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 振興鄉村㉚|廟溪鄉油木村三次產業興村試驗

脱贫攻坚 振兴乡村㉚|庙溪乡油木村三次产业兴村试验

脱贫攻坚 振兴乡村㉚|庙溪乡油木村三次产业兴村试验

眼下,廟溪鄉油木村椒香四溢,漫山遍野的青花椒正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好產業。然而,卻鮮有人瞭解油木村人近20年來三次產業興村試驗的故事。

第一次 跟隨大潮,種烤煙

去年,一條近20公里的鄉村通暢公路一頭扎進了油木村1組的深山密林裡。從此,被數座大山鎖在了海拔500至700多米的地方終於有了一條寬敞的公路方便出行。

“交通條件的改善,只不過是油木村最小的改變。”對於村裡近年來的點滴變化,油木村黨支部書記曾雲沛感觸最深。

1990年,作為村裡少有的文化人,曾雲沛原本打算外出找工作,但村裡小學因為沒有教師而停課的現狀,將他從外出的客車上拉了回來。

“教書育人的時光是美好的,但大山裡的日子卻是艱難的。”曾雲沛回憶,上世紀90年代,村裡除了交通不便,最困難的是沒有成熟穩定的增收致富產業,村民手裡沒有錢,生活水平一直很低。

大山阻隔,產業發展受限,油木村持續貧困。時間來到了1998年前後,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曾雲沛再也按捺不住了,他決定放下教鞭,通過產業實踐為村子尋找一條發展道路。

脱贫攻坚 振兴乡村㉚|庙溪乡油木村三次产业兴村试验

上世紀80年代以來,烤煙就是廟溪鄉的重要產業之一,當時全鄉烤煙種植面積有數萬畝,可謂家家戶戶種烤煙。最後,曾雲沛決定跟隨大流。那一年,他鼓著勁,一口氣種下了10多畝。

第二次 獨闢蹊徑,種花生

村民陳美學,今年43歲。在家務農多年,受制於村裡的自然條件,只能耕種傳統的“三大坨”(苞谷、洋芋、紅苕)農作物。20多年下來,家裡鋤頭用壞了10多把,也沒能從地裡刨出好日子。

“苦日子過久了,總想謀個出路,換個活法。”陳美學說,她家和曾雲沛一樣,後來也陸續種了10多畝烤煙。但種了幾年後,土壤肥力下降,烤煙質量不高,很難賣上好價錢。除去肥料和人工開支,基本沒有掙到什麼錢。

然而,在油木村,像陳美學一樣,守著綠水青山,卻一直過著苦日子的村民比比皆是。近幾年,陳美學一直想換種其他農作物,但改種什麼,她心裡一直沒底。

“烤煙週期短,見效快,曾經風靡一時,但年年種,土壤肥力跟不上,菸葉質量一年不如一年。”曾雲沛告訴記者,從2000年開始,他就開始試種其他農作物。最後獨闢蹊徑,種植小米花生。

小米花生前幾年效益可觀,但可惜好景不長。2006年,油木村裡種植的花生因土地肥力跟不上和病蟲害等因素,沒能為村民帶來多大效益,無法讓村民持續增收。

第三次 因地制宜,種花椒

時間到了2014年,鄉上組織的一場推介會又為村裡帶來了新的機遇——發展青花椒。

脱贫攻坚 振兴乡村㉚|庙溪乡油木村三次产业兴村试验

“儘管村裡的野生花椒到處都是,表明我們村適合種植青花椒。但任憑縣裡的農業專家和鄉上幹部好說歹說,村民就是不相信。”曾雲沛說,為了給村民帶好頭,他便和另外幾個村民試種了20多畝。

“在花椒苗栽下地後,我們只能前進不能後退。”村民付昌漢回憶,為了種好青花椒,曾雲沛還帶著大家專門外出學習了5天。遠到我市江津區,近到我縣泔溪、銅鼓、板溪等地。

脱贫攻坚 振兴乡村㉚|庙溪乡油木村三次产业兴村试验

不懂就學,以學促做。第三年夏天,曾雲沛等人的辛勤付出就有了回報。儘管這20多畝青花椒只是初掛果,但一串串綠油油的青花椒像珍珠、像寶石,密密麻麻地掛滿了枝頭。

脱贫攻坚 振兴乡村㉚|庙溪乡油木村三次产业兴村试验

“所有青花椒由和信農業公司統購統銷,為避免市場價格波動帶給農戶損害,他們還確定了保底收購價。如果當年價格高於保底價,高出部分由公司與農戶各分50%的利潤。”付昌漢說,花椒第三年就見到了效益,村民一下就來了積極性,當年就陸續發展了上千畝青花椒。

2017年春天,油木村裡野生的花椒樹開滿了白色的小花,香氣撲鼻。一處陡峭的山坡下,陳美學帶著全家人上陣,一口氣種下了近20畝青花椒苗。

最近,曾雲沛專門為陳美學家算了一筆賬:“新種的青花椒3年後就可以大面積掛果,而且陸續進入豐產期,到時只需要按時除草、施肥就能保證產量。豐產後效益十分可觀。”

脱贫攻坚 振兴乡村㉚|庙溪乡油木村三次产业兴村试验

“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以後你家多了個綠色銀行咧。”

“那是,總算是找到了合適的產業了。”陳美學說,看著滿山的花椒樹一片翠綠,她心裡終於有底了。

記者:冉 川

校對:劉 琴

審稿:黃 偉

酉城,有你,酉名

脱贫攻坚 振兴乡村㉚|庙溪乡油木村三次产业兴村试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