僖公三十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從,乃兔牲,猶三望。”《公羊》據此而謂之非禮,然《左》氏非但無此說,且於《宣三年》更有“不郊而望,皆非禮也”之文。天子不卜郊,魯乃侯國,其郊禮非正,故需卜。如《明堂位》所云“魯君孟春乘大路”,祀帝於郊,《郊特牲》又云“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報本反始也”,即言大祭之以祖而配天。又,《大傳》“禮,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鄭注“凡大祭曰禘。自,由也。大祭其先祖所由生,謂郊祀天也”。魯之郊實為大祭先祖之禮,即所謂禘祭者是也,非天子圜丘祀天之類,此正是成王所賜。其時間與天子郊祀之不一,當如孔穎達所云,原因就是“故知冬至郊天,魯禮也。雲‘三王之郊一用夏正’者,證明天子之郊必用夏正。魯既降下天子,不敢郊天與周同月,故用建子之月而郊天,欲示在天子之先而有事也。……魯唯一郊,不與天子郊天同月,轉卜三正”。[4]

李冠雲:也說“魯郊非禮”

歷代禮家眾說,浩瀚廣博,且各執一端,實於“禮”有失、於義未協。且易言之:《禮運》篇所云孔子“魯郊非禮”,前文亦有“吾舍魯何適”之文,若其僭越大禮,夫子又何得“舍魯何適”?另據季氏旅於泰山、八佾舞於庭,孔子尚有不享、不忍之論,若夫子之時魯郊僭越郊禘之禮,焉又僅興嘆周公之道衰而已?《公羊》始有“魯郊非禮”說,當是其尊王一統思想使然,後世沿襲之,遂幾成定論。至於後世所辯“三卜”、“四卜”,乃至其為“禮”與否,當知此所“卜”者,乃行禮之具體時間及犧牲而已。昔成王賜魯重祭乃史籍成說,孔子譏其非禮,實言其禮有隆殺之差失耳。故鄭注云“非猶失也”,何休亦於《公羊傳》“非禮”注云“非正”,孔疏雲“魯合郊禘也,非是非禮。但郊失禮則牛口傷,禘失禮躋僖公。”[5]若魯無此差失,又實為孔子所云“魯一變至於道”矣,是故夫子遂哀嘆之。此皆彰彰可考徵者也。


[1] 四庫本《左傳紀事本末》卷一“王朝交魯”。

[2] 《通典》卷四十八“禮八吉七”。

[3] 《禮記正義》卷二十六“郊特牲第十一”。

[4] 《禮記正義》卷二十六“郊特牲第十一”。

[5] 《禮記正義》卷二十一“禮運第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