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啥意思?

农村有很多关于农事的俗语,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总结,而农民朋友通常会根据这些俗语,来进行农事安排。立秋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意味着秋天的到来之外,同时也意味着开始新的农业种植。

俗语“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啥意思?

立秋作为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对于农民来说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立秋是二十节气中的第十三个,也是秋天开始的第一个节气。在古人看来,“秋”字是由“禾”加上“火”组成,意思是庄稼成熟的意思。

在农村中,有一句俗语“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由此可见,立秋的早晚对农民来说,有着多么大的影响。

俗语“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啥意思?

这说的是立秋的早晚,对往后天气的影响问题。如果是立秋早的话,说明这今年秋天的天气比较凉爽;而立秋来得晚的话,肯定会热上一段时间,天气闷热、燥热,令人烦躁 。于是就用“热死牛”的比喻,来形容天气的炎热,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秋老虎”的说法。

那怎么样才能判断,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农村有两种方法,判断早立秋和晚立秋。一种是依据农历纪年法,另一种是依据立秋时刻法。

俗语“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啥意思?

农历纪年法:在农历纪年法中,立秋当天的农历离大年三十的时间越近,就属于早立秋;反之,离大年三十的时间越远,就属于晚立秋;而今年立秋是8月7号,农历六月廿六,属于晚立秋。

立秋时刻法:在立秋当天,以中午12点作为分界线,中午12点以前,是早立秋,中午12点以后,是晚立秋;而今年立秋的准确时间是8月7日21:30:34,属于晚立秋

俗语“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啥意思?

这两种方法都判断,今年是晚立秋,看来还得注意防暑。对于农民来说,主要是依据农历和二十四节气作为时间参考,立秋的早晚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有一定影响的,值得我们学习。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关注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