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注意!別再讓這些意外帶走你的孩子

家長要注意!別再讓這些意外帶走你的孩子

8月5日,北京一對8歲雙胞胎姐妹在山東青島一沙灘遊玩,母親發了個朋友圈之後,突然發現孩子不見了。後經過警方搜尋,確認雙胞胎姐妹溺亡。

家长要注意!别再让这些意外带走你的孩子

△溺亡雙胞胎姐妹

據統計,因為家長的疏忽,而導致的兒童發生意外傷亡的情況數不勝數。暑期更是兒童安全事故高發的時候

看看下面的案例

別再因為自己的一時疏忽

害了孩子

一家5人長江游泳失蹤

8月3日下午,升學宴前一天,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黃顙口鎮三洲村一家五口下長江游泳,結果失蹤。楚天都市報記者瞭解到,4日下午,一家五口的遺體已經全部被打撈上來。4日,原本是姚先生一家為兩個孩子舉辦升學宴的日子。喜事變喪事,令人唏噓不已。

另據長江日報,村民何先生介紹,該村的丁女士今年40多歲,十幾年前,丁女士嫁給了本村的姚先生。丁女士與姚先生結婚後,長期在咸寧市打工,兩人的孩子也在咸寧上高中。今年高考,兩人的孩子考上了大學。最近,丁女士與姚先生帶著孩子回到了村裡,並計劃在8月4日中午舉辦宴會慶祝孩子考上了大學。

家长要注意!别再让这些意外带走你的孩子

何先生稱,8月3日下午3點到4點之間,丁女士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與孃家的兩個侄兒,前往村子邊的長江邊散步,並下水游泳。兩個侄兒都只有十幾歲。

當晚6時許,同村李先生從江邊回家,看到岸上放著手機、衣服與鞋子等物品,但沒見到江中有人游泳。李先生在江邊大喊了幾聲“有人嗎”,但無人回應。李先生懷疑這是丁女士一家人在江裡游泳,就急匆匆趕到丁女士婆家瞭解情況。

當時,丁女士的孃家人、婆家人,均聚集在丁女士婆家,正等待著丁女士等五人回家吃晚飯。

聽李先生介紹完情況後,丁女士孃家人與婆家人立即跑到江邊,發現岸上的手機、衣服與鞋子等物品,確是丁女士等五人留下的。丁女士遺落在岸上的手機裡,還留著 4 個孩子生前最後的畫面。村民們得知這個消息後,都跑到江邊幫忙尋人。

家长要注意!别再让这些意外带走你的孩子

記者瞭解到,一家五口於3日下午失蹤後,當地公安部門和群眾一直在附近江面打撈。4日下午3點多,最後一具遺體被打撈出江面。

3名初中女生落入江中失蹤

其實早在8月2日下午,黃石江邊就已發生一起悲劇,3名初中女生落入江中失蹤。

家长要注意!别再让这些意外带走你的孩子

事情發生在2日下午3時許,黃石某初中3名女學生在西塞山附近碼頭嬉水時,不慎滑入江中。接到報警後,警方調集長航公安局黃石分局黃岡派出所、黃石派出所派船艇從下游往上游進行搜救。

家长要注意!别再让这些意外带走你的孩子

記者瞭解到,失蹤的3名女生分別叫魏某(13歲)、朱某(12歲)和張某(13歲)。

媽媽埋頭看手機 4歲兒子在身後淹死

2017年1月,陝西西安的肖女士帶4歲兒子到某“溫泉世界”玩。當她準備離開時,卻找不到兒子的蹤影。找尋一個小時後,發現孩子已經溺亡。事後查看監控顯示,肖女士的兒子在水中掙扎了3分鐘無人發現,而母親就在咫尺之遠……埋頭看手機。

家长要注意!别再让这些意外带走你的孩子

△監控視頻

有數據報道,溺水是中國14歲以下兒童意外死亡的首要原因

家长要注意!别再让这些意外带走你的孩子

2018年入夏後,兒童溺水死亡的悲劇頻繁上演。每一個幼小生命消逝的背後,都是一個家庭難以承受的痛。

在美麗海水之下,其實隱藏著無限兇險。

家长要注意!别再让这些意外带走你的孩子

令人觸目驚心!

據央視新聞,

從今年6月25日到7月4日,

短短10天間悲劇接連發生,

全國各地至少已有20餘名孩子

因為溺水而不幸遇難……

家长要注意!别再让这些意外带走你的孩子

警鐘一次次敲響,

讓人心痛又無奈,

他們還那麼年輕,

本該無憂無慮的玩耍,

結果生命卻永遠定格在12歲、13歲

……

這些誤區導致悲劇發生

爸媽們一定要警惕!!

▶ 誤區一:溺水後都會大聲呼喊?

我們在影視劇裡看到溺水者總是雙手亂揮、用力拍水、大聲呼救,其實真正的溺水並不像這樣!

家长要注意!别再让这些意外带走你的孩子

溺水總是悄然發生的!溺水者往往想呼喊卻發不出聲音,特別是孩子。有的孩子在泳池中溺水,看起來卻像是“趴”或“站”在水中發愣,而此時,孩子可能已意識模糊,應儘快將孩子抱上岸救治!

▶ 誤區二:會游泳就不會溺水?

有很多人認為只要會游泳,在水裡就很安全,就不會發生危險,從而放鬆了警惕,這個誤區真是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其實從近年來發生的溺水事故看,多數孩子都會游泳,但他們往往忽略了這些狀況:

水下的世界很危險,特別是水庫、池塘、河流等野外水域,在這裡面游泳,水草可能纏住你的腳、碎石可能劃破你的腳、淤泥可能陷住你的腳……讓你無法施展你的游泳技術,進而發生意外。

並且你的身體狀況,腿部抽筋、身體疲勞、空腹等也會讓你無法正常游泳,從而導致溺水。

▶ 誤區三:手拉手就能救上來溺水者?

我們不時地會在新聞上看到手拉手救人,最後導致多人溺水的悲劇,每次聽到這樣的案例我們都很揪心!

我們都能理解,看到親人或同伴突然溺水,在情感上、道義上,我們的第一反應,可能都是自己去拉一把或拽一下,但這一拉往往是徒勞的,甚至還可能讓自己溺水!

救人的方式有千萬種,但這種手拉手救人的方式死亡率是最高的,因為結成“人鏈”後,一旦有人因體力不支而打破“平衡”,就會讓多人落水,導致群死事件!

01

溺水者不會大聲呼救

正如這位媽媽所描述,坐在幾米遠的地方上一分鐘還在,再一抬頭孩子就不見了。

很多人以為溺水的人會大喊大叫驚慌失措,實際上,很多時候是站立的樣子,或者好像在水裡垂直爬一個隱形的樓梯。頭是大多數在水面上,嘴巴有時候在水外,有時候在水裡,一上一下好像冒泡。

家长要注意!别再让这些意外带走你的孩子家长要注意!别再让这些意外带走你的孩子

1、孩子溺水很多時候是站在水裡安靜的死去,沒有掙扎,很多時候大人在身邊也渾然不知。

2、溺水者會本能地將雙臂伸到兩側,向下壓,好讓嘴巴浮出水面,小孩則可能會將手臂前伸。總之,他們無法划水朝救援者移動,或把手伸向救援設備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沒有踢腿的動作。

4、眼神呆滯,無法專注或閉上眼睛。

5、頭髮可能蓋在額頭或眼睛上。

6、頭在水中,嘴巴在水面;可能頭後仰,嘴巴張開。小孩的頭則可能前傾。

7、溺水最重要的跡象就是看起來不像溺水,他們看起來可能只是抬頭在看天空、岸際、泳池邊或碼頭。

8、如果你能及時發現溺水跡象,但事發開始你只有30秒鐘去把孩子救出水中......

家长要注意!别再让这些意外带走你的孩子

所以,假如你看到有孩子在水裡出現了這樣的行為,別怕給自己惹麻煩,可以主動詢問一下對方,如果他不回答,也許孩子沒聽到你,也許不願意回答,但也許已經睜眼無法說話和動彈。

家长要注意!别再让这些意外带走你的孩子

寧願你判斷錯了,也要跳入水裡救起這個孩子。

家长要注意!别再让这些意外带走你的孩子

有些大人們甚至以為孩子在玩兒,實際上已經溺水了。

人溺水的時候會本能自動先保護呼吸系統,其他身體部位都是次要。所以不可能說話或者濺水來引起別人注意力的。

家长要注意!别再让这些意外带走你的孩子

02

奪命離岸流

儘管此次雙胞胎溺水的事故還沒有披露具體原因,但是據統計,海邊約90%的溺水是因為

離岸流!離岸流沒有浪花,很難引起人注意。

家长要注意!别再让这些意外带走你的孩子

我們應該認真瞭解離岸流長什麼樣?如何識別?萬一遇到如何自救?

戳圖學習

關鍵時刻能救命

家长要注意!别再让这些意外带走你的孩子
家长要注意!别再让这些意外带走你的孩子家长要注意!别再让这些意外带走你的孩子
家长要注意!别再让这些意外带走你的孩子家长要注意!别再让这些意外带走你的孩子
家长要注意!别再让这些意外带走你的孩子家长要注意!别再让这些意外带走你的孩子
家长要注意!别再让这些意外带走你的孩子家长要注意!别再让这些意外带走你的孩子

03

放下手機專心陪孩子

這起悲劇裡另一個關注的點就是事發時,母親在玩手機,網傳她在發朋友圈。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研究表明,智能手機的使用可能會使孩子的意外傷害增加10%。而且當大人分心做別的事時,孩子更有可能做危險的行為,比如扔石頭、趴在滑梯上頭朝下往下滑......

家长要注意!别再让这些意外带走你的孩子

你玩手機,孩子可能離危險更近一步!新聞裡,有太多太多因為父母沉迷手機疏忽了孩子而造成的傷亡事故。

家长要注意!别再让这些意外带走你的孩子

家長們把工作後難得能陪伴孩子的時間,都放在了玩手機上。當你帶著孩子外出遊玩的時候,他們不僅是你擺拍的工具,更應該被你百般呵護,這不僅有利於家庭融洽度的提高,也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匪淺的好處。

家长要注意!别再让这些意外带走你的孩子

放下你的手機,專注陪陪孩子。

///

未經防護和允許的露天浴場,為何大人要帶著孩子下水?

有多少次,人們不認真查看漲潮時間表,而被困於潮水之中?

又有多少人自以為勇敢冒著颱風巨浪滔天出現在危險區域?

不僅是孩子,大人也所知甚少,國民安全教育的缺失是悲劇屢發不止的重要原因。

家长要注意!别再让这些意外带走你的孩子

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些安全常識

你可能在不經意間救人一命

這些案例都給家長們敲響了警鐘!

再次提示各位家長

不要忘了孩子的安全防護問題

別讓自己的疏忽後悔莫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