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清揚遇到的三個高手是誰?

疑問:風清揚遇到的三位高手是誰?

原書中雲:風清揚道:“當今之世,這等高手是難找得很了,只要能僥倖遇上一兩位,那是你畢生的運氣,我一生之中,也只遇上過三位。

考證這一點首先需要知道風清揚的年齡,這一點已經有大俠考證,本人覺得頗為合理,因此這裡取年齡為九十餘歲。

首先設定時間下限;風清揚封劍隱居是在華山劍氣之爭之後,所以《笑》書中的第一高手東方不敗自然就被排除在外。因為東方不敗的《葵花寶典》是在十二年前才開始練,因此東方不敗不可能;

風清揚遇到的第一個高手是武當的某位道長

根據可參考在武當山下令狐沖對沖虛道長一節。具體分析如下:

先說說武當派的掌門人繼承關係,張三丰——宋遠橋——俞連舟——谷虛子(俞岱言弟子,在倚天中武當日常事務都由他主持,繼任掌門順理成章)——沖虛的師傅——沖虛(源於金書所推測)

當然,風清揚遇到的這位武當道長不可能是沖虛的師傅,很有可能是他的師叔,因為掌門俗事很多,不能用心的練武,而作為師弟的卻能夠心無旁騖的去學習精深的武功。(當然也有例外,如張三丰,王重陽等開山祖師)風清揚可能早就聽聞武當太極劍法精妙絕倫,後在一次外出中經過武當山下無意中見到的太極劍法(書中雲:那漢子道:“武當山腳下,人人都會武功。你們外路人到這裡來撒野,當真是不知死活,自討苦吃。”那漢子道:“武當山腳下,三歲孩兒也會打拳,五歲孩子就會使劍,那有甚麼希奇?”),雖然招式平庸,但極其深奧,於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上得武當山,想和太極劍法一較高下,於是就有了風清揚對戰武當山,獨孤九劍VS太極劍法,很自然,這一仗風清揚險勝。(書中言道:令狐沖心想:“他守禦時全無破綻,攻擊之時,畢竟仍然有隙可乘。”)雖然風清揚勝了,但是對太極劍法及其沖虛師叔本人是及其欽佩的。後來沖虛的師叔在和風清揚對陣險輸之後,與另一位師兄弟冥思苦想,自創了“兩儀劍法”。(書中沖虛言道:“五十餘年前,武當派有兩位道長,在這路兩儀劍法上花了數十年心血,自覺劍法中有陰有陽,亦剛亦柔”。)

在《笑》書中,令狐沖在武當山腳下對陣清虛和成高的“兩儀劍法”時,沖虛一語道破令狐沖所使劍法是獨孤九劍,而且指明是風清揚前輩的劍法(書中雲:那老者點頭道:“年紀輕輕,身負絕藝而不驕,也當真難得。令狐公子,你曾得華山風清揚前輩的親傳嗎?”),這句話說明了幾點,第一點說明世上只有風清揚一人會這套劍法,第二點“風清揚前輩”二子說明風清揚的年齡比沖虛大得多,第三點,沖虛能一語道破令狐沖的劍法,說明沖虛親眼見過風清揚的獨孤九劍甚至有可能得到風清揚的指點。

關於獨孤九劍VS太極劍法的描寫,可參考令狐沖對陣沖虛的描寫,書中雲:

那老者又是劍交左手,在身前劃了兩個圓圈。令狐沖見他劍勁連綿,護住全身,竟無半分空隙,暗暗驚異:“我從未見過誰的招式之中,竟能如此毫無破綻。他若以此相攻,那可如何破法?……難道一人使劍,竟可全無破綻?”

那老者劍上所幻的光圈越來越多,過不多時,他全身已隱在無數光圈之中,光圈一個未消,另一個再生,長劍雖使得極快,卻聽不到絲毫金刃劈風之聲,足見劍勁之柔韌已達於化境。這時令狐沖已瞧不出他劍法中的空隙,只覺似有千百柄長劍護住了他全身。那老者純採守勢,端的是絕無破綻。可是這座劍鋒所組成的堡壘卻能移動,千百個光圈猶如浪潮一般,緩緩湧來。那老者並非一招一招的相攻,而是以數十招劍法混成的守勢,同時化為攻勢。令狐沖無法抵禦,只得退步相避。他退一步,光圈便逼進一步,頃刻之間,令狐沖已連退了七八步。

令狐沖再退一步,波的一聲,左足踏入了一個小水坑,心念一動:“風太師叔當日諄諄教導,說道天下武術千變萬化,神而明之,存乎一心,不論對方的招式如何精妙,只要是有招,便有破綻。獨孤大俠傳下來的這路劍法,所以能打遍天下無敵手,便在能從敵招之中瞧出破綻。眼前這位前輩的劍法圓轉如意,竟無半分破綻,可是我瞧不出破綻,未必便真無破綻,只是我瞧不出而已。”

他又退幾步,凝視對方劍光所幻的無數圓圈,驀地心想:“說不定這圓圈的中心,便是破綻。但若不是破綻,我一劍刺入,給他長劍這麼一絞,手臂便登時斷了。”

當下手臂一伸,長劍便從老者的劍光圈中刺了進去。噹的一聲大響,令狐沖只感胸口劇烈一震,氣血翻湧,一隻手臂卻仍然完好。那老者退開兩步,收劍而立,臉上神色古怪,既有驚詫之意,亦有慚愧之色,更帶著幾分惋惜之情,隔了良久,才道:“令狐公子劍法高明,膽識過人,佩服,佩服!”令狐沖此時方知,適才如此冒險一擊,果然是找到了對方劍法的弱點所在,只是那老者劍法實在太高,光圈中心本是最兇險之處,他居然練得將破綻藏於其中,天下成千成萬劍客之中,只怕難得有一個膽敢以身犯險。他一逞而成,心下暗叫:“僥倖,僥倖!”

風清揚遇到的三個高手是誰?

風清揚遇到的第二個高手是林遠圖。

根據可參考令狐沖對陣東方不敗和令狐沖對陣嶽不群一節。具體分析如下:

時間追溯到九十年前,此時魔教十長老已經全部葬身華山思過崖已經四年,(書中雲:百餘年前,就在華山嶽、蔡二人盜得《葵花寶典》之後,就被魔教十長老搶走,五年之後,魔教長老在二次華山之役中,全部葬身華山。)此時林遠圖已經習得辟邪劍法,在此後的十幾年,打遍黑道無敵手,並因此開創了福威鏢局(書中雲:當年林遠圖以七十二路辟邪劍法開創鏢局,當真是打遍黑道無敵手。),風清揚此時十七八歲左右,林遠圖約五十歲左右,後一位高人將風清揚託付給當時的華山掌門,帶藝加入華山派(可參考勞德諾加入華山派一節),因劍術出神入化,被氣宗劃歸劍宗一派。約三十年後,青城派長青子挑戰林遠圖失敗,而長青子和嶽不群的師傅關係很好,所以他知道辟邪劍法(書中雲:嶽不群對勞德諾言道:“長青子前輩和你師祖是好朋友,曾對你師祖說起過,……你師祖曾和他拆解辟邪劍法,想助他找出這劍法中的破綻,然而這七十二路劍法看似平平無奇,中間卻藏有許多旁人猜測不透的奧妙,突然之間會變得迅速無比。兩人鑽研了數月,一直沒破解的把握。”),而風清揚在華山的特殊身份,他自然也很可能見過長青子演練辟邪劍法,雖然不甚完整,但其中的劍招所隱藏的奧妙作為一個劍客來說絕對有極大的吸引力,因此,風清揚很有可能去找過林遠圖,而林遠圖由於年歲已高,並不會和風清揚真正動手,只是由其子林仲雄在一旁演示,風清揚看完之後覺得辟邪劍法極是深奧,暫時沒有想到剋制辟邪劍法的招數。更重要的是,林遠圖的辟邪劍法的威力似乎更在東方不敗《葵花寶典》之上。(書中方證在恆山雲:“魔教得到了嶽蔡二人手錄的寶典殘本,恐怕也沒什麼得益。……兩人交惡,說不定也與這部手錄本有關。其實這部手錄本殘缺不全,本上所錄,只怕還不及林遠圖所悟。)

關於辟邪劍法的威力及招式可以參考東方不敗和嶽不群、林平之等人所使。由於東方不敗練《葵花寶典》已經十餘年,而嶽不群和林平之只有短短的幾個月,不能相提並論,是故以東方不敗的武功來作為參考。令狐沖在和東方不敗交手時書中曾描寫道:東方不敗“咦”的一聲,讚道:“劍法很高啊。”左一撥,右一撥,上一撥,下一撥,將令狐沖刺來的四劍盡數撥開。令狐沖凝目看他出手,這繡花針四下撥擋,周身竟無半分破綻。而且辟邪劍法和《葵花寶典》有一個共同點,書中雲:行動如電,攻守進退,全然出於對手意料之外。書中還言道:“令狐沖心頭一凜,盈盈這句話正說中了他的心事,林平之劍術之奇,連‘獨孤九劍’也無法破解,確是非看個清楚不可。”而獨孤九劍是要在對方有破綻的情況下提前預知對方的下一招才能取勝,雖然獨孤九劍,敵強愈強,但是至少要在七十二路辟邪劍法使完之後重複使出才能分出勝負,(可參考令狐沖和嶽不群交手時的描寫),所以風清揚遇到的其中一個高手就是林遠圖。

風清揚遇到的第三個高手有可能是任我行的師傅

這一點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根據,只能從任我行和方生以及“江南四友”的黃鐘公的描述中可窺見一二。

根據一:令狐沖……便道:“……風老前輩和晚輩談論劍法之時,對這位……這位任老先生極是推崇,說道當世劍法,他便只佩服任老先生一人……”

此言一出,黃鐘公等四人盡皆愕然。那姓任的卻十分得意,呵呵大笑,道:“小朋友,你這話說得很對,風清揚並非泛泛之輩,也只有他,才識得我劍法的精妙所在。”任我行對令狐沖的信口胡謅並不感到驚訝,說明當年任我行和風清揚的武功不分伯仲,而且兩人的相識,關係也不錯,這點可以從風清揚在思過崖教令狐沖獨孤九劍的過程中對門規教條的鄙視中可願意看出。而風清揚和任我行相識多半和任我行的師傅(後面簡稱“任師”)有直接關係。(原因詳見根據三)

根據二:任我行言道:“華山派姓風的人,都不會差。你進來罷!我領教領教風老的劍法。”他本來稱風清揚為“老風”,後來改了口,稱為“風老”。——說明了幾點,一是風清揚年齡比任我行大,不然不會稱之為“老風”二是再一次證明了風清揚年輕時狂傲不羈的性格,不然像嶽不群這種正派人士,根本不可能和魔教的人結交,不然就會為正道武林所不齒,甚至身敗名裂(這點可參考劉正風結交曲陽的結果可知),從後面眾人對風清揚的評價來看,風清揚在黑白兩道都有很高的威望(黑道以任我行、黃鐘公為代表,白道以方證方生、沖虛為代表),這些人對風清揚都是敬佩有加,這點可以從令狐沖身上看到一些風清揚當年的影子(黑白兩道大部分人對令狐沖都敬佩有加。恆山“三定”,少林武當及所有黑道對令狐沖的處事風格都是很贊同的)。

任我行笑道:“哈哈,嶽夫人,你還道我說的是尊夫麼?他……他可差得遠了。我所佩服的,乃是劍術通神的風清揚風老先生。風老先生劍術比我高明得多,非老夫所及,我是衷心佩服,並無虛假。”——在梅莊西湖底任我行對風清揚的劍法佩服,但也就在不相伯仲之間(詳見根據一),但此時對風清揚的劍術稱讚是“通神”,任我行此番話有可能是和令狐沖有一定的關係,但是任我行對風清揚的劍術那是衷心的敬佩更是主要原因。

風清揚遇到的三個高手是誰?

根據三:方生道:“不敢。風老先生昔年於老衲有大恩大德,老衲此舉,亦不過報答風老先生之恩德於萬一。”——在《笑》中,方生不止一次說道“風前輩對我都極大的恩德”,第一次是在方生和令狐沖交手時,和沖虛一語道破令狐沖的劍法傳承一樣,看出他的劍法是風清揚的獨孤九劍,再次證明會獨孤九劍的只有風清揚一人。而也說明方證和方生相識風清揚,並且風清揚對方生有極大的恩惠,這個恩惠據個人推測應當是救命之恩。只有再造(救命)之恩,方生才會說出:“不過報答風老先生之恩德於萬一”。而過程據本人推測,事情的經過應該是:方生是當時少林少有的俊才,是當時少林方丈的得意弟子,年輕時因下山辦事,在回來途中,無意中遇到任我行的師傅(也就是當時的魔尊),而任師想統一江湖便想從少林下手,以便其他門派聞風喪膽不攻自破,誰知此時剛好遇到風清揚,風清揚見對方是魔尊,自覺有能力勝出,兩人便約定比武,魔尊因吸星大法的缺陷,敗於風清揚,但風清揚也是身受重傷,風清揚用自己的性命從任師的手中救回方生,是故方生對風清揚的恩惠銘記於心。後方生回寺後對師傅和師兄(方證)說起此時,是故方證也知道風清揚的事蹟。

根據四:黃鐘公道:“聽說風少俠是華山派前輩風老先生的傳人,劍法如神。老朽對風先生的為人和武功向來是十分仰慕的,只可惜緣慳一面。前些時江湖之間傳聞,說道風老先生已經仙去,老朽甚是悼惜。今日得見風老先生的嫡系傳人,也算是大慰平生之願了。不知風少俠是風老先生的子侄麼?”

黃鐘公沉思半晌,說道:“風兄弟,我指點你一條路子,對方肯不肯答允,卻是難言。我修一通書信,你持去見少林寺掌門方證大師,如他能以少林派內功絕技《易筋經》相授,你內力便有恢復之望。這《易筋經》本是他少林派不傳之秘,但方證大師昔年曾欠了我一些情,說不定能賣我的老面子。”——這點似乎和風清揚沒有關係,暫時還沒有想到,寫在這裡暫時湊數,待以後想到之後再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