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挖出失传古籍,实为姜子牙“天书”, 专家:即将改写历史

姜子牙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无论是法家、兵家、纵横家都将其追为本家先祖,被誉为是“百家宗师”。后世的鬼谷子、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人无不吸收了姜太公留下的各种绝学;在姜子牙留下的各种绝学中,《六韬》是最著名的,被誉为是兵家法宝之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兵家典籍。但除了一些颇有成就的能人能够领悟《六韬》中的内涵之外,很少人能够领悟到其中的含义,或者说大多数人只是看懂了这本古籍,而没有彻底领悟其意义;因而历代特别是南宋以来,民间一直将《六韬》视为是奇门遁甲的“天书”。

考古挖出失传古籍,实为姜子牙“天书”, 专家:即将改写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姜太公编著并且留下的这本天书《六韬》在宋代之前,世人对其是深信不疑的,但在南宋特别是清代之后,世人将其列为“伪书”。认为这本古籍并非是姜子牙之物,而是后人编造,而且年代不会很久远,推测是汉代时期。但是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发现了两座汉墓。考古挖掘后,汉墓出土了非常多汉代以及先秦时代的古籍竹简,其中就包括《太公六韬》。

考古挖出失传古籍,实为姜子牙“天书”, 专家:即将改写历史

根据史书中的记载 ,姜太公的这本天书又命名为《太公兵法》,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著名的黄老道家典籍。而银雀山汉墓挖出的这本姜太公“天书”实属一意外。当时民间无意间发现了这座古墓后,考古家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挖掘。挖着挖着,挖出了非常多的珍贵文物。但在开棺时,考古家却意外的发现了棺内散乱的竹简,经过初步解读,这些竹简记载的都是汉代以及先秦时代的兵家以及黄老之术的经典,其中包括失传几千年的《孙膑兵法》以及前文提到的《六韬》。

考古挖出失传古籍,实为姜子牙“天书”, 专家:即将改写历史

这种记载着古籍的竹简因为历史久远以及地下水浸袭的缘故变得非常的脆弱,脆弱到考古家一碰竹简,竹简就变成粉末。但经验丰富的考古家是决不允许老祖宗两千多年前留下的宝贝毁于一旦的,经过各种现代技术的保护下,这一大批共计4942枚竹简顺利的出土并且得到保护。

考古挖出失传古籍,实为姜子牙“天书”, 专家:即将改写历史

与其他文物不同的是,竹简出土后并非立马藏于博物馆,而是拓印后仔细解读。解读这种距今两千多年的古籍并非容易之事,且不说竹简上的文字可能古今有别,考古家看不懂的时候还得查阅资料,以至于有时候一两个月也解读不出一片竹简。而且这竹简并非完好的,竹简上的很多文字也基本看不清,更为艰难的是有不少是残片,根本无法复原,也就是说这些因为竹简是残片而导致的文字空白,需要考古家参阅大量资料后填补上去。

考古挖出失传古籍,实为姜子牙“天书”, 专家:即将改写历史

经过2年的解读,墓中出土的这几千枚竹简全部被解读出来,其中就有五十多枚,这五十多枚竹简记载了姜子牙的《六韬》。将这竹简解读出来后,文物专家便说“即将改写历史”。除了出土了失传几千年年的《孙膑兵法》之外,还因为出土了《六韬》佚本。而且《六韬》的出土直接改写了明清史书中书写的“《六韬》非姜子牙之兵书,实乃汉人所伪编”的错误记载,证实了《六韬》实为高人姜子牙书写的。司马迁在编写《史记·齐太公世家》时曾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可见,考古挖掘这座汉墓挖出的失传古籍,不仅仅是姜子牙的“天书”,也不只是改写历史那么简单,这可以让国人重新审视那份失传千年的传统文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