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鸟类,识别植物,大自然成教育课堂


7月14日凌晨5点多,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元门乡罗帅村,天空泛起一抹鱼肚白。从北京来的“自然之翼”夏令营观鸟组已经开始行动,孩子们背着望远镜、相机,揣着水果、牛奶等食物,早早地进入山林中。“啾啾!啾啾!”“咕咕!咕咕!”人烟稀少的山林,可不是个寂寞的世界。仰头一望,树枝时不时在摇曳,是小鸟儿跳跃穿梭,惬意地晒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大山雀、白头鹎、太阳鸟……”孩子们端着望远镜、相机朝树上端详,发现了目标喜不自禁,又不敢大声吓跑鸟儿,只能压低声音喃喃自语,咔嚓咔嚓地拍照片。“鸟儿喜欢在早晨出来,为什么呢?因为山上夜晚露水重,好多鸟儿早上喜欢先飞到空旷地方的树上,先晒晒太阳。”随行的老师,耐心地向孩子们解释。

自然教育,是近年来风靡全球的一种教育方式。每到寒暑假期,很多孩子走进丛林原野,高山海洋,把大自然当成课堂,探索大自然的奥妙,在老师和当地护林员组成的“导游团”带领下,探索、观察大自然,开展如探索热带雨林、监测鸟类、夜间观察两栖爬行动物、寻找昆虫和人文社区调查等课题。


2017年,经过两次预考察与调研,由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北达资源中学组成的“自然之翼”野外实践活动将地址选在了鹦哥岭。带队老师倪一农介绍,“自然之翼”实际上属于学校的一门对青少年进行自然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校本选修课程,希望能引领学生投身到自然环境中,观察自然、感悟自然,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敬畏。

倪一农说,“自然之翼”目前已经和高黎贡山、秦岭、鹦哥岭等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实践基地合作关系,每年有超过200名学生报名参加冬夏令营实践活动。选择实践基地主要看中保护区是否与“自然之翼”有着相同的生态观念,只有在相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双方才能一拍即合,顺利开展各项实践活动。

7月14日,乐东黎族自治县万冲中学初二学生吉玉梦在自然笔记首页上写下三个问题:“植物是怎么沟通的?植物有感知能力吗?植物有没有记忆力?”经过四天的野外实践学习,吉玉梦觉得自己的这三个问题终于有了一些解释,“原来植物也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和作息,这真的让我觉得很惊讶!大自然真是美妙神奇!”


“含羞草、益智、野生菠萝蜜、飞机草、烟斗柯……”在鹦哥岭的山脚下,来自“自然之翼”夏令营植物组的李浩然,数着自己一个上午认识的植物。“我最喜欢的是含羞草,花朵那么小,叶子绵细,轻轻一点就害羞地闭上叶子,这是恰如其名。”

对于鹦哥岭保护区而言,早已在保护区成立之初就已经开始探索自然教育宣传。鹦哥岭保护区社区宣传科科长周薇说,鹦哥岭保护区横跨5个市县,周边有7个乡镇,108个自然村,居住着18000多人,都是黎族苗族百姓。“我们一开始是希望从孩子开始,让他们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近年来,鹦哥岭保护区从动植物科学教育开始,逐步建立起大学生实践基地、中小学生实践基地。

2017年,鹦哥岭保护区入选为全国第一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目前,鹦哥岭保护区在鹦哥嘴管理分站建立了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中小学生可以提前预约研学课程。基地老师带领学生探访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体验黎族、苗族文化,以保护区为自然教育基地,并希望能带动并辐射周边村庄可持续经济项目的发展。


“自然教育,也是生命教育。我们希望不仅仅是让孩子们认知自然万物,还希望他们通过自然获知到,生命与生命之间休戚相关。”“自然之翼”夏令营的带队老师张继达说,当下在城市中、学校里生活的孩子长期被禁锢在校园里、教室里学习课本知识,孩子们不仅从生活上远离大自然,更从情感上疏远了大自然,不少孩子甚至畏惧大自然,逃避大自然,这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会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

如今,社区交流活动也是鹦哥岭保护区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少从城市里来的孩子们走入村庄,与当地村民、孩子交谈,了解到乡村发展的现状,并参与到当地社区建设中去。张继达介绍,2017年,“自然之翼”还动员学校里的孩子捐献图书,给元门乡红茂村委会建一个乡村图书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