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木棉龟嘴古渡:昔日流溪河航运发达的见证

广州母亲河——流溪河,在广州市从化区辖区内长113千米,贯穿整个从化。它曾经是一条可以行船的航道,特别是中下游因有众多支流汇入,水量渐大,河面宽度达200—300米,当时500多吨的大木船可以由广州的珠江一直开上来从化,最远的可以沿着流溪河北上到从化良口镇。当时航运如此发达,也衍生出了不少兴旺的码头,在从化太平镇木棉村的龟嘴(咀)古渡就是其中之一。

从化木棉龟嘴古渡:昔日流溪河航运发达的见证

左图:平面图

右图:影像位置图

据清雍正《从化县志·山川津渡志》记载,古渡自宋已有之,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古渡形似一个守候在流溪河岸边的大龟嘴,以红砂岩石为岸,流溪河水南流至该处大拐弯,因而水深流宽。古渡范围,至今仍留下过去船靠岸时在石质埠头上拖擦而成的道道深痕,还有船离岸时用竹篙在埠头上留下的点点凹印。昔日,龟嘴是当地通往外界的必经之地。

从化木棉龟嘴古渡:昔日流溪河航运发达的见证

廖宁 2017年摄

从化木棉龟嘴古渡:昔日流溪河航运发达的见证

古渡红砂岩石

龟嘴到明朝时立为官渡,是当年颇具规模的码头,直至现在还保存有花岗岩石阶、记事石碑及天妃庙等遗迹。在明清时期,龟嘴古渡是从化辖内设立的11处官办津渡之一,后来更成为附近各镇村的商贸集散地,各类名优字号层出不穷。如今,古渡后面,还保留着“古商铺一条街”,青砖白瓦、招牌林立,依稀可见当年商贾云集的盛况。

从化木棉龟嘴古渡:昔日流溪河航运发达的见证

陈伟丰 2017年摄

从化木棉龟嘴古渡:昔日流溪河航运发达的见证

王智标 2010年摄

站在村口放眼望去,现在的龟嘴已是楼房林立,渐渐褪去了它曾作为一个商业胜地的古旧痕迹。但一转入村中的一条小巷之后,两边整齐划一的旧商铺建筑以及依稀可以辨认出字样的招牌,无不在告诉人们它曾经的辉煌。当地村民邝叔说:“以前的龟嘴很繁华,这两条巷两边都是卖京果、杂货、酒、米、油、盐等等的商铺。虽然面积不大,非常简陋,但以前能在这里有一个铺面,真的不简单”。从这些旧店铺的招牌上,依稀可以认出有“友隆”“太平场区龟咀墟供销合作社”“广生”“从化市商业局神岗商店龟咀门市部”等字样。邝叔说,就连以前神岗的粮所都是坐落在龟嘴,附近几条村的村民交公粮都是交到龟嘴,后来粮仓搬去了神岗,再后来都不需要交公粮了。

从化木棉龟嘴古渡:昔日流溪河航运发达的见证

时双凤 2017年摄

从化木棉龟嘴古渡:昔日流溪河航运发达的见证

时双凤 2017年摄

到民国时期,龟嘴古渡才转为民间接管,当时在流溪河常年行驶的船达二三百艘,上游可通至良口,下游可直达珠三角、香港、澳门等地。

站在麻石梯级上,看着开阔的河面,邝叔感慨万千:“以前大木船可以从广州一直开到这里,多的时候有几百条船停在河面上等待靠岸。没有兴建那么多水坝、水库前,流溪河的航运非常发达,小船可以从龟嘴码头前的分支驶到银林村、井岗村,当时很多村民就是踩着‘公鸡船’运木柴出来这里卖,特别是流溪河发大水的时候,从吕田、良口运木去广州的船可以延绵数公里。”

从化木棉龟嘴古渡:昔日流溪河航运发达的见证

陈伟丰 2017年摄

在建起横跨流溪河的桥梁之前,由从化太平到良口溪头的这段流溪河上都没有桥,想过河就必须坐船。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龟嘴古渡仍一度十分繁荣,渐渐地,流溪河上建起了一座座大桥,摆渡也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古渡也自然地渐渐式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