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教育家,知名女诗人——张默君楷书作品欣赏

中华民国教育家,知名女诗人——张默君楷书作品欣赏

张默君(1884-1965),女,初名昭汉,乳名宝螭,字漱芳,英文名莎非亚,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人。中国民主革命家,妇女运动先驱,中华民国教育家,现代知名女诗人、学者。

清光绪十年九月初六(1884年10月5日生,出身湘乡望族。其祖父海英公曾在同治年间任浙江省严州府知府;其父张通典(伯纯)为前清举人,辛亥革命后曾任临时大总统府秘书;其母何懿生,通今博古,善诗词歌赋,有海内女师之称。受其父母的熏陶,张默君极早启蒙。三岁读《诗经》,四岁读《唐诗三百首》并学作对联。六岁入塾读书。

光绪二十七年(1901),就学于金陵养正女学校,兼授附小文史伦理,又入汇文女校攻英文。

光绪三十年(1904),考入上海务本女校师范科。在校期间,接受新思潮及民主革命思想。

光绪三十二年(1906)6月,经黄兴介绍,张默君加入中国同盟会,并和秋瑾等人在江浙地区从事革命活动。

光绪三十三年(1907)7月15日,秋瑾在绍兴被清政府处决。同年,张默君以第一名的成绩自务本女校毕业,应聘出任江苏粹敏女学教务长。

宣统元年(1909),张默君和革命党人的交往遭清政府察觉。张默君遂与母亲将支援革命党人的枪械及子弹十多箱沉入池塘,避开清政府的搜查。后考入上海圣约瑟女书院。

宣统三年(1911)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参与策动程德全宣布江苏独立。并创办江苏《大汉报》,任社长兼主笔、编辑,宣传民族革命。

民国元年(1912)4月8日,发起成立“神州妇女协会”,被选为会长。不久到上海,成立“神州女界共和协济社”,任社长。并创办《神州日报》,成立神州女校,自任校长。

1914年,加入南社(入社编号200号)。

1918年,赴美国考察教育,且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教育学。

1920年,游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国,撰写《战后之欧美女子教育》一书。归国后,任上海《时报》、《妇女周报》编辑。不久,任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长。

1921年,任中国教育改进社女子教育组组长及交际主任,领衔发起“中国平民教育运动”,在各地设平民学校,在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附设失学妇孺夜校。各省纷起仿效。

1924年9月,40岁,与苦恋13年的邵元冲结婚,于右任为其证婚。(邵元冲(1890-1936),历任孙中山私人机要秘书,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立法委员,立法院副院长,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1927年,任南京国民政府中央政治会议上海分会教育委员兼杭州市教育局局长。兼任中国妇女协会副委员长。

1930年,出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第二届立法委员。

1932年12月15日,出任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考选委员会专门委员。后历任南京国民政府历届考选委员会委员,直到1948年5月考选委员会撤销。数十年如一日,为国举才,不遗余力。

1935年12月,国民党“五大”(第五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候补中央监察委员。后在“六大”当选中央监察委员;“七大”“八大”、“九大”当选中央评议委员。

1936年,其丈夫邵元冲在西安事变中身亡。此后张默君一直独身,未再结婚。

1937年9月,回湖南故乡,在韶峰东麓(今龙洞乡石塘村)购置一栋住宅,取名“蓉庐”,修建一个阁楼,题名“听韶”,潜心作诗、绘画、写字、教育儿女。

1940年,蒋介石把张默君接到重庆,依然供职于考试院。

1942年7月,赴湖南劳军。1943年2月,奉命监察国民党湖南省党部。

1947年9月13日,蒋介石亲自圈定其为国民政府第一届国民代表大会代表,出席在南京召开的国民代表大会。

1949年5月,赴台湾。

1957年元月,将平生所藏古玉50余件捐赠给台北历史博物馆。

1965年冬,因胃癌病逝于台北空军总医院,享年81岁。

张默君是诗人、学者,工诗文,善书法。有《默君诗存》、《百华草堂诗集》、《玉尺楼诗集》、《红玉白云山馆词汇》、《正气呼天集》、《扬灵集》、《大凝堂诗》等诗集和《战后之欧美女子教育》、《我之家事教育观》、《玉蝶山房墨》等著作传世。

中华民国教育家,知名女诗人——张默君楷书作品欣赏

中华民国教育家,知名女诗人——张默君楷书作品欣赏

中华民国教育家,知名女诗人——张默君楷书作品欣赏

中华民国教育家,知名女诗人——张默君楷书作品欣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