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爆红网络的杀鱼弟如今服毒自杀,你认为究竟是什么造成的悲剧?

富春一凡


今天才知道这件事,内心极度震撼。这是家庭的悲剧,父母之过。

父母剥夺了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大过在于父母。每一个人孩子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没有权益剥夺孩子受教育的权利,也说明教育法没有落到实处,父母完全没有培养孩子成材的意识,这是愚昧与无知。从这点看,普及义务教育的必要性,人不学不如物。

心情很沉,笔尖很重。真的无法想像什么如何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辍学对孩子已是一种残忍,把孩子沦为挣钱的工具和发泄兽性的对象,这是惨无人道的。虎毒不食子,何况人也。

如果一个人想轻生,是因为活着便是一种痛苦,因为内心受到极大的刺激及伤害,而这种苦痛又找不到出口,对生的绝望,又没有支撑他活下去的理由,哪怕一丝希望,除了死别无选择。可以说他服毒自杀的那一刻非常痛苦,和家人发生争执极度委屈,加上经历坎坷,一时情志失控走上一条不归路。

其实,每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是一个意外,也是上帝赐给父母的礼物,孩子没有选择出生的权利,无论你贫穷或者富有,请善待你自己的孩子。我们是人类,不是禽兽,如果你没有做好抚育下一代的准备,请适当控制自己的兽性,不要糟蹋了孩子,请保护好自己的后代,因为你是人不是牲口。


菲儿


听闻这一起悲剧,为发生这样一起事件深感痛惜!这是一个敏感而又沉重的话题。

但无论怎样我都觉着需要正视和面对它。自杀行为不但危及自身生命,也痛苦到家人和朋友。

十七岁,正是每个年轻人的花季时节,而"杀鱼弟"却以一服百草枯妄图匆匆结束自己短暂的生命,那么,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一个青春大男孩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意面对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我们无法了解他身上有着怎样的创痛,但我们却不难从他的生活经历去回顾他的个人成长。

在我看来,在他还没有走完的三分之一的人生里完全是一个悲剧故事,当所有学龄孩童都在就学的时候,他已经担负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他的世界是灰暗的,无光的。

我无法想象他用怎样的沉默和耐性去完成每一天在他心理上极其压抑的工作。对比其它入学的身边同伴,我不知道他内心是否像平静的湖水那样不起涟漪。

他应该很渴望上学,那样才是他的快乐。可是,他是没有快乐的。我不知道,他一个人静默的时候,那种不快乐会不会时常传染到他。作为父母怎么可以抛弃自己的责任。

我是一个在外工作的人,尽管每天极其辛苦,但我心里面从来不会抱怨,因为我有女儿等待我的抚养,我不可能让她从小就缺失受教育的权利。她应该和正常的同龄人一样享受属于她的年龄的生活。

我不知道"杀鱼弟"的父母有没有一丝半点的愧疚心理,既然没有能力供自己的孩子上学,为何还要让孩子遭遇来自身体上的伤害?

我不知道十七岁的"杀鱼弟"连这个社会正常的年轻人应当享有的天赋权利都没有的时候,他的生命里还有哪些是值得留恋的?

一个经常对孩子拳打脚踢的父亲,没有按这个国家正常法定的要求将孩子送学的父亲,一个按照正常的成年人劳动参与家庭活动的自食其力的孩子。

我不知道这个家庭到底给了他哪些温暖?或者,在他记忆里从来没有过温暖。

他还有一个极其残暴的父亲,这个父亲的暴脾气甚至能够差点将孩子的眼球打烂。这究竟是一个怎样凶狠的人?

换是我,遇到这样的父亲,我会愤恨不已,等我渐渐长大了,我会和他对着干,我已经能够自食其力了,为什么我还要遭受暴打和毒打?

我没有就学的权利,家庭本身已经很对不起我。我个人的言行还要遭受严厉的监管,他们凭什么管我?

我自己能够挣钱养活自己,为什么我还要遭受毒打,甚至父亲的行为都快造成我失明的危险,

我完全不知道存在这个家庭里有多少意义,我觉着我不该来到这个世界。

我来到这个世界,我没有感受到父母对我的爱,我连正常孩子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利都被剥夺,

我还是他们的孩子吗?我是他们的孩子为什么还要遭受这样的责难?

大概,种种的心理因素一直影响着我们的"杀鱼弟",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对自己不好,自己来到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意义。

父母本是自己人生的最大倚仗,最后却成了心里最大的悲苦,带着这样的苦是否要继续存活下去?自己已经没有了根本,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显得一点都重要!甚至自食其力了还要百般折磨,这显然是"杀鱼弟"内心不情愿看到的,所以,父亲的任何一次严厉或者暴行都会直接引起小孩子奋起反抗的心理。

当反抗的次数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小孩子毕竟是依靠着父母生存的,当生存的路已经无法可走,应当获得的正常人的自由权利也被剥夺,连一个靠都没有的情况下,自己还怎么活、

人生的命运又是那般悲催,重重心理因素积累之下,选择结束生命寻求解脱显然成就了最后的行为。

所以,在我看来,"杀鱼弟"的行为完全是一种精神障碍,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没有一个好的社会氛围,没有一个好的家庭氛围,孤独,无助,无望,猜忌和被歧视充斥着一个不健康的身心,最后才酿造了今天的悲剧。

对于这个社会,相信还有一些像"杀鱼弟"这类情形的孩子没法正常入学,同样也担负起一定的家庭生活责任,当他们担负起做人该负的责任的时候,自然要求社会和家庭要赋予他们正常人的权利,当这种正常的诉求遭遇地抵制的时候,内心显然是反感的,而家庭方面的规训一旦过于严厉,自然产生逆反心理。

因为,我们真的没法要求一个能够同等付出且能够自食其力的小孩还要生活在我们严厉的管辖范围之内,因为我们自己都不愿意遭受那样的待遇!

青年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尽管"杀鱼弟"的行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特例,但我们的社会和家庭一定要关注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而自杀行为又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故而,我们社会应该从各个方面去着手和关心年轻一代的未来成长,只要多关心,多预防,世界一定变得更加美好!


红小影


杀鱼弟的自杀究其原因,主要责任在于父母;在于传统的观念;在于父母的愚昧无知;造成了杀鱼弟的惨剧。



首先,多生多样给家庭造成了承重的负担,六个孩子,在当今社会,确实抚养起来会存在太多的压力,孩子势必受不到教育,自身的负担父母承受不起,在这种情况下,那就是牺牲孩子的教育,牺牲孩子的童年,自小孩子就没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接触的都是那种冷漠、被欺负、家长粗暴教育,在这种环境氛围中成长,那在心灵上留下的积极向上的远远没有悲观可怜的多,当这种压抑久而久之积压,一旦爆发的时候往往就难以控制。

养孩子不是养羊,吃饱了就万事大吉,没有自己的空间,任由父母驱使,孩子总是需要自己的成长能力,而不是被强迫的指定。孩子不是陀螺,需要用鞭子抽打才转,如果用这种观念养育孩子,那将孩子视为什么?


小小幼童,父母就让孩子帮自家摊位杀鱼,而这种孩子的行为竟然还被当成了一种广告效益,辍学杀鱼,孩子根本就没有了所谓的一点教育接触,没有接触知识的自由,只是为了家里的生意,这一切都是父母对孩子造成的,追根到底就是父母的这种心理造成的。

传统观念害死人,那种养儿防老的观念在很多父辈的心里根深蒂固,一直恶性循环,造成了太多的影响。笔者亲身经历中记忆尤深的就是笔者村里发生的事,笔者村里邻居一口气生了五个姑娘,还没有停止,当时计划生育特别紧,邻居为了要儿子,四处躲藏,那个时候那五个丫头过的特别可怜,冬天没有鞋穿,光着脚,孩子奶奶一个人照顾着五个丫头,老大比老五大了仅仅六岁而已,当时孩子奶奶还要下地干活,都是老大照顾小的,夏天奶奶下地,孩子渴了都是喝凉水,特别可怜,后来老六生下来了是个儿子,成了家里的宝贝,一般赶集去买些零食都是老六吃,其他五个看着,久而久之其他五个都养成了习惯,好吃的给老六,她们不是说不馋,而是没有,也不敢吃。这就是父母的养儿防老的观念造成的,女儿在他们的眼里永远不能和儿子平等。

村里还有一个例子,生了三个丫头,当时就被计划生育强行结扎了,从此他们家在村里再也抬不起头,所有人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一家人,认为他们家是断根子,何其恶毒的观念。

其实本事件中折射出的也是同样的问题,六个孩子,那本身就是压力山大,孩子自然不可能有良好的成长环境,也得不到良好的学习环境。早早辍学投身社会本身在孩子的心理就留下了祸根,只是爆发的时候是以何种方式爆发。

杀鱼哥的不幸也是很多传统观念下农村或者说城市存在的不幸,这种不幸确实应该让每一位父母深思,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需要被重视。


珞珈评论社


8年前爆红网络的杀鱼弟如今服毒自杀,这个杀鱼弟也许觉得人生无味了,别人可以读书写字,他确在这里天天杀鱼。看到这些鱼活奔乱跳的,一下子就被杀死了。感觉死与不死都是在一念之间的举动。

觉得他的生活过得比常人不一样,现在出门需要文化的地方很多,一个小伙子没有文化有点让人不相信,可能本身有自卑感很重,加上父亲下手打他时这么毒。为了弟妹他付出了所有的一切童年所拥有的欢乐,但是父亲还这么对他,弟弟妹妹和他一样年龄时也许他的父亲就不会叫他们去杀鱼。同样的父母待遇不一样,也不可能杀鱼一辈子,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况且他也没文化,也没钱,谁会看得上一个杀鱼弟呢?越想越伤心,越想越没希望。再说父母也不关心他,甚至于经常骂他打他。所以就造成了他轻生的念头。

另外有一种说法,少杀生。这个错误我有一个朋友也犯过,当时有一两年时间她的酒楼生意特别好,一天人来人往的,楼上楼下的都站满了人有时候还是排着队来吃鱼。一天杀三五十斤鱼是正常的,后来有一个人说了一句,太残忍了这么多鱼活蹦乱跳的,几下子就把他杀死了。后来她想想也是的,最后很少卖鱼了。改成卖排骨最多,因为别人杀好了才去买这样会好一些。她自己自创了一个特色排骨味道很好的,有很多人都从很远地方慕名而来吃这个特色。

也可能是杀生太多还是怎么回事,她也受伤了,现在酒楼也不开了。在生活中有能力的情况下,尽力而为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此祝愿杀鱼弟能够度过这次难关,能够从新开始新的生活不在杀鱼了。


贵刘延琼


我是一名中学老师,非常关注青少年的成长。17岁的少年,正处花季,如此就自杀了,让人唏嘘感叹。我想就这个现象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这位少年在八年前,也就是八九岁的时候,因为在菜市场帮助他的父亲卖鱼,杀鱼的技术娴熟而成为网红,被称为杀鱼弟。成为网红之后,很多网友觉得他在这里卖鱼非常的可惜,于是把他给弄到了学校去读书。到了学校之后呢,这个孩子又学习跟不上。后来又被他的父亲这个可以弄到菜市场,继续卖鱼,以杀鱼谋生。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加上周边没有朋友倾诉,他经常和他的父亲吵架,赌气。这次也是因为和家长闹矛盾,因而想不通而自杀。从这个过程来看,这个孩子悲剧命运的造成与他的父亲有直接的关系。

该让孩子读书的时候不让孩子读书,却让孩子去杀鱼,到学校里了,孩子课跟不上,又让孩子回来杀鱼。这个父亲可谓非常不负责任。根本就没有让孩子读书的想法,没有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去安排孩子的生活,在孩子最适合学习最有可能对学习感兴趣,最有可能把学习搞好的年龄段儿,耽误了孩子。家长可能是为了生存,可能是为了让孩子帮助一下自己,却让孩子过早地从事成年人所做的工作,家长是实实在在的使用童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使用自己的孩子也是做活儿,也是违法的。

古代孟母三迁,是为了给孩子选择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一次迁徙离开了坟地,因为孟子经常在那里学别人上坟;第二次迁徙离开了菜市场,因为孟子经常在那里学习别人做小买卖儿。第三次迁徙,孟子搬到了一所学校旁,因为在那里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孟母三迁,是家长为孩子付出的典型。对比孟母三迁,我们看看这个杀鱼弟的家长,可为糊涂。不仅让小孩子做那么辛苦的工作,而且让孩子做那种很血腥的工作,这对孩子幼小的心灵的成长是极不利。

宗教是讲究禁止杀生的。认为杀生可以激发人潜在的恶,也就是说会让人的内心变得凶惨。这是很有道理的。所以宗教当中说,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讲的就是要保持自己内心的那种善良。这个杀鱼弟在幼小的年龄就整天杀鱼,在心智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就整天见到这种血腥的场面。很难说他的心灵不会受到摧残。因此,我感觉他所从事的这个工作与他后来形成的心理的闭塞,自卑甚至抑郁是有很强的关系的。当他叛逆期来到的时候,他不知道如何和家长沟通,家长也不理解他,于是产生矛盾,因此就造成了他的自杀。

从这个故事上我们再一次认识到,爱护孩子,就要给孩子提供最良好的教育环境,在她最需要教育的时候给他以最好的呵护。工作谋生可以耽误孩子是不能耽误的。耽误庄稼,一年欠收;耽误孩子,一生无成。我是一名老师,因此我非常关注青少年成长。如果你认可我的观点,请关注支持我,我们一起为孩子成长摇旗呐喊,扬帆远航。

我写本文时,杀鱼弟据说还在医院接受治疗,情况危急。肾脏受到了严重的损坏,已经进入尿毒症期,肺也受到了损害,目前正在接受综合治疗。此情此景,让人揪心。我们只能祝愿这个可怜的孩子,能渡过这场劫难,早日恢复健康。

为这个孩子祈祷祝福吧。


平原春秋


我小时候也遭遇过家暴,我妈属于性格暴烈且情绪不稳定的女人。说不定前一分钟还情绪稳定,谁知道她内心做了何种翻滚,冷不伶仃就给我一巴掌,还不能哭。现在比起来,觉得我妈要温顺多了,至少她现在总觉得亏欠了我。

先看看这对父母,父亲暴打儿子,有一次连眼珠子都要打掉了,我的天...!

留下三个点,让网友说。

然而,她的母亲却说,长大以后,就没怎么打他了。请注意这半句:没怎么打她了。 这潜在的意思是什么?我已经减少了暴打频率了,你还想不通?我已经慢慢拿你当人看了,你还不自知?

可以想见,这位母亲是多么完美的继承了传统美德啊!爱丈夫、护丈夫、挺丈夫!

这哪里是抑郁症这么简单,事发的时候,孩子才十七岁!

这里暴露了哪些问题? 孩子和父母真正意义上该是怎样一种关系,从属?法律关系?或者是基于血缘和爱的法律关系?

孩子作为一个未成年人,他的权益是否有相应的细则规定?该享受什么样权利,该遵守什么,哪些方面坚决不能触犯?

公务部门该扮演什么角色?公务部门是否有层次分明的监管组织?是否有相关公益组织?当父母没有能力再胜任父母的时候,该怎么接管,什么单位接管?是否有专项的支出?

是否真正的普法和惠民教育,整体在菜市场泡着,周围的群众眼睛都选择性漠视?还是他们觉得自己管不着,没权利管?

要反思啊!

大家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何老病



秀子


这个男孩今年17岁的话,就应该是2001年出生的。我知道,2001年在我们国家,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一家生六个小孩绝对是超生了。看到他父母在菜市场卖鱼,说明他们是从农村作为超生游击队来到城市的。

在我们老家农村,当年违反计划生育超生的家庭,那可是要提心吊胆东躲西藏,到外面打工谋生的。而且超生的小孩没有交完罚款,是永远上不了户口的,所以这样家庭的孩子没有上学,可能与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有关。

我记得前几年夏天我回老家的时候,我们村有一个外出多年打工的人,回到村里找村干部,说是为孩子读书的事要上户口,孩子七岁了在外面漂泊了七年,没有交罚款就上不了户口,也就上不了学。我当时看到的情况是,他请求村干部帮忙说好话,看能不能少交一点罚款,解决孩子户口的问题。

这个“杀鱼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到17岁,可想而知,他的童年是另类的童年,埋藏在他心里的苦,外人又如何测猜得透呢?虽然他与他父亲的争吵是诱因,但深层次的原因,一定与他内心的孤独封闭,再加上没法和社会正常接轨的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背景有关。

我对农村的情况比较了解一点,至于说得对不对,还请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参与讨论。


山人的生活感悟


别说什么8年前爆红的杀鱼弟,就算普通的小孩儿每年自杀的已经很多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悲剧呢?我们局外人只能是猜个大概,但是原因一定在他父母那里!

现在很多做父母的根本就不会做父母,一有事情就把责任推卸到孩子身上,轻则谩骂重则打骂。他们还只是个孩子,不是你们发泄情绪的工具!

我给你们说一件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的事件,我是出生在农村的,01年前后的事了,我的一位初中同学,他们家两个孩子,他排老大。家里两个孩子的都知道,都是比较疼老二的。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紧着先给老二,他们家也是一样。我这个同学呢平时没事的时候就捡废品,然后攒的多了就卖了点钱,他想用这些钱来买一部随身听,结果被老妈知道了,非得要给他弟弟花一部分,老大不服气,结果就被教训了一顿。我这个同学一赌气,找了一瓶农药就喝了,不过幸亏发现的及时,小命保住了。从那以后,他父母再也不敢放肆了!

之所以孩子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父母是最主要的原因!

第一、谩骂甚至是家暴!

老话说得好“棍棒之下出孝子”,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不听话就得打,不打不成器!我想很多家长都误解了这句老话的意思了,棍棒之下出孝子并不是说非得叫你打他,而是要严格要求孩子的意思。并且,现在的社会孩子所接触的面有多广你们知道吗?打骂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口服心不服有什么意思呢?要让孩子从心里服气那才是正道!

第二、不懂装懂,埋怨责怪!

我们很多做父母的,在孩子拿回来成绩单的时候一看分数就开始发飙了,有用吗?除了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一定的恐惧之外有什么用?孩子成绩低或者是经常打架或者是经常被欺负,你们做父母的有没有去跟他认认真真的谈过?有没有心平气和的坐下来去关心关心孩子?只知道发火,说孩子笨的像猪一样,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洗脑,时间久了孩子可能真的就以为自己笨的跟猪似的了!

第三、臭毛病一大堆,没有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酗酒、抽烟、打牌,更有可恨的家长当着孩子的面玩女人。殊不知你们的这些臭毛病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好影响?说句不好听的,自己就是一只飞不起来的鸟,还天天要求孩子飞,你凭什么?


喜马拉雅大白兔


我很遗憾小孟服用的是百草枯。

父母生活的压力,对于钱的痴迷,迫使小孟必须也学会生活,学会了杀鱼,本是因为生活的缘故,却也因此被大众所知。

父母开心的是有利可图,有钱可赚,有耀可炫耀。而不是为自己的儿子骄傲。

都说养儿防老,在苏州小孟生活的地方不知是否也有这种想法。


毕竟小孟还有6个弟妹,什么样的家庭思维会有这种想法,一直生养小孩。

在我父母那个年代才会一直生,可是小孟如我们弟弟妹妹般大,还是生6-7个,这种想法本就非常错误。

可能在父母的眼中,小孟不是孩子,是可以为家庭分担的时候。

仅仅拿来作为赚钱谋生的工具,倒也罢了,十几岁的孩子本就是叛逆期,

棍棒之下出孝子这样的理念估计也是深入人心吧,不然自己的孩子怎么下得去手呢???

不让孩子上学,定是觉得上学无用、知识无用,不如早点出来干活,分担家用。

若不是这么古老的并且是错误思想方式,怎么会导致小孟最后喝下百草枯!

百草枯是最毒的农药,生还率几乎为0啊。谁家的孩子不是孩子呢?


其实,越长大越发现,家庭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性格的塑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越来越大的年纪,走入社会,越来越知道自己缺什么。

十几岁正是有朋友去玩耍的时候,可是小孟却在医院,这样的悲剧,家庭原因是最大的原因了。

不希望再看到第二个杀鱼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