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江湖不简明生存指南

区块链江湖不简明生存指南

一、麻将也是区块链

二、活干的不错,赏你几个比特币

三、比特币=信仰?石头也可以

四、以太坊:微软苹果,它们属于上古时代

五、艾西什么欧(ICO)

六、大哥哪个道上的?

七、曾经,我想做个好人:历史进程中的交易所

八、对韭当割,人生几何:ICO圈子为啥这么乱?

九、我可怜庄家,谁可怜我

一、麻将也是区块链

新技术的萌芽总是朴实又简单,往往为了解决某种现实问题而诞生。支付宝的初衷,是为了解决阿里巴巴平台买方和卖方的信任问题:通过引入利益无关的第三方,将买卖双方的信任问题转移,促进交易达成。那还有没有其它解题思路?

有的。中本聪的论文《比特币白皮书: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给出这样的方案:将每笔新的交易全网(节点)广播。然后,全网所有节点都验证保存这笔交易记录,而不是也不需要中心服务器。当有人将篡改或捏造数据的数据全网广播,会因为与多数人的记录不一致而不被认可。这就是与“第三方机制”迥然不同的“共识机制”。

实际运行中,交易记录每10分钟打包成1个Block(区块),每个数据区块都有时间戳。后一个数据区块的时间戳包含上个区块的时间戳。当某网络节点通过了工作量证明(POW)便全网广播,且他记录的交易数据被多数节点认可,这个数据区块就被认为有效。其他节点随后就在这个区块后面记录新的数据区块,区块彼此相连成chain(链),BlockChain(区块链)这个名词还是挺形象的。

回到问题,区块链就是:全网保存的公共账本

区块链江湖不简明生存指南

这也是Blockchain

二、活干的不错,赏你几个比特币

前面说了,每个网络节点都会记录交易数据,但最终只有一个节点享有这页账本的记账权(十分钟每页)。因为这个节点记账又快又好,所以系统奖励给比特币。

第一个创世区块的奖励为50个比特币,此后每新建21W个区块,奖励减半。奖励在2012年当时候从50比特币减半为25比特币,2016年从25比特币减半为12.5比特币。大概2020年就会再减半为6.25比特币。

区块链江湖不简明生存指南

三、比特币=信仰?石头也可以

中国对于区块链技术有官方表态,区块链技术不仅被写入了“十三五规划”,而且在工信部信息中心《2018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中,描述更具有煽动性:区块链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正在引领全球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有望成为全球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策源地”。可不是么,过去几十年互联网技术整体还是中心化的,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革了历史的命。

举个例子:如果区块链技术应用到金融交易所,那么理论上交易和清算可以同时完成。中登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就等着解散下岗吧。票据和征信行业已经有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投入运行。看白皮书,可以发现区块链的适用范围极广,当前还仅仅处在技术普及的极早期。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区块链技术就是互联网的进化方向。时间调回10,11年,区块链技术的具体应用——比特币(没错,比特币只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之一而已),还在Geek程序猿的小圈子传播。技术破土而出,毛都没有呢,未来都还是假设,这时就有人开始用真钱换取一串数字,甚至开始提“比特币信仰”。看上去有点荒诞,但回顾货币的发展史,的确,

不管贝壳、黄金还是纸币,它们的价值,都存在于我们的共同想象之中。

区块链江湖不简明生存指南

石头还能当货币呢

逻辑给出了判断,证据不足,未经实践考验,人却用实际行动支持自己的理念。这不是信仰又是啥呢?

四、以太坊:微软苹果,它们属于上古时代

Ethereum(以太坊)被称为区块链2.0,由俄国少年Vitalik Buterin提出。小伙子的《以太坊白皮书》包含很多编程内容,不太好理解。在技术细节之外,他想表达的意思却很容易看出来:中本聪非常伟大,但比特币的设计理念从始至终局限在金融支付领域,适用的范围很窄。他试图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范围扩大,并且在技术上给出了自己的方案。

白皮书中说以太坊目的是基于脚本、竞争币和链上元协议(on-chain meta-protocol)概念进行整合和提高,使得开发者能够创建任意的基于共识的、可扩展的、标准化的、特性完备的、易于开发的和协同的应用。以太坊通过建立终极的抽象的基础层-内置有图灵完备编程语言的区块链-使得任何人都能够创建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并在其中设立他们自由定义的所有权规则、交易方式和状态转换函数。

翻译成人话,就是开发类似Windows、IOS的基础操作系统,任何人都可以基于这套操作系统,专注于开发具体的应用程序,不仅仅局限于数字货币交易。如果能够成功,以太坊开发团队将成为下一个微软或者苹果。

以往要部署区块链非常麻烦,技术上需要自己敲代码,还要号召大家都来参与这个网络,贡献算力(挖矿)。完成这些基础设施之后,才能作进一步的应用开发。利用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基础设施建设这步就可以省略了。就好比原来的荒地,以太坊做好了土地平整,通了路,水、电、通讯,企业直接在上面搞建设就可以。现在发布以太坊智能合约,花费不到一百人民币。

区块链江湖不简明生存指南

五、艾希什么欧(ICO)

ICO首次代币发行(Initial Coin Offering)

时间回到2014年,俄罗斯小伙V的以太坊技术已经得到许多认可,很多人志愿加入开发团队。人有了,接下来开发以太坊平台还需要很多钱,怎么办?传统的方式有两种,借钱、找风投:私人借贷满足不了资金需求;没资产没实体业务,银行不会放贷;项目太前卫专业,懂的风投不多,就算投了,怎么估值是个难题,想必能融到的钱也不会太多。团队最终用了比较前卫的方式解决资金困境,那就是后来大火的的ICO。

以太坊技术发源于比特币,运行过程中也会对矿工进行奖励,奖励不是比特币,而是以太币(Ether)。主网络没上线前,以太坊团队对以太币进行了预售,从2014年7月23日开始募资42天。项目募集比特币而不是美元、欧元之类的法定货币。这42天每14天为一个阶段,越早参与获得的以太币越多。最开始的14天将保持1BTC换购2,000 ether币,随后换购比例将下降到最后的1337枚。预售结束时募集到了31529个比特币,当时比特币市价480美元左右,所以募集总金额大致就是1500万美元。一年后的15年7月30号,以太坊主网运行,创世区块诞生。截止18年,如果那些早期投资者没有卖掉以太币,最大浮盈以比特币计价超过100倍,以美元计价超过500倍。

此后,许多项目试图复制以太坊的融资模式,大多数项目都基于以太坊智能合约进行发布,也有少部分项目如量子链、NEO试图打造类似以太坊的应用平台。这些项目融资模式不同于传统的众筹和IPO,所以ICO这个词逐渐成为主流叫法。

区块链江湖不简明生存指南


六、大哥哪个道上的?

整个行业有三个核心圈层:为区块链提供底层技术的链圈、提供高算力服务器挖矿的矿圈、和发行交易数字货币的币圈。

核心圈层外围的划分如下:

区块链技术开发:BATJ、各大银行、微软谷歌思科等科技巨头

硬件销售商:蝴蝶实验室,烤猫矿机,比特大陆,嘉楠耘智,蚂蚁矿池,ViaBTC矿池

配套应用开发:猎豹移动,imToken

产业联盟:企业以太坊联盟(EEA)(发起者包括摩根大通、微软、英特尔和20多家其他企业),中国区块链研究联盟,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

风投:传统的IDG、红杉、真格,新兴的维京资本、星链资本、硬币资本、节点资本、时戳资本

交易平台:北美四大交易所,CoinBase、Poloniex、 BITTREX、Kraken。

专注数字货币衍生品的BITmex

中国背景的binance,okex、huobi pro 、fcoin

媒体社区:巴比特、金色财经、非小号

七、曾经,我想做个好人:历史进程中的交易所

2011年到2013年初

这段时间比特币处在发展的早期,知道的人很少,交易所基本是Mt.gox一家独大(业界俗称“门头沟”,也有叫马桶盖的)。

“电驴之父”Jed McCaleb为了结与美国唱片业协会的官司,最终赔偿3000万美元并关闭了电驴。2011年7月,赋闲在家的Jed看到咨询科技网站Slashdot对比特币的报道,觉得比特币去中心化,将权力归还个人的理念与其发明电驴的初衷暗合。当Jed想入手比特币的时候,发现使用现有的购物网站非常不方便。Jed用了一晚的时间,自己做了个专门交易比特币的新网站,沿用http://mtgox.com域名。于是,这个曾经为游戏充值的网站开始转型,为信仰充值。

区块链江湖不简明生存指南

话分两头,当时看到报道的不止Jed,许多人为表达中本聪的支持,都选择加入挖矿大军。接入比特币网络的电脑越来越多,算力难度升级,性能落后的电脑再也挖不出比特币,于是购买比特币的需求扩张了。开业第一天,Mt.Gox成交20个比特币,5美分一个。当周后面几天,网站创出史无前例的交易额——单天超过100美元。这就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

前面说性能落后的电脑逐渐被淘汰,那高配置电脑在谁手里最多?游戏玩家啊,不然怎么会有“硬件杀手”这个词。移动互联网大潮之前,手游还停留在贪吃蛇的程度,统治游戏圈的还是各种端游,其中《魔兽世界》一直雄霸国内外网游排行榜榜首。游戏的风靡催生了打金和代练工作室,这些工作室电脑配置普遍不低。也就从2010年中开始,比特币挖矿成为这些工作室的副业。Mt.gox毕竟是英文网站,使用的门槛不低。中国玩家主要还是利用淘宝和QQ群进行交易。市场呼唤本土化的比特币交易所,于是,2011年6月,比特币中国(BTCC)诞生了。

区块链江湖不简明生存指南

这种代练工作室应该算是比特币在中国最早的矿池

2011年上半年,网络黑市平台“丝绸之路”创立,以比特币作为结算货币。两个月后,极具影响力的《时代周刊》报告比特币,比特币开始从小圈子曝光给大众。交易所Bitstamp和Coinbase先后成立。

尽管获得了更多曝光,比特币交易所收入依然有限。这时候交易所的主要收入来源于交易手续费,2012年币价长期横盘在10美元左右,成交稀少。比特币中国每月只有几千块钱收入,惨淡经营。

2013年初到2014年初

这年是数字货币的第一个大牛市。年初,塞浦路斯银行业危机爆发。为了拿到欧盟救助,塞浦路斯总统宣布向该国银行所有10万欧元以下的储户一次性征收6.75%存款税,10万欧元以上的储户征收9.9%税费。为防止资本外逃,塞浦路斯国内银行均被关闭。美国一家公司宣布将在塞浦路斯部署比特币ATM机,民众可以将手中的法币储蓄兑换成比特币,币价应声而涨。下半年,利好消息不断:Mt.gox在“八国集团”杂志登出整版广告;德国政府承认比特币;百度开始接受比特币付款;美国国会对比特币举行听证会。。。年底,比特币已经从年初的十几美元,上涨到超过1200美元。

区块链江湖不简明生存指南

区块链江湖不简明生存指南

在中国,5月份央视《经济半小时》对比特币进行报道。其实这之前,不少脑子灵光的国人嗅到商机,已经开立新的交易所出来抢生意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比特儿(http://BTER.COM)比特时代(http://BTC38.COM)在4月和5月先后成立。这些交易所比特币交易刚不过BTCC,所以上线莱特币等其它山寨币,日子过的也还滋润。下半年,huobi和OKCoin上线,为了争夺流量,两家打出免交易手续费的策略,上线莱特币,推出融资融币和数字货币期货等创新业务,迅速崛起。

这里表扬OKcoin的徐明星:早期大家对比特币有些死忠,也可以说是信仰,看不起那些仅仅改动几处甚至全盘照抄代码的山寨币。比特币交易所们普遍也不认为这些山寨币会有啥前景。但这些是有悖于商业逻辑的:公司经营以盈利为目的,产品设计要以客户需求出发。结果就是,BTCC、Huobi、OKcoin三大比特币交易所眼看着山寨币交易所风生水起。徐明星率先打破僵局,上线莱特币,huobi随后跟进,BTCC选择了拒绝。技术出身的徐明星和李林,最终选择了商业逻辑,商人杨林科反而有点技术宅的偏执。行业先驱BTCC市场份额很快被两个新秀超过。之后几年,中国的数字货币交易所一直维持了三分天下的态势。

从十几美元到1200美元,一年100倍,币民疯了,监管当局慌得一逼。2013年12月5日下午3点39分,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工信部、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印发了《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通知规定,金融机构与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比特币相关的业务。随后加拿大、法国、韩国等多国政府也出台措施否定比特币的合法地位,比特币行业遭受重创。

2014年初到2016年初

如果说政府监管终结了第一次大牛市,14年初Mt.Gox倒闭则引发了大范围信仰危机。“门头沟倒闭”事件后,其市场份额被分食,新交易所P网、Bitmex也是在这个背景下成立的。那数字货币始终没缓过气来,比特币价格一路下跌到200多美元。看币价确实让人心凉,不过数字货币的基本面其实正在渐渐变好:越来越多的公司接受数字货币,许多政府承认数字货币并纳入监管,风投资金入场布局。。。

区块链江湖不简明生存指南

先烈就是没能扛过时间的先驱

说回天朝。央妈等部门发个文,就回头去忙别的,国内交易所悄悄恢复充值也没怎么管,显然没怎么把数字货币当回事,许多新玩家心思活络起来。老玩家手里的比特币好多都是十几块钱买的,熊市里新玩家不愿花几百块钱接盘。新人掀桌子就要打土豪分田地,另立山头。方法也没啥新意,简单粗暴的山寨出谷歌币、企鹅币、狗狗币等空气币,上交易所忽悠散户接盘。交易所三巨头放不下身段,元宝网、聚币网、云币网这些中小交易所可没那么多顾忌,可能是迫于生存压力,也可能是想赚快钱,不仅上线这些山寨币,甚至直接参与炒作。有些币能拉出百倍收益,然后当然是一地鸡毛,大多币值归零,韭菜们屡屡被割得痛不欲生。

区块链江湖不简明生存指南

2016年初至2017年9月,链圈与币圈分道扬镳

2016年初,比特币还在200多美元的底部徘徊。市场信心低迷,成交萎缩,靠着以太坊维持点话题。不知不觉,牛市来了。

2015年开始,比特币的底层区块链技术逐渐被科技巨头和资本重视。最早是Swift害怕被别人革命,所以特别积极的研究向区块链技术升级,自己革自己的命。科技金融公司DAH,利用区块链技术改造传统金融产品,获得了5000万美元风投。美国在线零售商Overstock开发了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交易平台TØ。12月1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它利用TØ发行自己的股票。2016年,BAT不仅投入技术力量进行区块链技术研发,还联合IDG这些风投投资区块链初创公司。工信部其它部门,以及微众银行、蚂蚁金融等企业,推动区块链标准化制定。

区块链江湖不简明生存指南

币圈也有好消息,日本的《支付服务修正法案》2016年4月开始生效,法案认可数字货币作为合法支付手段。并且从7月开始,数字货币消费不需要缴纳消费税。接入支付的商家越来越多,流入币圈的资金也逐渐增多,币价开始起飞。

区块链江湖不简明生存指南

下半年老天爷又给了神助攻,全球股市、债券、大宗商品哀鸿遍野,资金向币圈分流。币价上涨→资金入场→币价又上涨→资金跑步入场→币价疯长→连大妈入场。比特币年初只有400+美元,2017年1月初突破1000美元关口。牛市带来ICO第一次小高潮,国内提供ICO服务的币众筹,元宝网,云币,ICO365,币创,聚币等平台,2016年给二十多个项目募集了2亿人民币。央妈闻到与股灾相似的味道,终于不淡定了。当时国内整治各种交易所,比特币交易所三巨头被约谈,工作组进驻。

监管出手的直接后果就是交易所下线融资融币,恢复交易手续费。应该说,到这时候,国内三巨头和和国外Coinbase等同行比业务类型还是差不多的。主要收入就靠手续费,现在业务被砍,交易量萎缩,要维持收入,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增加人气高的新品种。17年5月前,三巨头的交易品种很少,只有比特币和莱特币。到了5月末,三巨头陆续上线以太坊ETH,ETC。这个时间很有意思,因为国内ICO前5个月的募资9亿左右,6月份一个月就募集17亿。一个很合理的推测:大交易所上线以太币,极大便利了市场买币,为基于以太坊智能合约的ICO项目募资打出了有力助攻。五六月份,以太币从90美元启动,仅仅一个多月,价格逼近400美元。

区块链江湖不简明生存指南

ICO项目让以太坊一飞冲天

7月互金委员会出了份报告,统计出上半年ICO整体募资26亿,报告顺带让IcoAge、ICOINFO、ICO365三个平台出了名。没有啥东西能比暴富更让人智商掉线,有个段子:一个小蚁币的投资人,因为聚众斗殴入狱,出来后成为了千万富翁。激不激动,刺不刺激,我这有个类似项目,机会不容错过啊。下半年ICO项目井喷,各种乱象就不说了,自行搜索,当段子看挺有意思的。

区块链江湖不简明生存指南

牛鬼蛇神肆意破坏社会和谐,有史以来天朝监管部门第三次出手。9月4日,央行几个部门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把ICO定性为非法集资。10天后,监管层进一步行动,勒令所有数字货币交易所限期关停。中国币圈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2017年9月至今,疯狂上币的大航海时代

现实是多侧面的,监管层试图斩草除根,但风险与机遇并存,众多交易所大体走出了三条不同的路。

第一,从这件事中受益,以币安为代表。交易所被限制,但市场需求没办法被限制。Mt.Gox倒闭成就了竞争对手和众多新交易所,这次受益最大的是币安。币安从一开始就标榜自己是国际化交易所,公司注册和服务器都架设在海外。9.4之后,明面上主动停掉人民币入金,屏蔽大陆IP,私底下教大家如何科学上网,用户增长极为迅速。

第二,成为监管层的刀下亡魂,以BTCC、聚币网为代表。中小交易所本身流量小,实力弱,找新出路的成本还要高过可能的收益,索性就停止了业务。比特币中国作为国内最老牌的交易平台,底子比较厚。公司将交易所业务卖给香港一家基金公司,把精力转向了矿池业务。这两天有消息称BTCC香港团队要重启交易所业务,不知是不是获悉了监管层的什么新动向。

第三,出海发展,以OK、huobi为代表。当前各国监管当局对数字货币的态度分为三类:以中国为代表的严禁;以美国、日本、瑞士为代表的牌照监管;以马耳他为代表的支持鼓励发展。OK和huobi经过短暂调整,集中精力调整公司架构和技术。运营人员还在国内,法律关系和服务器都转移到境外。摆脱了政策掣肘,少了国内中小交易所分流,日子过得比以前滋润。这里再多说几句李笑来的云币网,云币靠以太坊大获成功。17年上半年的时候,据说云币每天的收入在200~300万之间,如果没有这次监管,10月份就要在纳斯达克上市。

出海后云币更名BigONE,技术、运营和品牌在竞争中都不敌对手,不复当年的风光。

被迫出走的交易所们,出海后开始调整业务。以往出于对监管的忌惮,对ICO项目还是有所收敛的。现在,大交易所依仗品牌效应和流量聚集的优势地位,疯狂上币。币安最早下手,OK和火币紧随其后,现在,三家里面少的有300+币种,多的超过600。想想13年上线个山寨币都有点拉不下脸,BTCC、huobi、OK直到17年还只有寥寥几个品种,恍如隔世。为啥这么搞?上币来钱快啊。ICO项目最密集的时候,项目方在三大交易所的上币成本少则几百万,多则三四千万,大头都让交易所赚走了。

交易所是个流量生意。流量大的交易所不仅手续费收入高,还因为曝光度高,掌握行业话语权,成为ICO项目方无奈的首选。赚钱效果摆在那儿,数字货币交易所开始像现货交易所那样遍地开花。绿林好汉们打土豪分田地,目前看最成功的是Fcoin。“交易即挖矿”这个比较唬人的新概念、平台币FT百倍涨幅、全网第一的交易量,哪条都饱受争议,足够引爆行业话题。主流都认为Fcoin赢在“交易即挖矿”上,但仔细研究这个模式,简单回顾历史,从交易所收入结构和交易模式(如融资融币和比特币期货)两个核心点入手,我们可以发现它与其它同行没有太大区别。个人觉得探讨运作模式收获不大,Fcoin可以被用作互联网公司流量争夺的案例分析。这点也是中国背景交易所与纯老外交易所的一个明显区别。还有,Fcoin能成功,也离不开投资人背后的支持。这里单独提下节点资本杜均和时戳资本长铗,杜均是金色财经和贝壳公关的老板,长铗是巴比特创始人。金色财经和巴比特在行业内都是掷地有声的媒体社区,流量争夺上,Fcoin有天生优势。

区块链江湖不简明生存指南

八、对韭当割,人生几何:ICO圈子为啥这么乱?

FT中文上有篇文章,故事讲的好,我们拿来直接用。

一位船长,想出海寻找传说中的金银岛,苦于缺乏资金。以往,他可以使用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这两个比较传统的选项。现在,让我们想象一个新场景:船长宣布,他将在金银岛上建国,发行货币,用于交易岛上的金银。投资者出资或者出力供船长造船、招募海员、勘探海岛。作为回报,他们在出海前就能拿到一定数量的金银岛货币。如果冒险成功,这些货币可以用来交换金银财宝,因此升值空间巨大;如果失败,这些货币一钱不值。

区块链江湖不简明生存指南

这事实上就是目前很多区块链项目token(代币)发行的逻辑。Token用于购买区块链项目构建的社区内部的服务,其价值归根到底取决于这种服务本身的价值。正如当对一个国家的产品或者服务有着巨大需求时,该国货币会升值。Token既不是债权,也不是股权,而更像是一个小经济体内部的货币。打个比方:区块链技术相当于印刷术,token相当于纸币。

让我们仔细观察token的发行机制:区块链从业人员发布,说明创业的构思、商业逻辑、技术条件以及token的分配和奖励,类似于常见的商业计划书。在顺利的情况下,从首次代币发行(initial coin offering, 即ICO),完成token的私募,并且上交易所公开交易,只需三四个月,募集大约两三千万美元的法币或者等值的ETH、EOS之类的加密数字货币。

和传统融资不同的是:企业家在开始真正开发项目之前,就拿到了融资,并且无需背负债务或者出让股权。这是对人性的巨大考验!在这种情况下,船长有很强的动机拿钱跑路,而不是出海搏命。投资方完全了解这一点,因此他们不太可能像传统VC一样耐心等待船只归航,带回满仓珠宝。他们更有可能和船长合谋,利用地理大发现带来的投资狂热,鼓吹金银岛的诱人前景,将手中的金银岛货币高价卖给散户,获取差价。在区块链的蛮荒世界中,币基金或者其他机构投资者,在私募阶段低价获取token,卖给交易所的散户,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取惊人回报。目前,在上万种已经上交易所发行的token里,大部分都破发了,散户在二级市场购买token,大概率是亏的。ICO的成功募资,以及私募投资人的成功退出,最终依赖于有足够的散户接盘。

九、我可怜庄家,谁可怜我

讲个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泡沫时的趣闻,来源知乎:有家小公司啥小屁业务也没有,竖了一个广告牌说自己要进军通讯业务,于是就被另外一家公司在未经任何尽职调查的情况下,用一亿美元的股票给收购了。收购方说:那块广告牌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然后发了财的小公司老板看收购方能二到这个地步,二话不说卖光了交易所得的股票并反手做空该公司的股票,后来其股价从百来美元跌到了两美元。泡沫破裂时,纳斯达克千股退市。大浪淘去沙子就是金,Google、Netflix、新浪、百度、QQ,这些企业在泡沫中出生,扛过了熊市洗练。它们在各自领域与传统拼杀,推动整个社会向互联网升级,最终长成割据一方的独角兽。

新技术的发展往往伴随泡沫,这是很常见的历史进程。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想刚出现的时候,正常的人往往小心谨慎。要等到具有冒险精神的先驱拨开重重迷雾,褪去新生事物的神秘色彩,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想才逐渐被认同和推广。随后人们不断涌入这些领域,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想投入应用,并将其深化拓展。直到被调动的社会资源急剧增长,投入产出严重失衡,有限的资源不再能支撑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想的继续扩张。或许因为很偶然很小的事,市场雪崩,谢幕时一地鸡毛。这就是泡沫发生、膨胀和破灭的过程。后半程的行为堪称疯狂,但也就是这种疯狂行为,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

如果承认泡沫是历史进程的一部分,那就得承认个体就无法对抗大势。这种情况下,明智的选项不多。或是佛系旁观,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或是学索大爷,泡沫形成时一起吹泡泡,狠捞一笔,泡沫破裂前下车离场。有人提过这么个问题:索罗斯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导致东南亚好多家破人亡,本质上和希特勒有什么区别?如果还是这个人,当目睹ICO泡沫,很可能会问:空气币和传销币组团出来收割韭菜,他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认可上面俩问题的,十有八九是新韭菜。尤其被现货和外汇市场教育多年的老韭菜,见多了江湖险恶,很容易理解新韭菜的逻辑:富人和富人讲权责关系,穷苦百姓和富人之间,肯定是富人为富不仁。不能说全错,但现实是多侧面的,没有简单的黑与白。现实中除了各种“跑路”,老韭菜也见过不少“亏损维权群”,币圈也都知道有人拿着敌敌畏找徐明星要说法的大新闻。这些人的逻辑通俗易懂:赚钱我就走人,赔钱我就闹事。毕业后进体制的同学经常处理上访,讲的好多闹访段子让人耳目一新:居然还有这种操作。

上面那段是铺垫,说回ICO。这个生态,是包括散户在内的几方,为各自利益动态博弈的过程。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用钱评判输赢,谁割谁还真不确定。赢的拿钱走人,输的或许就血本无归。项目方别骄傲,小心社会人打上门去;韭菜们别自卑,大有大的难处,我们船小好调头;刁民们别自满,现在敢吃这碗饭的项目方要么有背景要么豁得出去,小心阴沟里翻船;交易所···算了,交易所是爸爸,能打败爸爸的只能是另一个爸爸。金融市场的重要特征就是零和,零和意味着利益冲突。愿赌服输是个高尚的品格,输了耍赖才符合人性。为啥开赌场需要有钱有势力的江湖大佬?赌场不怕闹事,赌客不担心跑路,博弈平衡,他好你也好。看,这里面有道德的位置么,构建新秩序不能靠温良恭俭让,得实打实的进行利益分割。既然是泡沫,那说明新秩序没有建立,还处在弱肉强食的生态阶段。从这个角度分析,参与泡沫的只有两种人,划分标准是:有没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明知山有虎,能兜得住再向虎山行。既然想要冒险闯入,如果输了就不要怪市场不留情面,杀伐无情。

历史自有它的逻辑,就算我们哔哔甚至挡在前面,最多也就被碾成渣,挡不住大车轰隆隆向前。在这个基础上讨论良心和道德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有精彩观点的人没必要争论,因为别人很难被说服。不如去写小说或者当导演,说不定会成就一部伟大的作品。人们不是经常这么评价么:《XX》生动刻画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反映了时代大潮裹挟下,渺小个体的荣辱悲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