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想了一點!爲了追求政績而弄出不接地氣的規定,是行不通的!

少想了一點!為了追求政績而弄出不接地氣的規定,是行不通的!

溫鳴鎮出臺了移風易俗樹新風的規定,要求幹部職工操辦婚喪嫁娶酒席須履行審批手續,且酒席不能超過20桌。鎮長王武在動員大會上放狠話:“無論誰都要執行,除非你不領財政工資,除非你不歸我管!”

效果立竿見影,半年來無一違反,獲得縣裡的高度讚揚。

秘書對王武獻計說:“何不推廣到全鎮呢?這樣既可以說明您領導有方,又可以說明溫鳴鎮的農民思想境界高。”

這裡的農民有一個壞現象,喜歡攀比,哪怕是借錢,紅白喜事也要辦得轟轟烈烈。王武說:“領財政工資的人我們可以管,農民怎麼管?總不能開除農民的身份吧?”秘書說:“誰違反就別想要扶貧款了。”

王武大喜,立即授意起草文件,懸掛橫幅張貼標語,大張旗鼓地宣傳,要各村必須告別陋習樹立新風,貫徹移風易俗規定。

這天,王武的舅舅到鎮裡找王武,說:“你的表侄要結婚,我初步算了一下,可能要請25桌。”王武為難地說:“舅舅啊,規定是我出的,您可要支持我啊,就少安排幾桌吧。”

舅舅生氣地說:“都是七姑八婆的,你說能少哪個?”王武說:“對那些關係稍微遠一點的人說,稍過些日子才安排,行不?”

表侄結婚擺酒席那天,王武全家也去了。第二天上班,王武接到縣領導的電話:“有人舉報說,你舅舅為孫子結婚擺了21桌酒席,違反了規定,而且那天你也在現場。”

王武不愧是在官場那麼多年,只是懵了一下,就解釋說:“多出來的那桌是我舅舅請來在廚房幫工的,是要付工錢的,並不在宴請的範圍內。”

縣領導嚴肅地說:“你要注意點,作為領導幹部,不能出爾反爾。”

王武打電話問舅舅是不是多了一桌。舅舅說:“我並沒有邀請他們啊,但是人家都帶著賀禮來了,大喜之日總不能拒之門外吧?”

王武想想也是,就交代說:“以後不管誰來問你,你就說他們是你請來的幫工。”

秘書寫了一篇表揚稿登在市報上,極盡溢美之詞,誇鎮長的舅舅擺宴席也主動嚴格遵守移風易俗的規定。溫鳴鎮獲得了市裡的表揚,王武還在市裡的會議上,作了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如何抓好群眾思想教育工作的經驗介紹報告。

王武喜悅的心情還沒過,煩惱就來了。兒子婚期臨近,往最少的去算,宴席也要有40桌以上,何況鎮裡的幹部不能區別對待,請這個不請那個。秘書說:“好辦。”

緊接著,秘書在鎮政府大院放話說,鎮長的兒子要結婚,鎮長要嚴格執行移風易俗的規定,但母親堅決不同意,威脅說要和鎮長斷絕母子關係。鎮長大傷腦筋,請大家千方百計為鎮長排憂解難啊。於是有不少幹部跑來安慰鎮長說,百善孝為先,不能傷了老人的心。又不是您宴請,是老人家為孫子擺的宴席……鎮長兒子結婚那天,全鎮幹部職工都接到了鎮長母親發來的“孫子結婚,敬備喜筵,恭候光臨”請柬。

事後,鎮長在大會上痛心疾首地檢討說:“我的母親不聽我的勸阻,不帶頭執行規定,我十分難過!我建議,今年的扶貧款千萬不能再考慮她了。作為兒子,我在這件事上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請財務全額扣繳我這個月的工資作為罰款上交!”

一個村民為女兒出嫁辦了30桌酒席,第二天,鎮“文明辦”主任就帶隊去了他家。村民振振有詞地說:“鎮長還40桌呢!”主任亮出鎮長交罰款的收據,厲聲說:“鎮長主動交了2500元的罰款,你也一分不能少!還有,今年的扶貧款你想都別想了!”村民當場就蔫了。村裡辦酒席請的大都是村上的親朋好友,雖然也有紅包,但金額少得可憐,他正想著要申請扶貧款來彌補虧空呢!

秘書又出主意說:“要趁熱打鐵,給規定再加上一條:婚喪嫁娶禁放炮仗。”

王武疑惑地說:“這是幾千年的風俗,有什麼理由要禁止?”

秘書說:“鎮長您想啊,炮仗都是幾千上萬的放,是不是鋪張浪費?而且還汙染環境,我們這裡雖然沒有霧霾,但政策要未雨綢繆啊。”

王武誇讚說:“還是你行。縣裡準備換屆了,你放心,不久後我會帶你一起到縣裡的。”

“婚喪嫁娶禁放炮仗”的規定剛出臺,王武的母親就因腦溢血去世了,將是全鎮第一個靜悄悄上路的靈魂。王武悲哀之餘,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規避這個規定。

舅舅跑來警告王武說:“這回我可不管你什麼狗屁的規定,你必須要戴孝,必須要放炮仗,不然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