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这种紫色野生物,不止是外表好看,要重视它,民间称:老鸦糊

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野生珍稀植物,民间称它老鸦糊,广泛分布在云南、广西、河南和浙江等多个省份的各个地区,在海拔两百到三千四的山里你都有可能见到这种紫色野生物。这种植物多生长于草木茂盛的灌木丛中,有着重要的入药价值,但在如今还没有人去专门种植它。如果遇到了,不要只看它外表好看,要重视它的价值。

山里这种紫色野生物,不止是外表好看,要重视它,民间称:老鸦糊

老鸦糊的学名叫做长叶紫珠,除此之外还被赋予了各式各样的昵称,例如包竹子和陆金子等。老鸦糊的果实呈淡紫色,相貌乖巧,外表圆润光滑,但却不能食用。一些渔民经常拿这些果实来研磨成粉末,拌在鱼饲料中,用来捕鱼。原来啊这种果实有着轻微的麻醉作用,大致原理和酒精相差无几,吃了饲料后的鱼晕乎乎的,不一会就会浮上水面,从而被渔民们抓到。

山里这种紫色野生物,不止是外表好看,要重视它,民间称:老鸦糊

这种珍稀的药材作用繁多,可以去疼止痒,除湿化瘀,还能帮助人体排毒散热,涂在外伤上也有止血消炎的效果,简直是药材里的万金油啊。但有一说一,虽然老鸦糊是民间公认的良药,但由于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微毒性,建议大家在服用的时候最好去征求征求专业人员的意见,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此外还需注意的是,是药三分毒,各位在选购和服用中药的时候一定要多一个心眼。

山里这种紫色野生物,不止是外表好看,要重视它,民间称:老鸦糊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著名的医学宝典中都有着关于老鸦糊的记载:福建地区一本古籍中就有着这样的描述:糊根二两,猪脚半斤,白酒一两,水煎后饮用可治愈关节病,老鸦糊的药性十足,可见一斑。各位对这药材感兴趣的朋友们要注意了,老鸦糊每年的采摘时间极短,只有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如果各位有幸赶上了收获的时间,也一定要将其晒干,这样才能保证其药效不会流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