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邪异故事(18)

1丶梦中破案   

曹州的刘某,是开当铺的。虞城的张某,帮刘管理当铺已有二年了,稍有一些积蓄。年末要回家,主人留他到初一,乘一青骡离去,约定十五日元宵节返回曹州。到期不回,刘因此派人催他回来。派去的人到他家,家人却说:“没有回家来。”两家打官司,告到巡抚和巡按大人那里,勒令县里限期捉拿。拖到六月了,公差不知所措。  

 一天晚上,公差在城南调查,见有老人和一少年相互交谈说:“月色很好,何不到凉亭去?”曹州南城十数里,有旧凉亭,公差私下商议说:“二人这时候出去,倘若城门关闭,回来怎么进城呢?”公差觉得有异常,于是先到那里等候。不久,二人果然来了,听他们说话,都是邻里间的琐事。过了一会儿,少年忽然说:“城内刘姓的事至今没有查明,我心里想,是西门外卖饼的孙某贪他财物,因而害死了他。”老翁问为什么,少年说:“饼店在这里已经多年,今年春天忽然关闭,所以怀疑。”老翁呵叱说:“这事大有牵连,怎么能乱讲?”意思很不高兴。又说:“夜深了,可以回去了。”   公差尾随其后,走得很快,到了南城,门已关闭,见二人从门缝进入。公差急忙叫守门人开锁入城,两人却还在前面走着。到了小胡同,少年与老翁告别,进门去,门也没开。跟随老翁走过二十多家,也没开门就进去了,公差很吃惊,就敲那门。好一会儿老翁才出来,点着纸捻照亮,披着衣服,极困乏的样子。公差说:“刚才与少年在凉亭看月,怎么这么快就睡了呢?”老翁神色迟疑地说:“看月是有的,那是梦中的事。”公差又强拉他去少年家,少年出来,也像老翁一样刚睡醒,于是抓到县官署,叙述梦中的话。第二天早上,派两个人到某村找到孙某的住处,发现青骡还拴在门口,把孙某捉拿到县,一审就服罪了,遂后追赃判他抵偿。  

 这是乙巳年夏天的事。曹州太守吴忠诰曾经做过绥德州官,与严道甫交好,他告诉道甫的。

2丶染坊椎

   华亭的居民陈某,有一妻一妾,妻没有生育而妾生有儿子,妻很嫉妒,趁妾出外时,暗中把妾的儿子投到河里。邻居有开染坊的妇女在河边洗衣服,见小儿泛泛地随流水漂来,心生怜悯救起小儿。抱小儿回家,喂小儿乳粥,忘了敲衣服的棒椎还在河边。陈妻虽然把小儿沉入水中,还怕小儿不死,又去河边察看,不见小儿,却见棒椎浮在水边,笑道:“我洗衣服正缺这东西。”于是拿回家,挂在床边。

   不久,有小偷儿入室偷东西,掀动被子,陈妻惊醒大叫起来。小偷儿急忙取床边的棒椎击打她,正中脑门,结果脑浆崩裂而死。陈氏早起报告官府,查验凶器,是“天生号”染坊的棒椎。拘拿染坊的人审讯,那家妻子详细说明了抱小儿回家忘了棒椎的原委,官府就把小儿还给陈氏,再另外缉拿真正凶犯。

3丶冤鬼戏台告状

   乾隆年间,广东三水县前搭台演戏。有一天,演《包孝肃断乌盆》,净角扮演的包孝肃(包公)上台坐着,见有蓬乱着头发带伤的人跪在戏台中间作出申冤的样子,净角惊得起来躲避,台下人一片哗然,事情传到县官署。县令派人查问,净角把他所见情形对来人说明了。县令传唤净角来,嘱咐净角:“仍然如先前的装束上台,如果再有所见,可以引到县堂里来。”

   净角尊命行事,那鬼果然又出现了。净角说:“我是假装的包龙图,不如我带你去县大堂,求县官申冤。”鬼点头同意。净角起身,鬼随后到大堂,县令询问净角:“鬼在哪里?”净角回答:“鬼已经跪在台阶下。”县令大声呼唤,毫无动静,县令发怒,要责怪净角。净角见鬼起立向外走,并作出招手的样子,净角赶紧禀告县令。县令就让净角同差役二名尾随在后,看鬼去哪里,记下那地方。净角随鬼在野外走了数里,见鬼进入一坟墓中。坟墓是县里富户王监生母亲埋葬的地方,净角与差役将竹枝插地作标志,回县报告。

   县令坐轿子前往观看,并传唤王监生严厉审讯。王不承认,请求打开坟墓来表明自己的冤枉。县令同意,到坟墓那里,挖开不到二三尺深,就见到一尸体,颜色如生。县令大欢喜,问王如何解释,王喊冤枉,说:“当时送葬人有数百,一起看着下葬,并没有这具尸体。即使有这尸体,也必定不能堵住众人的口,几年来为什么默默无闻,一定要等到这个净角才说呢?”县令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又问:“你看着埋土后回家了吗?”王说:“看母亲的棺材下葬后就回家了,以后的事都是民工做的。”县令笑说:“这就对了。快叫所有民工来!”见民工们样子凶恶,喝道:“你们杀人的事暴露了,不用再隐瞒!”众民工大惊,叩头说:“王监生回家后,我们都在茅蓬下休息,有单身行人背着布袋来求火,我们其中一同伴觉得他的布袋中有银子,与众人商量杀他然后瓜分,就举起铁锄打碎了他的头,埋在王母的棺材上,再加土填上,连夜堆成坟。王满意他们干得快,又加重赏赐,并没有人知道。”县令依法处置了他们。

   相传众民工埋尸体时自夸说:“这事难以弄清楚了,如果要申冤,除非是包龙图再世。”鬼听到这话,所以借净角扮演包龙图时,便来申冤。

4丶镇江某仲

   某家老二,镇江人,兄弟共有三人。老大没儿子,老二有儿子,七岁时去看元宵节灯会,丢失了,不知下落。老二很郁闷,带着钱财做生意到山西,并希望打听到儿子的消息。去了几年没回来,传说老二已经死了,老二妻子不相信,求叔叔去寻找。

   老大贪图老二妻子年少可卖好价钱,假称老二的凶耗是真的,棺木将回来了,劝老二的妻子改嫁。老二的妻子不答应,穿丧服戴素头饰,为丈夫守节。老大知道她的意志难改,暗中与江西商人谋划,要价一百多两银子,让商人买走老二的妻子,告戒说:“这个娘子要强取。黑夜抬轿子来,见到戴素头饰的就拖走,快速坐般离去。”老大回去告诉他的妻子,显得很得意。然后老大借故避开,老二的妻子见老大的表现,知道有事要发生,天刚黑就上吊自尽,悬梁时有声响,老大的妻子听到后急忙去救,就怕到手的银子又成空。正在急救抱人的时候,老二妻子的素头饰掉地上了,老大妻子的头饰也掉了。这时商人的轿子来到,老大的妻子急忙出去迎接,顺手摸起地上的头饰,错把素的戴上了。商人见素头饰的女人,不容分辨,直接抓起就走。老大回来,后悔已来不及,也不敢声张。

   老二从山西回来,途中上茅厕,见有布袋包着五百两银子在地上,心想这一定是先前上茅厕的人遗忘的,应该没走远,不如等待。不久,丢银子的人果然来了,于是把银子还给人家。失主感恩,要分给老二银子,老二不要,失主就拉着老二一起上路。几天后,到了失主家,摆上酒席,叫一儿子一女儿出来拜见。老二看那儿子,分明是自己的儿子,仔细一问,确实不错。原来老二的儿子失踪时,被别人拐卖了,失主没有儿子,就买下来当自己的儿子,有十多年了。老二抱住儿子哭泣,失主说:“如果带儿子去,我女儿就许配给你儿子做媳妇。”

   老二回家,正要过江,见有一人落在水中,大声呼救,没人理睬,人们都在抢东西。老二实在不忍心,急忙叫道:“谁肯救人,我给他银子!”救起来才发现,是他的三弟。老三受嫂子的委托寻找老二,老大希望老三也死掉,先前的落水,有人挤他下去,就是老大指使的。老二知道了内情,带着弟弟与儿子回到家。进门后,老大见面后,自己就悄悄溜走了。

5丶银隔世走归原主

   夏镇属于滕县,那里有个蒋翁,勤俭持家,生有一儿子,教育不好,长大后游手好闲,家道渐渐衰落,蒋翁很担忧。有关帝庙的陈道士,是河南固始人,素来与蒋翁友善,蒋就私下拿五百两银子嘱咐道士说:“我儿子不贤德,估计不能守住家业,以后必定会饿死。现今把这银子托付你,我死后,等他改悔,就用这银子救济他。倘若始终不改悔,你就用这银子修庙吧。”道士答应,藏银子在瓦罐里,上面盖上破磬,埋在殿后面,没有人知道。

   几个月后,蒋翁死了,他儿子更没有忌惮,家业就败光了,妻子回娘家,结果小蒋没有容身的地方,亲友也断绝来往,他才萌生后悔的念头。道士时常接济小蒋,小蒋也渐渐会做事,道士见他改过,才告诉他父亲遗留有银子,将要挖掘出来给他。道士带着锄头到藏银子的地方,开始寻找,但已经找不到了,相互很惊骇。小蒋回去告诉了他的不良同党,引起一片哗然,同党唆使小蒋去告官。官府审讯,道士也不隐瞒,官府就判道士赔偿。道士拿出所有积蓄,还不够十分之二,乡里人多有鄙视道士的,道士于是放弃寺庙离去。

   道士云游多年,路过直隶的(河北一带)莲池禅寺,住宿后将要离开,这时寺院僧人正在为某位观察(官员名)大人诵念《寿生经》作佛事。有老仆人抱着公子在山门玩耍,公子突然牵道士的衣服,投进道士怀里依依不舍。家人不明白为什么,因而让道士抱送公子回府。观察大人厚赠道士钱财送道士离去,而公子啼哭要追随道士,不得已,只好留下道士在后园的小庵住,供道士吃喝。有一天,道士要诵经为观察的公子祈福,需要诵经用的木鱼钟磬,家人就拿个破磬给道士,道士见了吃惊说:“这是我的磬。”家人去告知主人。主人再盘问道士,道士说:“磬覆盖瓦罐,里面有五百两银子。”问:“哪里来的银子?”道士就述说了蒋翁留银子的事。观察恍然醒悟,知道了他儿子是蒋翁转世,这银子就是蒋翁所藏而又回到原主人处。观察说生了这个儿子三天后,挖地埋胎衣,发现了这些银子。因为没有大用处,就拿到市场中,放债吃利息已经有五年了。观察同情道士的无辜赔钱,而且与他儿子过去世有缘,因此把这银子连本带息赠送道士,并派人送道士回夏镇,又写信给滕邑县令,将这事镌刻石碑上作为纪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