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高周转的毒性在哪里?

房地产高周转的毒性在哪里?

房地产市场不断传递着高周转的神话,很多企业把他捧为宝典,地产圈见面必谈高周转,唯恐落伍被人耻笑,但高周转真的能改变很多房地产企业的命运吗?在与一些房地产公司的接触过程中,却发现高周转如砒霜,能短期治病的同时,毒性也深入骨髓。高周转的目的就是扩大规模,确实规模大才有江湖地位,才有规模效益,才能抗风险,才能大而不倒,但规模变大的背后,不会产生绝对的安全,房地产企业过分强调高周转会产生很多的负效应,如:产品品质下降、土地储备需求加大、项目利润下滑、营销压力变形、资金运营难度增加。

毒性一:产品品质下降

高周转的场境下,赶工期是常态,一切节点倒排,所有工程时间压缩至极限,最终为了快速实现节点目标,必然以牺牲各项工程的质量为代价,进而导致整个产品的品质下降。在地产圈,以高周转著名的公司,产品品质从来不是最好的,房子建的越多制造的垃圾越多,消费者在过了以量取胜的阶段后,必然注意产品的品质,最终摒弃产品品质次劣的公司。房子是个复杂的商品,设计、材料、工艺、景观和配套缺一不可,每个环节还需要紧紧相联,时间也是建房子的原材料之一,欲速则不达,精心打磨出好房子是地产开发的另一途径。

毒性二:土地储备需求加大

高周转对企业的原材料提供要求很高,尤其是可供开发的土地,一些大的房地产开发商曾经通过各种方式大面积圈了地,手中的土地储备很高,且位置并不佳,急需要快速脱手形成现金回笼,所以高周转成为他们的最优选择。另一类开发商拿的土地位置好,土地升值空间大,根本不需要高周转,形成屯地缓开发模式,静候土地溢价的不断上涨。高周转刺激了房地产公司的拿地需求,一二线城市土地资源极度稀缺,所以高周转公司都跑到三四线去疯狂拿地,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极大。

毒性三:项目利润下滑

现在市场的主流一直在大谈一个观点“现金流比利润重要”,只要项目现金流可以快速回正,牺牲一部分利润在所不惜,当然现金流与利润是两个需要平衡的关键指标。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整个地产行业的净利润率确实不高,相对比传统的白酒行业,根本无法面对投资者,所以近期房地产股票大跌,除了有政策变动的因素外,根本原因还是房地产利润的下滑。项目利润的下滑侵蚀了房地产企业的健康,很多企业向大而大倒的方向狂奔,最终走向亏损的边缘。

毒性四:营销压力变形

正确的营销是把好的产品推荐给消费者,让消费者获得好的满意度。高周转强调快速回款,开盘当日必须去化70%以上,一个月内必须售罄,通过给业务员高提成,提前形成蓄客,加速排卡,制造饥饿营销,集中签单,成为房地产营销的主要方式。在高周转时代,营销也开始标准化,创意会拖累销售进度,最终房子同一个模样,营销也变成了千篇一律,留下一片冰冷的营销数字和麻木的业务人群,高周转正在一点点的扼杀创造力,让一切变的平庸,除了规模最后寸草不生。

毒性五:资金运营难度增加

高周转的核心是资金的高周转,所有拿地、开发、销售的目的是服务资金的快速周转,所以高周转的项目对资金管理的要求非常高。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随着地价的不断攀升,拍地阶段就必须进行资本运作,企业单靠自身的利润积累根本无法解决拍地所需要的资金规模,拿到土地后,快速办好手续,申请开发贷,加快建设领取销售许可证,快速回笼资金,偿还所有偿务,赶赴下一个战场。房地产企业资金杠杆率普遍很高,高周转加大了企业资金运营管理的难度,一旦遇到突发情况,运营周期变长,企业的资金压力巨大,资金链断裂的危险随时会出现,周转越快,资金运营难度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