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一个:腾讯成功杀进全球最具价值品牌前10强

历史第一个:腾讯成功杀进全球最具价值品牌前10强

数码音乐是由电子音乐发展而来的。《美国百科全书国际版》认为:“‘电子音乐’一词首次在30年代应用(或误用)于部分或全部作电子乐器的音乐表演,这些乐器包括电子小提琴、钢琴、风琴等。德国音乐家用这个术语表示完全用电子生成的音响材料构成的作品。当上述定义仍被某些人所接受时,多数音乐家认为电子音乐是依托磁带实现的一类作品,它既可能只包含电子材料,也可能是电子材料与自然音响材料的结合。电子音乐也可能包括那些音乐内容兼及磁带录音、实况音乐或声乐演唱的作品。但是,它不是指那么传统音乐的抄本、排列,或者这类音乐通过电子合成器、电子风琴或电子扩大器的演出。”根据美国学者福尔摩斯所下的定义,纯粹电子音乐是通过电子手段生成的声波创造的;电声音乐则是运用电子手段对取自自然界的音响加以修改而成。前者是程序、计算机显示和在软件中所发现的“虚拟”乐器的领域;后者是话筒、磁带录音机和数码取样器的世界(2002)。我们可以将电声音乐视为广义电子音乐的一部分。欧洲11世纪所出现的相对于教堂音乐而言的新音乐,在大胆使用新乐器、抒发世俗情感等方面是20世纪西方数码音乐的先导。18世纪末萌芽的电力乐器,则是数码乐器的前驱。早在1759年,法国人萨伯德(1734—1794)就试制了静电驱动的竖琴。1874年,美国通讯专家格雷(Elisha Gray,1835—1901)发明了可以演奏随机音乐的单八度键盘装置,称之为“音乐电报”。这种电子合成器用于生成和组合不同频率的声音。1897年,美国人卡希尔(1867—1934)造出了电传簧风琴,让用户通过电话听筒欣赏。20世纪初电子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真正的电子乐器,早期产品有泰勒明电子琴(1919)、马特诺电子琴(1928)等。前者由俄国教授泰勒明(1896—1993)创制,1928年获得专利。后者由法国大提琴手马特诺(1898—1980)发明,在20世纪30年代屡加改进。这两种电子琴都是在基于模拟技术的电子管振荡器支持下实现的。振荡器有多种类型,其中最早的一种是美国德•福雷斯特(1873—1961)发明的(19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