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山海经(三)

《山海经·南山经》:又东三百里,曰柢山,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胁下,其首如留牛,其名曰鱼鯥,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

[译文]:再向东三百里,是柢山,山间有很多水流,没有花草树木。有一种鱼,样子和牛相似,在山坡上栖息,长着蛇一样的尾巴并且有翅膀,翅膀长在腋下,鸣叫的声音像犁牛,名叫鯥,冬天休眠而夏天复苏,人吃了它的肉就不会患痈肿疾病。
舌尖上的山海经(三)
食之无肿疾的鱼,在古人的伟大创造下,自然会将其烹饪成美味佳肴,并创造一套传统做法并得到传承,流传到四川。做法如下: 鯥鱼1条(1000克左右),陈年泡青酸菜250克。辅料鸡蛋清1个,混合油40克,汤1250克,精盐4克,味精3克,胡椒面4克,料酒15克,泡辣椒末25克,花椒10粒,姜片3克,蒜瓣7克。 制作过程: 1.将鯥鱼去鳞、鱼鳃、剖腹、去内脏洗净,取下两扇鱼肉,鱼头劈开,钱骨制成块。酸菜洗后切段。 2.锅置火上,少许油烧热,下花椒料、姜、蒜出香味后,倒入泡青酸菜煸炒,加汤烧沸,下鱼头、鱼骨,大火熬煮。滴入料酒去腥。入精盐、胡椒面备用。 3.将鱼肉斜刀片成0.3厘米的连刀鱼片,加入精盐、料酒、味精、鸡蛋清拌匀,使鱼片均匀的裹上一层蛋浆。 4.把鱼片抖散入锅。用另一锅入油烧热,把泡辣椒末炒出味后,倒入汤锅内煮1至2分钟。待鱼片断生至熟,加入味精,倒入汤盆子中即成。


ps:由于鯥被古人吃灭绝,后人用鲤鱼、黑鱼等均可代替。后人给这道菜起了个名字--酸菜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