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媽媽在英國:女兒是全班唯一沒有家庭教師的孩子

原標題:英國小學:孩子考第幾,一直是個謎

中國媽媽在英國:女兒是全班唯一沒有家庭教師的孩子

孩子在英國讀書家長是什麼樣的體驗?

在英國的中國媽媽分享了她的故事。

本文文字較多

但都是一個媽媽的真實感受

請耐心閱讀哦~~

按能力分桌

英國的小學4歲入學。上學前,家長需要向學校申請,同時有機會帶著孩子參觀正在上課中的學校。

教室桌椅的擺放,是三四個人一張小桌子,不同科目會有不同的做法。因為雖然沒有考試排名次,但是老師會根據孩子的學習能力分配座位,水平相近的三四個孩子坐在一起,每張桌子的課堂練習和作業都不一樣——學習能力強的孩子,老師會安排更具挑戰的學習任務;能力差、速度慢的孩子也不會有跟不上進度的挫折感。而桌子的叫法,只會根據桌子的顏色來命名,而不是有排序色彩的數字。孩子們的座位也會隨時調整。作為家長,筆者是在孩子上學很久以後,才慢慢領悟到分桌的奧妙。

中國媽媽在英國:女兒是全班唯一沒有家庭教師的孩子

我們的小學時代,有兩個高頻詞:“學習”和“紀律”。學習的重要無需贅言,學習好幾乎可以“一俊遮百醜”。除了學習,強調得最多的就是紀律。我們的紀律更多是以否定的形式體現:不準怎樣、不要怎樣,而英國的小學教室裡則很少聽到老師以“Don’t”開頭的句子。當孩子們太吵鬧,老師通常不會說“不許講話”,而是馬上明確要求做的事情,例如以特定的節奏拍手、拍頭、拍膝蓋,又說又唱又動作,孩子們為了跟上節奏,原本的嬉鬧、閒聊自然都停止了,等這個拍手動作歌唱完了,教室也就安靜了。

英國小學的教室裡,很少強調不準做什麼,而總是把重點放在鼓勵孩子做什麼:積極提問、發表意見、參與討論等等。教室裡總像是春天早上的樹林,充滿了活潑、雀躍的聲音。年幼孩子的注意力原本就很難集中太久,老師講得很短,給予學生更多表達和參與的機會,或許比讓50個孩子安安靜靜地聽45分鐘容易多了,效果也好多了。

尊重孩子的天性,儘量少約束、儘量多鼓勵孩子的參與和主動學習,授課形式不拘一格、生動多樣,算得上是英國小學課堂的一個特色。能做到這一點,除了教學理念,英國小學的小班制度也功不可沒。私立小學每班不超過20人,公立小學每班則最多30人。三年級以下還每個班都有協助任課教師的助理。師生比例的巨大差異,也體現出背後教育體制的不同。

不值錢的學區房

今天的英國小學,可以粗略地分成公立和私立學校。

公立小學的申請是根據住址就近原則,也就是按照所謂學區劃片。然而,相比北京東城史家衚衕小學附近一個7平方米的平房也能賣上百萬,英國的學區房並不值錢。換句話說,很少有人為了讓孩子就近上某所小學而花高價買房。究其原因,是因為這些好小學並沒那麼好,更好的小學是私立學校。而入讀私立學校受限的,不是家庭住址,而是家庭收入,以及父母為孩子的教育投入的意願。

中國媽媽在英國:女兒是全班唯一沒有家庭教師的孩子

私立小學在英語裡是另外一個詞:Preparatory School,意即為進入公學做準備。英國的“公學”都是私校,對應的英語名稱是“Public School”;而公立學校,即政府辦的免費學校叫“State School”。

英國只有私立學校才分男校、女校,這是因為英國私立學校,尤其是男校有數百年的傳統,早期的教育都是男女分開的,就連劍橋、牛津最初也只招收男生。直到建校五百多年以後,劍橋大學才開始招收女生。

英國的私立小學女校7個年級(男校則是9個年級,學生年齡4歲到13歲),加起來通常只有幾百名學生,較之國內的小學,規模都不大,小學的數量則相比之下很大。每個小學都有專業機構定期的評估報告(一般兩三年一次),但是並沒有官方的排名。一個小學的質量,往往是靠周圍社區的口碑。

公立VS私立

英國小學沒有統一的教材。

對於公立學校,政府教育部門有一個簡單的參考綱要,規定特定年齡的孩子應取得的能力。至於如何讓孩子獲取這樣的知識與能力,則是學校甚至授課老師個人的安排。

私立學校不受這個參考綱要的約束,但是通常會教授大體與公立學校相當但更加深入,或者提前的內容。例如,如果公立學校的孩子要求在7歲掌握乘法口訣,那麼私立學校往往6歲就開始講授。

公立小學低年級一般沒有作業,私立小學則從4歲上學的第一天起就有作業,但是英國小學生的作業量並不大,而且都是規定時間。如果所有的作業用了20分鐘還沒有寫完,就可以不寫了。

私立小學的主課設置與公立學校相當(如數學、英語、科學、歷史、地理、IT等等),但是有很多的課外活動。從核心課程之外的課程表,就看出較大差異。在很多私立學校,游泳、芭蕾、足球、橄欖球和板球,都是體育課的一部分。外語課程的種類很多,法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漢語、日語都是受歡迎的語種。而交響樂團有的樂器,幾乎校內都能找到老師,一對一的樂器課程和聲樂課也都是在校內上。此外,學校還有很多單獨付費或者免費的課後班,包括美術、棋類、球類、園藝、手工等等。

中國媽媽在英國:女兒是全班唯一沒有家庭教師的孩子

私立學校不僅秉承獨立自由的教育理念,更享有豐富的教育資源,使英國的精英教育可以做到極致。

最重要的是快樂

出於過去多年的習慣,孩子上學以後,筆者總想知道孩子在班級、年級的排名,好像只有同齡人的座標,才能提供判斷孩子學習成績的參照。然而,英國的小學從來不會滿足家長的這一要求。學校沒有學習成績的排行榜。

每個學期都有通報學生學習和各方面表現的家長會。家長會是一對一的,場面如同商務洽談會,各科老師每人一張桌子,家長按照預約的時間,一個接一個地跟老師談。家長只能跟自己的孩子比較。因此,誰是班裡的尖子,誰落在班級的後面,永遠都是隻有任課老師才知道的“機密”。

與中國小學生每人頭上都有個看不見卻人人知曉的好學生、差學生、中等生不同,英國小學生很難貼上這樣的標籤。

女兒的很多同學在一起已經7個年頭了,她們互相記得彼此的生日、特長、好惡,熟知各自的脾氣,但是卻很難有公認的優秀程度的排名。或許,她們自己以及老師都不會以學習成績為主導來評判一個孩子。他們的標籤更多的是每個人的強項:有的孩子數學特別好,有的寫作非常強,還有的擅長表演、繪畫,或者某項運動。讓筆者驚喜的是,一個班將近20個孩子,幾乎每人都能找到值得驕傲的過人之處!期末擇優的評獎,一個經典獎項是獎勵這學期進步最大的孩子,而不是所謂最優秀的孩子。

英國小學老師對於成績優異的孩子似乎沒有偏愛,正如對成績差的孩子也沒有偏見。對於學習成績在年幼孩子身上的差異,老師更多地看成是孩子發育早晚的不同而已。

英國的學校固然也強調學習,但是學習遠不是教育的出發點和終結處。

兒子學校的學生手冊第一頁,不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也不是“知識就是力量”,而是:Are you happy and a bringer of happiness? (你是不是快樂?你是不是一個帶給人快樂的人?)

這句話的下面是一行小字:我們希望你在學校是快樂的,但是有時候你可能感到情緒低落或者為某事困惑。這時候的黃金定律是跟人談談。接下來是一長串學生可以隨時傾訴的人的名單:班主任、舍監、指導員、宿管、年級主任、校長助理、校醫、副校長、學校顧問……校長,以及校長的夫人!名單後面又是一句叮囑:記住,把難題告訴別人比自己一個人憋在心裡容易多了,如果你不想一個人單獨去見大人,請個朋友陪你去。

中國媽媽在英國:女兒是全班唯一沒有家庭教師的孩子

出生就要申請的貴族學校

公立中學是按照家庭住址劃片入學,學生基本沒有升學的負擔。但是,11+在英國之所以能成為一個總量驚人的經濟鏈條,是因為有兩類學校需要考試申請。一類是公立學校中的文法學校(Grammar School)。文法學校在英國起源於中世紀,後來逐漸演變成偏重學習成績、入學要經過選拔考試,但是依然免費的中學。其生源素質、教學質量、畢業生升學前景自然也是公立學校中最好的一類。因為公立小學、私立小學的畢業生都可以申請文法學校,而且英語和數學兩門考試成績的總分是唯一衡量標尺,因此其統一入學考試的競爭一向十分激烈。

還有一類需要考試的是私立中學。英國聲名遠揚的寄宿學校都在這類當中。如果說文法學校的競爭非常激烈,那麼頂尖的私立中學,競爭就更加激烈。可以肯定地說,英國最好的中小學,都是頂尖的私立學校。這類學校的師資、設施、傳統、生源、課程設置的廣泛、畢業生去向,都是無與倫比的。私立中學擁有完全的自主招生權,對考生的考量比文法學校全面得多。

除了考試,私立學校申請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在讀學校校長的推薦信,以及面試。英國的私立中學常年都有開放日,邀請學生和家長參觀,並有機會跟校長及師生面談。

中國媽媽在英國:女兒是全班唯一沒有家庭教師的孩子

每所學校的申請都要經歷看學校、預選、入學考試、面試、獎學金考試等環節。每年聖誕節後,是大部分私立學校入學考試的日子,2月則是發榜的時候。報考一所學校,平均要數月內去該校4次。2017年下半年,筆者的雙胞胎每人報考5所中學,總計10所學校。筆者單單是考試接送就跑了至少40次,1月份的每一天,幾乎都被11+的考試排滿!

越頂尖的私立中學,申請的週期通常也越長。伊頓公學的申請雖然已經一再改革,但是很多貴族家庭依然是在男嬰一出世,就會註冊申請。儘管9年級才入學,但是主要遴選依然是在5年級,首先是機考數理與語言推理能力,然後經過筆試的預選、面試,層層篩選後,在6年級發放有條件錄取,8年級再根據英國私立中學的結業考試(Common Entrance)決定最後的錄取。而Common Entrance Exam,除了數學、英語、科學、法語等主要科目,還包括拉丁語甚至古希臘語的考試。

全班唯一沒有家教的女兒

五年級剛開學的一天,女兒無意中跟筆者說,全班只有她和迪妮沒有家教。筆者略有不安,擔心耽誤了孩子。跟女兒一個同學的媽媽喝茶時,筆者說,只有女兒和迪妮沒有家教。朋友聽後說,迪妮三年級起就有家教的,但是她從來都不告訴我們她女兒的輔導老師是誰。如此說來,其實女兒原來是全班唯一沒有家教的孩子。再急問同在五年級的兒子,答案讓筆者大吃一驚:兒子竟是全班唯一沒有家教的孩子

儘管歷來不贊成孩子在課外請家教,但是五年級家長草木皆兵的氣氛讓筆者感到形勢嚴峻。當筆者如夢初醒、決定給孩子找家教時,1個小時高達70英鎊(約合人民幣600元)的學費,居然還找不到老師!合適的老師的等候名單早已經排到了1年以後。

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優秀的人才總是層層篩選出來的。無論教育環境、教育理念有多大的差異,精英教育在哪裡都是充滿競爭的!

普蕾帝斯(Prestige Education Consultancy)源自英國,現已在英國、成都及香港設立全資公司,致力於推動中英教育、文化兩大領域的交流與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