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古今第一的塞外詠雪詩,壯麗無比,但很少有人能背出全詩!

在歷代的邊塞詩中,描寫雪景的作品多不勝數,如盧思道“白雪初下天山外”,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高適“北風吹雁雪紛紛”,李頎“雨雪紛紛連大漠”等。然而最著名的塞外詠雪詩,還要數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安史之亂尚未爆發,大唐的盛世氣象還有點兒繁華的尾巴,但邊塞戰事卻已經開始吃緊。安詳寧靜的大漠長河,慢慢變成了白雪紛飛的殘酷戰場,邊塞詩自然也隨之變得慘淡悲涼起來。

堪稱古今第一的塞外詠雪詩,壯麗無比,但很少有人能背出全詩!

岑參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第二次出塞,到了安西北庭做了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他的前任,也就是那位“武判官”隨之離任歸京,兩人交接過後,岑參便寫下了這首名垂千古的詩歌: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此詩描寫西域八月飛雪的壯麗景色,抒寫塞外送別、雪中送客之情,表現離愁和鄉思,卻充滿奇思異想。全詩以一天雪景的變化為線索,記敘送別歸京使臣的過程,文思開闊,結構縝密,美不勝收。

譬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詩人用一種近乎大膽的比喻,形容早晨起來看到的奇麗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來的奇寒,千古絕句果然是妙手偶得。

堪稱古今第一的塞外詠雪詩,壯麗無比,但很少有人能背出全詩!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用浪漫誇張的手法,描繪雪中天地的整體形象,反襯下文的歡樂場面,體現將士們歌舞的積極意義。"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筆墨不多,卻表現了送別的熱烈與隆重。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歸客在暮色中迎著紛飛的大雪步出帳幕,凍結在空中的鮮豔旗幟,在白雪中顯得絢麗。這兩句一動一靜,一白一紅,相互映襯,畫面生動,色彩鮮明。

全詩內涵豐富寬廣,色彩瑰麗浪漫,氣勢渾然磅礴,意境鮮明獨特,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堪稱盛世大唐邊塞詩的壓卷之作。

堪稱古今第一的塞外詠雪詩,壯麗無比,但很少有人能背出全詩!

送別詩原本是悲涼的,好在有詩人的妙筆,將這不怎麼熱絡的氣氛渲染得情意綿綿。飲酒,奏樂,暮色沉沉,山迴路轉,送了一程又一程,直到行人的身影隱沒在漫天的飛雪中,空留馬蹄的痕跡,讓送行的人惆悵不已。

千百年後的今天,雖然我們難得見到八月飛雪的塞外景緻,更加不知那“武判官”的真實名字,卻都記住了這樣一首情真意切的好詩,記住了雪中立馬踟躕的詩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