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熔铸忠诚——追忆因公牺牲民警张德利、杨建昌

  • 时间定格在2018年6月25日。这一天,市公安局民警张德利、杨建昌两位同志,永远地歇息在因公出差的路途上。
  • 山河呜咽,草木含悲,苍天落泪。6月27日,全市近千名政法干警和社会各界群众自发前往市殡仪馆吊唁,向好战友、好民警送上最后一程。
  • 青山为证,这些年来,张德利、杨建昌两位同志的工作干劲,以刻骨铭心的方式印在了人们的心中。他们走了,但他们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精神永远留下了。

张德利:爱岗敬业不言苦

用生命熔铸忠诚——追忆因公牺牲民警张德利、杨建昌

张德利

  • 张德利,男,汉族,中共党员,1969年4月27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1992年7月1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7月参加公安工作,生前工作于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副主任科员,二级警督。
  • 1993年7月,24岁的张德利从武警转业进入霍林河矿区公安处工作,自此结下与警察这一职业割舍不开的情缘。2001年6月,由于工作调动,张德利来到市公安局国保卫大队工作。
  • “他对待工作的那股干劲、那份执著、那份热情令我终生难忘。”现年59岁的孔凡林是张德利当年的同事,提起昔日的战友,这位年近花甲的老民警眼里泛起泪花:“走得太突然了,到现在都不敢相信是真的。”
用生命熔铸忠诚——追忆因公牺牲民警张德利、杨建昌

张德利生前工作照

  • 国保工作专业性很强,初来乍到的张德利在工作之余,刻苦钻研业务,翻阅了大量专业书籍和材料,记满了20多本学习笔记。他不满足于理论知识的“充电”,时常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经过经年累月的努力,他逐渐成为了本单位乃至通辽地区国保系统的业务能手,并于2007年4月担任国保大队副大队长一职。
  • “我们在一起工作10多年,这么多年不管工作多累,他都没有一句抱怨,从来都是勤勤恳恳的完成每一项工作。这股认真劲儿,我们所有人都特别佩服!”孔凡林说。
  • 在国保大队工作的14年时间里,张德利与同志们先后成功打掉了多处邪教聚会点,有效的净化了我市社会环境。自2007年到2014年,市公安局国保大队业绩在通辽地区连续八年排名第一。
  • 作为一名曾经的武警战士、一名人民警察、一名共产党员,张德利为人正直,襟怀坦荡,忠于职守,服从组织安排,任劳任怨,不抢功、不提条件,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 2015年,市公安局组建首支警犬中队,张德利被选派去警犬训练基地工作。他没有一点训犬经验,一切从零开始。为了尽快提高训练水平,他不厌其烦的请教老师积累理论知识;为了搞好亲和关系,他总是天不亮就跑到犬舍,为新“战友”清扫犬舍、消毒、喂它们吃饭。
  • 刚开始,张德利摸不透警犬的心思,于是,他查阅了大量资料,掌握了很多犬类的肢体语言,随后他几乎搬到了犬舍住,每天陪新“战友”一起吃饭、训练。很快,新“战友”开始认真听他说每一句话,积极完成每一个指令。水滴石穿,张德利最终从“门外汉”成长为一名“犬专家”。
  • 从警25年来,张德利曾多次获得嘉奖:2004年因打击盗窃矿山资财专项斗争被评为先进个人;2006年度、2008年度、2011年度公安工作中三次被评为先进个人;2012年被评为公安工作“十大破案能手”。
  • “他给我的印象是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人本分。他当过兵,总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无论领导安排什么工作,从来不讨价还价、喊苦喊累,总是义无反顾、责无旁贷的把工作执行好、完成好。”原市公安局政委郝凤琪对张德利这样评价。

杨建昌:青春热血铸警魂

用生命熔铸忠诚——追忆因公牺牲民警张德利、杨建昌

杨建昌

  • 杨建昌,男,蒙古族,中共党员,1983年3月23日出生于内蒙古科左中旗,2005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2006年6月参加公安工作,2014年7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特警大队和经济犯罪侦查大队工作。生前任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副大队长,一级警司。
  • 从警12年来,在领导和同事眼里,杨建昌工作热情高,认真负责。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发自内心热爱警察职业。
用生命熔铸忠诚——追忆因公牺牲民警张德利、杨建昌

杨建昌生前照

  • 走进他曾经所在的办公室,同事们依然忙碌着,一本打开的工作笔记本在他的办公桌上摆着,上面记录着他去世前正在办理的一起案件的线索,办公桌和椅子一尘不染。一切看起来就像他只是出去办案了。杨建昌牺牲后,同事们一直沉浸在悲伤中。他们将他的办公座位保留着,就如他一直还在工作一样。
  • 杨建昌生前的同事王明说,建昌总是想方设法将工作做得更好,平时没事就来单位翻看案卷,并能对每一起案件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
  • 除了自己努力钻研工作,时刻对同事的照顾,更是让大家印象深刻。同事塔娜的父亲因病急需前往外地住院治疗,时间紧迫,这让她一下子就慌了神。杨建昌得知这一情况,第一时间为她联系了医院,办理了住院手续,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 “一天晚上,大家都在加班,我感觉他已经很疲倦了。我说,杨哥你先回家吧,家里还有小孩。他说,你们先回吧,我再坚持一下。就这样,他继续留下来汇总材料,后来得知他直到天亮忙完了才回去。”同事辛亮回忆说。
  • 节假日不休息,经常加班熬夜看案卷,这是杨建昌留给同事们的普遍印象。也正是这样一位“加班狂魔”,杨建昌从警以来先后主办和参与办理各类案件200余件,年平均出差办案超过200天,加班加点超过500小时,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员179名,摧毁犯罪团伙14个,追回逃犯8名,在全市许多大要案侦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2016年,杨建昌率领经侦侦查员连续破获栗晓红非法集资案、钟汶珈集资诈骗案等大案,并抓获公安部“猎狐2016”行动中香港籍集资诈骗罪逃犯钟汶珈,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市抓获的唯一一名公安部“猎狐”外籍逃犯。
  • 因工作业绩突出,杨建昌先后在2010、2016年度公安工作中被评为先进个人;2013年被评为公安工作“十大破案能手”;2016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2017年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2018年荣获市政府颁发的嘉奖奖励一次;获评“十佳破案标兵”荣誉称号。
  • 斯人已逝,幽思长存。张德利、杨建昌是我市数百公安民警中普通的两名成员,他们像大部分民警一样,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有的只是一份对警察职业的热爱,日复一日,默默奉献,将青春年华都付与,为城市平安流尽最后一滴血,用平凡的人生铸就着不平凡的事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