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最高温是多少?大热天里,说点“热”的事儿

最近几天,我国各地普遍遭遇高温天气。全国有60多个县市的最高气温,突破了历史极值。而大锤所居住的北京,这几天也遭遇了8年以来最闷热的天气。在这样的天气里,谁桑拿,谁知道。

酷暑天气虽然难受,但是咱们这些忙碌的人们,该工作还得工作,该出节目还得出节目,工作是为了生活,出节目是为了跟大家共享欢乐。本期大锤说史,大锤准备为这大热天再增加一点热量——咱们说说,古代的“热”。

中国历史上的最高温是多少?大热天里,说点“热”的事儿

我国古代人形容天气酷热,早在3000多年前,他们就专门发明了一个形容这种情况的字,这就是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出现的“熯”[hàn]字,这个字的本意就是热的像被火烤一样。

估计是咱们3000多年前的老祖宗们遇到大热天的时候也是实在热的受不了,所以才发明了这个字,古人3000多年前大规模在甲骨文中使用这个字,主要是在用龟甲之类的占卜来描述和预测炎热天气导致的旱灾情况。

中国历史上的最高温是多少?大热天里,说点“热”的事儿

在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的《竹书纪年》一书中,曾经记载了一次远古时代最强横的热灾,这就是“天有妖孽,十日并出”事件。

也就是在大约4000年前,天空中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一个太阳就能把商朝人给“熯”了,那么十个太阳一起出席,这个地面温度之高就可以想见了,后世也有文献描述说当时十个太阳一烘烤,人畜都被热死了。这个诡异的记载,也是后世我们常说的“后羿射日”传说的最早出处。

中国历史上的最高温是多少?大热天里,说点“热”的事儿

当然,我们后世人所掌握的天文学常识,自然会否定说古人真的见到了十个太阳。后世学者推测说,所谓的“十个太阳”,可能是古人为了形容气温之高而专门发明的形容词汇,也可能是大气光学现象中的一种“幻日”现象。

公元十七世纪的欧洲天文学家赫维尔,曾经在波兰观察到了天空中七个太阳出现的奇景并且把这个奇景画了下来。这就是后世我们所说的“幻日”现象。

中国历史上的最高温是多少?大热天里,说点“热”的事儿

无论如何,在我国古代,“十个太阳”代表着一种超级极端的炎热天气,是非常少见的情况。在后世遇到类似的大热天毒太阳的时候,大部分还没有达到“十个太阳”这么凶狠的程度的时候,古人用什么词汇来表达毒太阳呢?

从汉代开始,人们开始使用“亢阳”来形容导致旱灾的毒太阳。所谓“亢”就是阳气极盛的意思,“亢”跟“阳”组合,意思就是功率达到100%的太阳,这就是毒太阳了。大热天毒太阳,古人也不会躲在屋子或者阴凉处乘凉,因为亢阳的出现就意味着可能的干旱,必须提早做准备。

在正史《周书》中就记载,北周统治区域内有一个民俗就是在亢阳之日,要去山上去拜神求雨的习俗,大热天毒太阳当头还需要爬山,之所以古人这么苦逼,就是他们担心炎热的天气会耽误了农业生产。

中国历史上的最高温是多少?大热天里,说点“热”的事儿

这种对亢阳的态度,也正是古人的普遍思维,那就是天气炎热不仅是一个环境温度和体感问题,而是涉及古代最重要的民生农业生产的重大难题。正史《旧唐书》曾经记载说,唐德宗贞元十四年(也就是公元798年),“是夏,热甚”。也就是古人在这一年的记录中写道,这个夏天太热了。

根据史料记载,这一年的夏天酷暑,实际是从春天开始的旱灾的延续和加强,这一年考中进士的吕温,曾经写过一首诗,名字叫做《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描写这一年旱灾从很早就开始了,由于草木枯萎,田垄间已经没有绿色了,而权贵富户人家则有钱打井,用珍贵的淡水来灌溉自己的花园绿植,甚至直接移栽正在开花的芍药来竞相攀比,完全不考虑寻常老百姓的生计死活,吕温在诗中这样写道:“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

中国历史上的最高温是多少?大热天里,说点“热”的事儿

天热不仅容易导致农业灾害,而且也容易引发人体疾病。唐朝贞观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647年,唐太宗李世民中风了,因为那一年的长安天气特别热,李世民这个中风应该基本近似于天气太热爆了血管,非常难受,因此李世民特意下令在终南山修建翠微宫来避暑。

到了唐宋时期,古人记述炎热天气,又出现了一个字,这就是“燠”[yù]。正史记载,南宋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这一年的夏天,“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行[xíng]都斛[hú]水百钱,江、淮杯水数十钱,暍[yē]死者甚众。”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说,这一年的夏天天气特别炎热,草木植物大批枯死,所有泉水都枯竭了,行都杭州当地一斛饮用水开价百钱,而在江淮等地一杯水就要数十钱,中暑死者很多。

列位看官注意,这里面提到的地区,无论是杭州还是江淮地区,都是我国水系比较丰富的地区,这样的地区的水价都因为天气炎热而飙升,可想而知当时的炎热天气是多么吓人。“燠”的本意是热,“大燠”就是“大热”,这次的炎热天气构成了热灾,导致了河南、安徽、江苏、湖南等省都被波及。

中国历史上的最高温是多少?大热天里,说点“热”的事儿

历史文献中记录的我国古代的最热天气出现于清朝乾隆八年,即公元1743年。这一年的夏天,热浪袭击了整个华北特别是华北北部地区。当时的地方志和资料中保留了华北地区大批人中暑而死的记录。河北正定、深泽、无极等县甚至出现了相似的恐怖炎热记载:在炎热天气时当地出现了滚烫的地表热气侵袭,这种热气带着树木烤焦的味道,人一旦接触到这种地表热气,立即倒毙当场。

中国历史上的最高温是多少?大热天里,说点“热”的事儿

那么史上最热夏天的温度到底有多高?根据后世科学家测算,当时北京地区的最高气温在44℃以上。这也是历史上的北京地区的气温最高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