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善沿江人居環境「顏值」靚

在縣城環境得到極大改善的示範引領下,永善各鄉鎮也迅速行動起來,堅持把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紛紛結合實際、循序漸進,創造性地探索出了一條富有當地特色的人居環境提升之路。

永善沿江人居环境“颜值”靓

盛夏時節,驕陽似火。地處雲、川交界,烏蒙山腹地的永善縣馬楠鄉老鐵廠,一幢幢黃牆灰瓦的特色民居錯落有致,點綴在青山綠水之間,鮮花簇擁的鄉村小道,清澈如鏡的一汪碧水,相互交織,宛若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

“以前大夥住的是土坯房,門前屋後家禽滿天飛,遍地是牲畜的糞便,又髒又臭,別說外人不願意來,就是我們住著也不舒服。”村民王繼祥回憶說。

老鐵廠的華麗蛻變是永善縣城鄉面貌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的一個示範樣板。

近年來,該縣把改善城鄉人居環境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相繼出臺城鄉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按照“斬頑疾、治根本、求長效”的總體思路,著眼於城鄉人居環境中的“堵點”“痛點”“盲點”,以縣城核心區、鄉村集鎮、易遷安置點、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縣鄉村組道路、河道、溝渠、湖泊等為重點,全面實施“四治三改一拆兩增”和“七改三清”,進一步改善城鄉落後面貌,提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圍繞“四城同創”和“四治三改一拆兩增”的相關要求,永善縣將城區環衛保潔、綠化管理和生活汙水、垃圾處理推向市場運營;全面落實單位及單位門店“門前三包”責任;以“234”目標打造縣城兩條示範街、3條嚴管街、4條規範街;城區秩序實行“網格化”布控,定崗、定人、定責,劃區包片,巡查防控“兩違”;通過臨街、臨路“文化牆”,出租車電子顯示屏,廣場大屏幕,廣播、電視、網絡等形式,營造良好的提升人居環境行動宣傳氛圍。

“每天走在大街小巷,沒有了亂擺亂放的攤點,不見了亂停亂放的車輛,將果皮紙屑隨手亂扔的少了,投進垃圾箱的多了,市民的整體素質提高了……這些細微的變化都是全縣上下大力氣整治環境衛生的結果。”正在縣城工農廣場散步的退休老人童代成深有感觸地說。

今年以來,永善縣整治佔道經營15720起;拆除違法建築11216.221 平方米;修復內路燈908盞,維護市政人行道青石板面積698.5平方米;清理“城市牛皮癬”小廣告7210餘平方米;清理亂堆亂放垃圾18640處;排查整治戶外廣告300餘塊;主城區更換果皮箱200個;製作城市文明宣傳牌294塊。

馬楠鄉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和村莊環境改造的同時,注重抓好群眾生活習慣轉變,通過開展操家理務培訓,幫助完善村規民約,對環境衛生實行包片負責、責任到戶,榮譽榜上牆,抵押金考核。此外,還通過走專業合作社的路子,整鄉抱團發展鄉村旅遊,做到休閒農業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引導群眾增收致富。

黃華鎮採取劃片分塊、分包負責的方式,在橘園特色農業莊園周邊11個村民小組形成“社道社養、戶道戶養、機耕道合作社養、主路大家養”的道路養護模式,將村組路以30~50米的距離分段標號,建立分配臺賬,落實責任到戶到人。同時將每月15日定為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提升日,按照路面上的標號地塊,老人、小孩齊上陣,掃路面、清側溝,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務基鎮通過分段負責,巡在經常,管在日常的方式,在捏池村7公里的進村公路沿途設立了“支書管理路段”“雨淋支部黨員示範路”等9塊牌子,以村組公路管護為軸,以村委會、小學、村莊、溝渠整治為點,深入開展轄區柴堆、草堆、糞堆、建材堆清理,積極引導群眾搞好田間地頭、房前屋後、室內室外衛生,並組織開展“清潔戶”選樹評比活動,促進人居環境質量水平全面提升。

“我們現在的房屋寬敞明亮,道路修到家門口,家家用上自來水,戶戶發展起增收產業……”日暮黃昏,廣闊的原野碧草如茵,整個老鐵廠靜謐而祥和,村民王仕華說:“大家在抱團養羊的同時,充分利用各自閒置的荒草地,發展起了天麻產業,在山旮旯裡住了一輩子,沒想到幸福來得那麼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