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墳挖出神祕墓志銘,專家看後立即遣散衆人封鎖現場

在我國古代,墓誌銘一般是有身份的達官貴人才會用到的東西,寫碑文的都是當時有名的大人物,普通的老百姓是很少能擁有這個殊榮的。但是在浙江的一個小村莊,卻發現了一個墓葬,這個古墓的主人只是一個平民百姓,但是他的墓誌銘卻是由當時的兵部尚書和禮部尚書一起寫的,那麼這個神秘的墓主人是誰呢?

祖墳挖出神秘墓誌銘,專家看後立即遣散眾人封鎖現場

當時這個地方正在修路,需要遷墳,有一天村幹部帶著村民對一些有年代的墓葬進行遷移,在挖到最大的一個墓的時候,他們感到吃力,因為已經打開三層石板也沒有看到墓室,這時他們在石板的中間發現了一個刻著字的墓誌銘,村幹部覺得這應該是文物了,於是馬上報告給了文物部門。

專家來到後,對上面的字進行了辨認,得出這是個明朝的墓葬,而墓葬的主人叫張謨。是明朝中期的一個“處士”,處士在古代指的是有能力做官但選擇歸隱的隱士,後來成了不做官的讀書人的代稱。

祖墳挖出神秘墓誌銘,專家看後立即遣散眾人封鎖現場

對於考古專家來說,感到震驚的是,這個普通人的墓誌銘是由明朝禮部尚書潘晟寫的,而墓誌蓋是由兵部尚書的潘晟所寫的,他們的身份這麼高還會給平民百姓寫墓誌銘,那麼究竟是為什麼呢?

為了揭開心中的疑惑,考古隊就立刻封鎖了現場,開始對這裡的古墳親自進行挖掘,而這座古墓保存的十分完好,沒有發現盜過的痕跡,這讓專家非常期待,希望能獲得有價值的東西。

祖墳挖出神秘墓誌銘,專家看後立即遣散眾人封鎖現場

在打開第五層石板後,墓室終於展現在了人的眼前,不過令人失望的是,古墓中並沒有陪葬品,只是一些腐朽的屍骨。考古專家說,這和明朝中期的薄葬習俗有關聯。後來村民拿出了族譜,真相才大白,墓主人的兒子叫張愛山,和呂光洵、潘晟都是很要好的朋友,在父母過世後,張愛山讓自己的朋友寫了這些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