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視率慘澹,曾經的日本國民神劇「大河劇」,被廢棄與遺忘!

收視率慘淡,曾經的日本國民神劇“大河劇”,被廢棄與遺忘!

熟悉日劇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日劇中,有一種特殊類型的題材,

它主要是以歷史人物或是一個時代為主題,來反映那個時代的歷史變遷,是一種日本的時代劇。

收視率慘淡,曾經的日本國民神劇“大河劇”,被廢棄與遺忘!

自1963年起,由日本放送協會(NHK)每年製作一檔(約50集),於每週日晚間七點播放,延續至今,

這種有所考證,比較嚴謹的戲劇被稱為“大河劇”

截至目前,NHK已有五十多部大河劇問世,主要題材多是受觀眾喜愛的戰國時代故事、幕末故事。

收視率慘淡,曾經的日本國民神劇“大河劇”,被廢棄與遺忘!

那麼大河劇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要解釋大河劇的概念,首先要說明一下什麼叫大河小說,也稱“江河小說”,

大河小說起源於法國,公認最早出現的是大河小說是羅曼羅蘭寫的《約翰·克里斯朵夫》,當時這些小說被稱為roman-fleuve,即為大河小說。

收視率慘淡,曾經的日本國民神劇“大河劇”,被廢棄與遺忘!

這種小說通過寫一個人物或者一個家族的經歷,來反映出其所處時代的變遷,

時代的滾滾洪流,波瀾壯闊即是大河小說的寓意,

知名的大河小說還有馬丁·杜加爾的《蒂博一家》,以及李劼人先生寫的大河三部曲(《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大波》),

日本人把大河小說拍成電視劇,由此引申出大河劇。

收視率慘淡,曾經的日本國民神劇“大河劇”,被廢棄與遺忘!

雖然大河劇經常改編自小說,但多有相對嚴格的歷史考證,可以當作半部日本史來讀,

作為規模龐大,主題宏大的大河劇,它集合了日本最精良的影視戲劇人才,以及各種史學、文學,風俗學專家,

最細緻嚴謹的拍攝展現出最精良的服飾,最佳的燈光效果,最好的觀劇體驗,

大河劇的編劇對待歷史問題,通常採取審慎與前沿並重的態度:既有充實的歷史依據,又廣泛採納學術界最新研究成果。

收視率慘淡,曾經的日本國民神劇“大河劇”,被廢棄與遺忘!

大河劇的標題都是由知名的書法家進行題寫,每一集的結尾,都是在溫軟細膩的背景音樂下,對本集劇中發生的地點進行歷史知識的普及和介紹,

出演大河劇本身的演員也以出演本民族最高水準的影視作品為榮,認為這是對自身演技的一種至上肯定,

因為保存技術與版權等問題,現存較為完整的大河劇,約從1976年“風雲虹”開始。

原則上,大河劇是一年一作,

但司馬遼太郎所著的《坂上之雲》(坂の上の雲)在2009至2011年三年內分部上檔。

收視率慘淡,曾經的日本國民神劇“大河劇”,被廢棄與遺忘!

2011年的大河劇是以德川秀忠之妻、德川家光之母江為主題的《江~公主們的戰國》,主演是上野樹里,

2012年的大河劇是以平家人物作為主角的作品——描寫平安時代後期武將平清盛生涯的《平清盛》,主演是松山研一,

2013年的大河劇為《八重之櫻》,描述的是明治時代新島八重的一生,

2014年的大河劇為《軍師官兵衛》,講述豐臣秀吉的軍師黑田官兵衛的一生,主演是岡田准一。

收視率慘淡,曾經的日本國民神劇“大河劇”,被廢棄與遺忘!

2015年大河劇為《花燃》,該劇描寫的是幕末志士吉田松陰之妹—吉田文(楫取美和子)的一生,主角由井上真央扮演,

2016年的大河劇為《真田丸》,該劇講述了戰國時代末期武將,日本史中“三大末代悲劇英雄”之一的真田信繁的生平故事。主角由堺雅人扮演,

2017年的大河劇為《女城主直虎》,講述以戰國時代以女性身份擔任井伊家家主的井伊直虎為主人公的故事,主演由柴咲幸擔任。

收視率慘淡,曾經的日本國民神劇“大河劇”,被廢棄與遺忘!

今年的大河劇是《西鄉殿》

主要描寫的是西鄉隆盛憑藉熱情和勇氣開創新時代的故事,主演為鈴木亮平。

收視率慘淡,曾經的日本國民神劇“大河劇”,被廢棄與遺忘!

西鄉殿,即西鄉隆盛,是活躍於日本江戶時代末期(幕末)的日本名人,

他積極投身於“倒幕”運動,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統治,建立明治新政府,被稱為

“維新三傑之一”,是明治維新的領導人,是歷史轉型的推動者。

收視率慘淡,曾經的日本國民神劇“大河劇”,被廢棄與遺忘!

相比於2016年平均收視率16.6%,曾經一度在國內日劇愛好者中引起熱議的《真田丸》,

《西鄉殿》無疑很難有那樣的熱度,

最主要原因當然是後者的主演鈴木亮平、黑木華在中國國內的人氣、知名度,大大及不上《真田丸》主演堺雅人、長澤雅美。

收視率慘淡,曾經的日本國民神劇“大河劇”,被廢棄與遺忘!

大河劇的黃金時代是在1987-1989年,

《獨眼龍政宗》、《武田信玄》和《春日局》是歷史上收視率最高的三部大河劇,到目前為止,1987年播出的《獨眼龍政宗》創下平均收視率39.7%的佳績,

2012年播出的《平清盛》,創下了歷史最低收視率,僅有12.0%。

而2015年播出的大河劇《花燃》,平均收視率也只有12.0%,這兩部只是大河劇收視率不斷暴跌的一個縮影。

收視率慘淡,曾經的日本國民神劇“大河劇”,被廢棄與遺忘!

近年來,大河劇收視率不振,反響平平,

為挽救收視率,許多新生代偶像被啟用,甚至故事上架空(虛構)成分也被加大,由此引發了眾多的非議,以至於一度有人提出“大河廢止論”

儘管進行著各種嘗試與革新,但大河劇曾經的大好市場已然無可挽回,交出歷史最差成績單的《花燃》和《平清盛》慘淡收場時,讓人不禁唏噓,

曾經創造出40%收視率神話的國民劇,為何會淪落至此?

收視率慘淡,曾經的日本國民神劇“大河劇”,被廢棄與遺忘!

大河劇的收視率的一路滑坡,究其原因,毫無疑問是創作題材的枯竭,

就像不可再生能源的過度開採,當採無可採之後,不得不尋找可替代的再生能源,

作為壽命超過50年的超長系列,大河劇的題材的枯竭似乎不可避,

因而,只能逐漸轉向一些次要歷史人物的拍攝,這對講究歷史考證的大河劇來說,少了很多精彩性與可拍攝性。

收視率慘淡,曾經的日本國民神劇“大河劇”,被廢棄與遺忘!

當然,收視率下滑的情況不僅存在於大河劇,在影視劇題材多樣化,觀眾生活方式多樣化的今天,連續劇本來就越來越難保證收視率,

好比這裡有一鍋粥,來的人多了,分的粥自然也就少了,

播放了五十多年,觀眾對於大河劇或者說所有的影視劇的要求,也都變得越來越高了,但是,能寫大河劇的編劇卻也越來越少了。

收視率慘淡,曾經的日本國民神劇“大河劇”,被廢棄與遺忘!

大河劇以歷史為題材,不可避免地會遭到“不符史實”的批判,

對於搜索與查證更加便捷的今天,劇本和歷史但凡有所出入,網上的質疑聲和批判聲就鋪天蓋地襲來,

有人說:

“電視劇的真實感是個很難平衡的問題,太還原真實的話,觀眾根本沒有耐心看。觀眾既需要真實感,又需要有精彩的虛構情節。而如何拿捏這個度,確實很考功力。”

在反“虛構”風潮下,如何平衡“戲劇”和“史實”的統一性,確實是個難題,但也是一個亟需被解決的難題。

收視率慘淡,曾經的日本國民神劇“大河劇”,被廢棄與遺忘!

只是,大河劇雖然在衰落,基於歷史史實的時代劇,仍然是一個不容被廢棄與遺忘的的題材類型,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你最喜愛的大河劇是哪一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