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去廁所大便2次以上,正常嗎?

小漢錘金塊


每天去廁所,大便次數在1-3次或是一週3次都屬於正常。每天有固定時間的排便,一般食物從入口到經過消化吸收變為糞便大概需要8個小時左右。但是每個人的腸道不一樣,所以次數也有不同。除了看排便次數是否正常外,更重要的是要從大便性狀、排便是否費力、大便顏色等來綜合評判。

黃褐色的香蕉型最佳,會輕浮於水面之上,不會太堅硬也不會太稀薄,能輕鬆的從肛門排出體外,屎的顏色因為飲食不同稍微有不同。成人的排便量約為200克,小孩約為40克。

我們的糞便裡含有水分、細菌、未消化的食物殘渣、壽命已經死去的血液細胞、寄生蟲等。一般我們的糞便含有水分70%,超過85%以上就會發生腹瀉,低於40%就會非常的堅硬。想要健康排便飲食上需要重視,多吃雜糧雜豆,新鮮的蔬菜水果,每天足量飲水保持在1700毫升以上,少吃零食和油炸食品以及刺激性食物,不喝濃茶。


愛下廚的吃貨營養師


拉粑粑是日常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

小九認識一個朋友,她固定的時間是上午9點40分,每天基本準時。

有固定拉「粑粑」時間的人,哪一天不正常就很容易發現。然而問題是,每天定時排便的人比較少,對大多數人而言,大便是件很容易被忽視的事情。

論定期排便的重要性

有的人覺得拉粑粑這件事太尷尬,所以通常忍著不去公共廁所。還有的羞於啟齒,甚至於腸道出了問題,也會騙醫生說自己的排便習慣很好。

那麼,定期排便重要嗎?當然重要。

你應該記住、甚至記錄你的粑粑的頻率和類型。不要只憑腸胃疼痛、不適來判斷自己的健康。

之所以讓大家這樣做,是因為拉粑粑的狀況,真能反應甚至影響你的健康!

注意(拉)粑粑的習慣,並試著保持規律排便,相信小九,這樣可以讓身體感覺更良好。

關於拉粑粑,你需要了解這3個問題。

問題1:什麼時候拉粑粑比較好?

專家表示,對大多數人來說,最好的大便時間是在早晨。

因為在早晨的時候,小腸和結腸已經在你睡覺的過程中,將前一天的食物處理好。

你醒後,代謝完的廢棄物堆在腸裡,正需排出去,粑粑的信號如果這時出現,最好不過。

所以,早上是拉粑粑的理想時間。而如果你已經固定在早晨拉粑粑,那麼恭喜你,你的排便習慣已經蠻健康了!

問題2:每天拉幾次粑粑比較好?

很多人認為,每天排1次便才算健康。然後1天不拉或者每天拉2~3次,就不正常了。

事實上,拉粑粑的次數與許多因素相關。比如你的喝水量,你吃的食物,你的運動以及你的腸胃蠕動速度等等。其中任何一項有改變,都可能影響到排便。

可以這麼說,能保持規律,做到每天能自然而然地排便1次,是較為理想的。

但不能說這樣是最健康的,畢竟個體是存在差異的,調查統計數據稱:能做到1天排便1次的人僅6成!

那排便幾次算正常呢?目前肛腸科醫生公認的是,每週排便的次數在3~21次都屬正常。

換句話說,每天拉3次和三四天拉1次,只要沒有明顯的拉稀,身體沒有其他毛病,都算正常。

而如果一天拉個四五次,量少而稀,可能是腹瀉;一週排便少於3次,拉得艱難痛苦,粑粑還非常堅硬,可能是便秘。2種都不正常,得看醫生。

所以說,規律排便規律排便,真的不僅僅指1天內的規律。這個規律可以從1天內,也可以從3~4天,甚至是1周內算起。

無論排便是何種規律,保持穩定一致就行啦!

問題3:怎樣的粑粑才是健康的?

關注拉粑粑的次數很重要,但它不是最重要的。

比起排便的頻率,粑粑的狀態會比較需要你關注哦。

醫生忙,看病難,不妨自學「看便識病」,來看看你的粑粑正不正常。

健康的粑粑,應該具備這些要素

· 次數

最最理想的狀態,每天晨起1次咯。做不到的親,每天3次,每3~4天1次,每週3次,粑粑狀態良好,排得順利,沒有其他不適感,這屬於正常啦。

· 形狀

長條狀,不粘連,就是說不會沾馬桶壁,會浮起,水一衝就乾淨了。

要是會黏便池,大概是你吃的蛋白質太多了,得改改你的飲食習慣。

· 顏色

黃色或黃褐色。

偏綠,可能是吃多了綠葉蔬菜;偏棕,可能是吃多了肉;發黑,可能是吃了藥或豬肝類食物;淡黃色,可能是攝入了奶製品所致。

· 氣味

微臭。一般來說,吃素的人,粑粑的臭味會輕一些,愛吃肉的則臭味重一些。如果粑粑都臭到難以忍受,可能存在健康問題。

比如消化不良、消化道出血等,會令粑粑產生腥味、燒焦刺鼻味。

· 數量

健康的粑粑,形似香蕉,長度約10~15cm,每次拉2~3條,總體重約200~300g。

如果超過了這個量,估計你是膳食纖維攝入多了或者只是進食量大了,增加了排便量。

· 時間

便意來了立馬解決,健康的狀態是1~2分鐘能搞定,排的順暢無比。整體時間不超5分鐘,且便後沒有殘留感,只覺得一身輕鬆。

當然,在廁所裡玩手機導致的時間延長不算。

說到這,小九友情提示:拉粑粑最好專心一點,對手機對你自己都更好!


39健康網


\r

大便次數不為唯一衡量排便正常與否的指標。還要根據排洩物情況。若大便成型、粗,說明腸胃不存在毛病,若排便稀,但不為水狀,大多和腸道菌群紊亂有關。平時多食用蔬菜,進行腸道里有益菌群補充來調理症狀。還可喝些酸奶。若一到兩週症狀還沒有好轉。需到醫院進行檢查。\r

人體質各不相同,有些人幾天排一次大便,有些人卻一天排幾次大便。若大便存在異常,有稀釋、未成形,則為異常現象。大便稀,又多次排便,存在腸道炎可能,需在醫生指導下服消炎藥。也許為脾虛,服用些中成藥也可。注意不可食用辣、油膩、涼性食物。\r

\r

一般排便一天兩回,且成形,沒有異常,胃腸不存在不適情況,日常飲食也好,就為正常情況,不存在疾病,不用過於擔心。

一般一日排便於一到三次之間,沒異常情況均為正常。若存在一日裡排便多過三次,且不成形,或排便顏色發黑等,則需進行檢查。個人體質不同原因,有人胃腸道功能好,飲食多,就易排便次數增加。\r

一些人一天排兩次大便,早晚均保持各一次;一部分人,一天排一回便,或兩天,幾天排便一回;大便正常,無異常,均為正常現象。\r

一日排便一到兩次,完全可排除廢物。但次數超三至四次,需去醫院檢查,可能存在慢性腸炎等病症。


共享醫生網


每天去廁所大便兩次是否正常,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每個人身體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首先如果這個人以前每天都是一天大便一次(大便成形),而最近突然出現一天大便兩次或者兩次以上,而且大便不成形人也感覺不舒服,那就是不正常,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吃東西不合適導致胃腸炎;感染痢疾桿菌,導致痢疾;感染結核桿菌導致腸結核;細胞癌變引起直腸癌;精神、家庭、生活壓力過大導致胃腸蠕動過快導致等。

其次,如果以前每天都是大便一次(大便成形),現在每天大便兩次或者兩次以上,但大便也成形,那麼就是正常的,可能是由於吃的過多導致。

最後,有的人平時大便都是每天一次且成形,但是每次遇到緊急情況、考試前、會見上級領導、過於忙碌、受到驚嚇等就會出現腹痛、大便增多且不成形(拉肚子),這是由於心理過於緊張進而導致胃腸神經過於興奮,胃腸痙攣或者蠕動過快而引起!

關注“醫學慕課”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醫學慕課


排便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宜,是人體新陳代謝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個體的差異,排便次數也會出現不同的情況。那麼,每天大便2次以上正常嗎?

就目前消化科和肛腸科醫生普遍認為每天大便次數在1-3次都屬於正常。據美國成人健康雜誌報道,一天大便2次是最正常的,早晨大便一次將宿便排出,晚上大便一次把白天進食的食物所產生的廢物排出。一般食物從入口到經過消化吸收變為糞便大概需要8個小時左右。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如此精準的排便,因此有的普通健康人1-3天一次大便也是正常的。衡量排便是否正常不僅要從排便次數,還要從大便性狀、排便是否費力、大便顏色等來綜合評判。

首先,正常健康人的排便除了排便次數外,大便的性狀以“香蕉便”最為適宜,顏色偏黃,排便不費力,沖廁所時易衝不粘膩,排完便以後自覺身體輕鬆,沒有排不淨的感覺。這樣的排便才算正常。

其次,如果排便次數一天內超過3次,且大便呈蛋花湯樣就要及時就醫,以免引起脫水加重病情。如果大便顏色黑,則要警惕消化道出血的情況發生,建議及時就醫查明原因。如果大便不成形,且夾雜有不消化食物,有可能是腸道菌群失調,引起的消化不良,需及時調整治療。如果大便黏膩,沖廁所不易沖掉,建議你看一下是不是最近攝入的蛋白質及肉類過多。如果排便費力,且大便呈球形,則有可能是便秘,建議多吃蔬菜、多喝水,適當運動。

最後,大便2次以上,但大便沒有其他異常情況,以及身體沒有不舒服得地方的話,建議觀察,有問題及時就醫。

本期答主:宋豔琦,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糞便正常不正常,我們首先看次數,一天1-2次排便是在正常範圍之內,如果低於或者超過這個範圍了就要考慮是否是便秘或者腹瀉了。其次,我們要看看糞便的形態,正常的五星級糞便應該是呈柱狀,表面光滑,連續,味道呈微酸,無刺鼻的臭味;如果形態還可以,但是有些乾結,表面有些裂痕的話,一般說明體內水分缺失,尤其是大腸當中,這種情況可以用喝水的方法來緩解;再往後糞便就會凹凸不平,排出時會有明顯的乾澀感,有時會劃傷腸道引起出血,這種情況原因就很多了,可能是用藥、膳食纖維缺乏、水分缺乏、腸道異常等導致的,需要多加留意;最後,如果你的大便3-5天都沒有排出,而且排出時十分費勁,形狀乾燥,形態像“羊屎蛋”一樣的話那就是出現便秘的情況,需要及時查找原因,改善腸道健康,否則容易引起大腸癌,甚至誘發心梗、腦梗。


茄子營養師


便便這東西,每個人的習慣都不一樣。很多人都會養成自己的排便習慣,甚至有著固定的時間。上大學的時候,我們宿舍有一位姑娘,她的便便時間就是雷打不動的早上八點和晚上九點,到了點就得去廁所。所以我們洗漱洗澡什麼的,都儘量避開這個時間,省的她憋不住,或者完事了我們還要洗,氣味又不美好。

有的人一天一次便便,有的人一天兩次,有的人更多一點兒,但是並不是說多了就不正常,只要你的便便形態顏色都正常,而且也非常的規律,那麼不管是一次還是兩次,或者是三次,只要是符合你自己一直以來的排便習慣和節律,那麼就是正常的。

如果說本來是很規律的,你的便便是一天一次,但是最近忽然改變了,變成了2次以上,那麼首先我們要考慮是不是飲食出現了改變,比如最近吃的粗纖維食物比較多,刺激了腸道的蠕動;或者是不是吃的冷飲比較多,因為天氣比較熱,一些過涼和不夠衛生的食物也會造成拉肚子,不過這些改變一般都是暫時性的,或者口服止瀉藥物就會得到緩解和消失。

如果說突然出現了排便節律的增加,還要注意便便的性狀是否也出現了異常。如果你伴隨有裡急後重,膿液便便,鮮血便便,黑色便便等異常,那麼一定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排出腸胃炎或者其他惡性疾病。

所以說,有時候便便跟大姨媽有點類似,每個人都存在個體差異,就看是否規律健康。即使次數稍多,只要一直以來都很規律,那麼也是正常的,也許只是你的腸胃比較活潑,人家天天喜歡做操而已~


婦產科女司機


大便實際是食物未被吸收而產生的殘渣部分,由消化道通過大腸,從肛門以固體、半流體或流體形式排出體外。


從成分上來講,糞便的四分之一是水分,其餘大多是蛋白質、無機物、脂肪、未消化的食物纖維、脫了水的消化液殘餘、以及從腸道脫落的細胞和死掉的細菌,還有維生素K、維生素B等。

在生理狀態下,根據個人體質、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的差異,每個人每天排便的次數也是有差異的。總體來說,每天大便1-3次都屬正常。

那何種情況屬於頻率異常呢?

超過三天未解大便並有排便困難、排便不盡、大便乾結,才是便秘。超過三次大便每天,並有大便呈稀水樣、蛋花湯樣、爛便樣才叫腹瀉。

那如何判斷大便的性狀是否正常?

不難看出,理想的大便性狀是香蕉便。

那還如何保持每天正常的排便次數?

最關鍵一點就是養成健康的如廁習慣!

第一,按時、及時如廁。平時儘可能早上固定時間完成排便,一方面形成習慣,另一方面排出宿便。再者有便意時不能忍著,以免造成習慣性便秘。

第二,專心排便。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有邊如廁邊看書看報或者玩手機、ipad等的習慣。往往使如廁變成了看書或看手機時間!

第三,儘可能縮短排便時間,建議5分鐘內完成。手機或看書無形中拉長了戰線,但排便時間過久會引起痔瘡等疾病,所以要引起警惕!


第四,飲食有度。合理的飲食習慣是排便正常的前提,很多人都有進食刺激性食物後便秘或腹瀉的情況,不可為了一時口欲傷了自己。


第五,適當運動。運動對於改善腸道的活動很有幫助,並能降低腸癌的風險。

Dr段還是要提醒您:吃喝拉撒都是人的基本需求,健康的前提就是保證這些方面的合理正常!


段醫生講科普


每天去廁所大便的次數和你日常進食的食物種類有關,總的來說進食精製穀物、高能量的食物排便次數較少;進食肉類及蛋白質量較少、蔬菜較多、素食者排便次數較多,所以排便次數多少和你日常吃的東西有關。

正常的糞便主要包括食物中不能消化的食物殘渣,如纖維素;腸道排洩物如膽色素、無機鹽;細菌及其發酵腐敗的產物。

如提問者所問每天去廁所兩次以上,是否正常?這個得看你吃什麼和你的便便顏色是否正常。

正常便便的顏色:棕黃色,這是因為其中夾雜著膽紅素。

不正常的便便的顏色:

  1. 深黃色:多見於溶血性黃疸,即紅細胞被大量破壞產生的黃疸。常伴有溶血性貧血,可由紅細胞先天性缺陷、溶血性細菌感染、惡性痢疾化學藥品或者毒品中毒、各種免疫反應等引起。

  2. 白色或灰白色:說明膽汁排洩收到障礙,提示膽管梗阻,有膽結石、膽管腫瘤或某種癌症,此外,白色淘米水樣即糞便呈米泔水樣無糞質的白色渾濁液體,量多,常見於霍亂。
  3. 黑色:黑如馬路上的柏油色,又稱柏油樣便,是常見的一種消化道出血大便,它包括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胃粘膜脫垂、肝硬化等,但是還有特殊情況和你進食的食物有關如進食過多的肉類動物血、肝臟、菠菜、口服鐵劑等,糞便也可以呈黑色,應該加以區別。
  4. 紅色:像洗肉水樣大便,多見於夏季食用某些被嗜鹽菌汙染的醃製品後,常見的有沙門菌感染引起的腹瀉。

所以單純的從去幾次廁所來判斷大便是否正常是不準確的,應該綜合考慮近期吃了什麼、運動情況如何(運動增加也會促進腸道蠕動)和觀察大便的顏色等。

高爽(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中藥學學士、營養學會會員、營養科普原創作者)


吃貨說健康


儘管直接談論排便這件事會讓人很尷尬,因此我們很難去了解他人排便的頻率,於是開始會擔憂我自己的排便頻率正常?

下面有幾點要澄清的:

  • 但是排便就像你的身高,體重,相貌是因人而異,你不必追求和他人一樣

  • 排便的頻率還需要考量,你這一階段飲食的頻率和飲食量

  • 胃腸道也有可能因為季節或是情緒產生一些變化這是正常現象

頻率

2010年斯堪的納維亞胃腸病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93%的測試者的排便頻率在每週三次到每日三次之間。

但多數人都有自己的頻率,偶爾脫離正常狀態也不必太過擔心,如果它還能回得來的話。

影響因素

  • 水分

因為大腸會吸收掉多餘的水分,如果攝入的液體不足,會造成糞便過幹,這樣它就很難通過蠕動前進。如果你正經歷便秘多喝水,多吃水果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年齡

便秘往往與年齡增長有關。老年人的腸道蠕動變慢,因此他們排便的頻率會降低。

  • 運動

適度的運動可以幫助你的腸道蠕動,當有你遇到便秘或消化不良時,散步或跑步可以幫助你。

  • 飲食

纖維是一種碳水化合物,小腸不能分解成更小的分子。因此高纖維的飲食可以提高你的頻率。

  • 激素

某些藥物中的激素,如孕激素和雌激素,可以影響女性上廁所的頻率。

什麼情況下需要就醫?

當你出現以下症狀時,你需要警惕:

  • 便血:黑色的血液可能是腸道出現了問題,鮮血可能是肛門的問題,無論如何,這足夠讓你提高警惕,並及時就醫。

  • 伴隨腹瀉或便秘的體重減輕或發燒,這可能由某些炎症引起。
  • 嚴重的腹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