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人:你老家的那口老水井,承載了你多少美好的回憶?

“祭龍啦!祭……龍……啦……”隨著羊肉的香味在巨大的鐵鍋裡翻滾起來,幾聲清脆的叫喊打破了山村的寂靜。之後,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人們全都拿上飯盒和洋碗蜂擁而至。大家一字排開,在村長的帶領下朝著白龍潭一陣叩拜之後,開始一勺肉一勺湯地分食起來。

曲靖人:你老家的那口老水井,承載了你多少美好的回憶?

是兒時對大鍋羊肉的饞勁,讓我在心裡深深地刻下了這段記憶,揮之不去。當然,揮之不去的,還有缺水的山村裡,村民們對於一眼名叫“白龍潭”的老水井的虔誠和膜拜。在那物資匱乏的年代,村民們每天挑著水桶排著長隊,看著白龍潭汩汩冒出的泉水,就是最大的幸福!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拂過了一張張樸素的面孔。搞活經濟的呼聲,在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的小山村裡,照樣傳得異常響亮。不可否認,出生於1979年的我,是一直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成長的。田地裡逐年增收的糧食,和著白龍潭苦澀的泉水,成就了我童年一年更甚一年的幸福。

曲靖人:你老家的那口老水井,承載了你多少美好的回憶?

1985年,我剛剛記事,那一天,叔叔終於攢足了購買一隻車輪的錢,然後用早已做好的木製車身拼出了一輛實用的獨輪車,並第一次推著它到白龍潭拉水。我跟在後面,邊跳邊賺足了村民們的眼羨!不料,沒過多久,村裡卻一下子多出幾輛“正兒八經”的手推車,上面還都牢牢地綁著一隻大鐵桶!正在我驚歎大家的富有的時候,拉一次水能用一星期的大馬車出現了!後來我才明白,原來變化是可以翻天覆地的!這不,80年代末,鄰村的拖拉機竟然“突突突”地開到白龍潭,一口氣把滿滿一井水打淺了,攪渾了!

最近每篇文章都被抄,此處埋個雷:本文僅在今日頭條[玩轉曲靖]頭條號發佈。你在其他任何地方看到此文,均為抄襲!謝謝!

曲靖人:你老家的那口老水井,承載了你多少美好的回憶?

進入90年代,腰包鼓起來的村民們居然連用拖拉機拉水都不滿足了!有人提議,乾脆一家湊200元錢,把兩公里外的山泉水引回家來!只幾天功夫,在一片熱鬧聲中,村裡30餘戶人家便用上了“自來水”。雖然劣質的皮管時常罷工,水量也不是十分充足,但此事卻毫無懸念地成了村民們炫耀的絕對資本!似乎是順理成章,與此同時,村民們漸漸“吝嗇”起來,大家湊錢煮“羊大鍋”祭龍時,再沒有從前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個個一股子老不情願的樣子!而以往總在白龍潭邊敬酒獻貢的婦女,似乎漸漸忘了“井龍王”,先還只是在井邊洗菜,洗的次數多了,竟然偷偷在井邊洗起了孩子的尿片!

曲靖人:你老家的那口老水井,承載了你多少美好的回憶?

前不久,離開家鄉二十幾年的我,再次回到了山村。和堂哥堂姐們談起白龍潭來,突然爬出來的饞蟲讓我對“羊大鍋”無比嚮往。剛要提,卻驚詫地得知,早在幾年前,隨著國家飲水安全工程把全村的飲水問題砌底解決,“羊大鍋”早已伴隨著白龍潭消失得無影無蹤!

白龍潭消失了?我一陣兒失落,小跑著趕到白龍潭原址。果然,那一片地兒,已成為豬和牛消遣的泥沼!不過,我對於白龍潭的消失,稍後就欣慰了起來!

曲靖人:你老家的那口老水井,承載了你多少美好的回憶?

近年來,伴隨著一項項水利工程的建成,消失的老水井絕不僅家鄉這一個。但是,嘩啦啦的自來水替代了人畜共飲的井水,人們得到了更多的幸福和健康!(範芝果/文)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今日頭條[玩轉曲靖]頭條號。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