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与自治区级研究院合作,桂林灌阳县要大力发展农业田园综合体!

6月初,灌阳县人民政府与广西农科院签订了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灌阳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如水果、蔬菜、油茶、水稻等产业的发展进行深度合作,广西农科院将提供科技指导。

实际上,早在今年3月份,灌阳还曾与广西植物研究所签订了产业扶贫战略的合作框架协议,针对的同样是灌阳农业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

接连与自治区级研究院合作,桂林灌阳县要大力发展农业田园综合体!

灌阳县人民政府与广西植物研究所签订产业扶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接连与自治区级研究院合作,桂林灌阳县要大力发展农业田园综合体!

灌阳县人民政府与广西农科院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示范园接受技术支持

在灌阳县小龙村,正在修建的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紧锣密鼓开工着,而在它不远处,正好就是灌阳的小龙生态园。

“示范园分为现代农业展示区、水稻高产栽培示范区和休闲农业观光体验区,目前除了农业种植,还包含了桂北地区的旅游观光、采摘、休闲度假等娱乐功能。”小龙示范区相关负责人刘建军说。

除此之外,这里还是水果无公害标准化栽培试验示范基地,也正是灌阳县与广西农科院、桂林农科院一起遴选和认定的12个试验示范基地其中之一。

接连与自治区级研究院合作,桂林灌阳县要大力发展农业田园综合体!

灌阳县小龙生态园

示范区内,葡萄、超级稻、黑李、桃等数十个品种种植,通过产业经营化和生产标准化,产业园与广西农科院、千家峒水果产销合作社等技术、销售单位合作,已经建成了良好的技、产、销链条。

“试验区早前就已经针对现代农业的水肥一体化和‘一喷三省’的助剂进行种植实验,并进行农产品新品种的引种观察。”刘建军说,“而在框架协议签订之前,广西农科院也进行了不少技术指导。”

接连与自治区级研究院合作,桂林灌阳县要大力发展农业田园综合体!

灌阳种类齐全的优质水稻品牌。

实际上,连月来,灌阳多个农业种植园、示范园都接受了来自广西植物研究所和广西农科院的技术专家的指导。

“3月份的时候,广西植物研究所就到灌阳镇、新圩镇、水车镇、新街镇等地的猕猴桃基地和桃产业示范基地,现场为种植大户讲授实用性技术。”灌阳农业局副局长文先发说,“在此之前,农科院专家专门举办了沃柑栽培管理技术培训班。”

接连与自治区级研究院合作,桂林灌阳县要大力发展农业田园综合体!

袁隆平先生称赞“灌阳再生稻甲全球”。

框架协议助力产业扶贫

一系列技术支持的背后,正是灌阳与广西植物研究所、自治区农科院相继签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后续影响。

在灌阳与广西植物研究所的协议中写到,双方将就科研究项目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特色经济植物与药材育种、繁育、高效栽培技术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合作,植物研究所将借助其科研资源、技术、人才优势,有效推进广西重要特色经济植物、水果、中药材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在灌阳县的发展,其中就包括猕猴桃、落叶果树、林下中药材等种植示范与加工。另一方面,灌阳县将对研究所提供地域、资源优势,双方合作建立科研成果转化、农林经济植物、中药材新品种选育、高效种植试验示范和种苗联合生产基地,合作时间暂定五年。

接连与自治区级研究院合作,桂林灌阳县要大力发展农业田园综合体!

灌阳优质黑李,获得“中华名果”称号。

接连与自治区级研究院合作,桂林灌阳县要大力发展农业田园综合体!

灌阳优质雪梨,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享誉国内外。

而与自治区农科院的合作框架协议暂定三年,相比起技术支持,农科院的合作将更加着重在促进灌阳农业科研、现代农业、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并探索科研机构与地方政府协同发展的新型合作模式,实现适应地方农业发展需求的技术服务、示范基地建设、科研成果转化等一体化链接。

“根据灌阳特殊的气候条件,农业产业作为扶贫的支柱产业也需要更紧密的技术依托。目前,全面的技术支持已经展开,而进一步合作的项目也正等待签订。”文先发说。

接连与自治区级研究院合作,桂林灌阳县要大力发展农业田园综合体!

灌阳三华李,味道好极了。

接连与自治区级研究院合作,桂林灌阳县要大力发展农业田园综合体!

灌阳水果交易市场

为后续产业延伸做规划

早一步进行的技术指导工作,已经在针对目前灌阳特色落叶果树和林下药材发展所面临的技术局限做一定的研究突破。而实际上,现阶段技术问题正在冲击着灌阳的相关产业。

据了解,灌阳农产品品种丰富,而水果产业的黑李、雪梨一直以来也有着较好的产业发展。“灌阳的雪梨种植历史已经有300年了,还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登记,而李子的种植从1995年引进黑李开始,产业就逐渐发展壮大。”文先发说。目前,灌阳李子的种植面积达到了8万亩,雪梨的种植面积为5万亩,而其他猕猴桃、蓝莓以及林下药材如灵芝、黄花倒水莲也相继开始了产业化的种植。

接连与自治区级研究院合作,桂林灌阳县要大力发展农业田园综合体!

灌阳优质西瓜,甜到你的心里。

不过,现有产业却遭受到了病害瓶颈。“在2012年的时候,李子的细菌性穿孔病就开始发生,当时直接导致大面积的树木枯死,影响到了果子的品质。包括梨的轮纹病也是一个比较大的瓶颈。”文先发说,“因为病虫害的影响,上千亩的厂都因此关停,这对产业的冲击很大,不仅制约着产业的进一步扩大,甚至现有的产业都开始萎缩。同时因为灌阳李子和梨的种植面积在区内应该是最大的,所以病虫害的冲击明显,这也给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

想来,技术的突破成为了产业能够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成为了灌阳农业做技术依托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框架协议涉及到未来的产业规划,也将对整条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

接连与自治区级研究院合作,桂林灌阳县要大力发展农业田园综合体!

灌阳逐步壮大的食用菌产业

田园综合体的“终极目标”

对于如今的灌阳农业的产供销,一线的生产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所缺乏的正是在完整产业链条中,寻求更完善、更便捷的供销方式。

“除了已经开始的技术指导外,进一步的产业规划和乡村振兴规划也都在与农科院和研究所拟定中。其实按照产量来说,灌阳的果子和林下药材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短板还是存在在销售这一块。”文先发说,“总体的目标,就是借助这些支柱产业做载体,打造成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示范区。”

目前灌阳对现代农业的探索已经取得一定成果,涉及种植业水果、蔬菜和粮食的10个,主要以雪梨、黑李、桃、沙糖桔、超级稻和蔬菜为主导产业,另外,还有3个以休闲旅游为主导产业的示范区。示范区也相继引进企业和合作社,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组织经营。

接连与自治区级研究院合作,桂林灌阳县要大力发展农业田园综合体!

灌阳高度重视红色旅游与农业产业和脱贫攻坚融合发展

实际上,框架协议引导下的灌阳农业,还有更终极的野心,就是建立田园综合体。

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进阶版,田园综合体就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同时也将是当前乡村发展代表创新突破的思维模式。

“如何将产业做强做大,在品牌、金融、物流、包装上,都需要下更大的功夫去经营,田园综合体也是目前产业化发展的阶段目标。”文先发说,“目前县里面初步规划了9个田园综合体,同时也将作为今后乡村振兴的项目库。”(桂林晚报记者 吴思思)

接连与自治区级研究院合作,桂林灌阳县要大力发展农业田园综合体!

灌阳千家洞原始森林生态优良、景象瑰丽。

照片来自灌阳摄影爱好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