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简称为什么是“鲁”而不是“齐”?

中国经理人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圣杜甫的这首《望岳》,写的是东岳泰山的雄伟磅礴。而“齐鲁”,就是现在的山东省。

之所以山东省称作“齐鲁”,是先秦时期齐、鲁两国的合称,就像河北合称“燕赵”。鲁居泰山之阳,也就是泰山南方,齐居泰山之阴,也就是泰山北边。齐鲁两国刚出现的时候,地盘都不大,都是百里,到了春秋战国,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吃到最后,山东省基本上就只有齐、鲁两国了。在齐、鲁两国的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不断融合,与中原、燕赵、秦、晋、吴越、荆楚等文化圈有了显著区别,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齐鲁文化。久而久之,齐鲁大地就成了山东的别称了。

不过,大家看历史地图也知道,齐国在山东占领的地盘远大于鲁国。而且齐桓公春秋时期的霸主,战国时的田齐同样是超级大国。而鲁国一开始就不是很强大,综合实力从春秋的二线一路滑到战国的三线,然后被楚国给灭掉,下场领盒饭去了。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影响力远远大于鲁国,那么,山东为何简称鲁,却不是简称齐呢。

就政治地位而言,鲁国的地位要高于齐国。周武王姬发灭商,分封王公大臣,诸葛亮的老前辈姜子牙被封在齐国。周武王把弟弟姬旦封在鲁,鲁国的龙子凤孙们都是周王朝的直系后裔。

论爵位,公侯伯子男,齐国只是侯爵,齐国再强大,君主也只是齐侯。鲁国根红苗红,生下来地位就高,爵位是公爵。齐桓公的“公”和楚庄王的“王”,都是铝合金招牌,鲁庄公的“公”是真金打造的,货真价实。对周王朝来说,鲁国才是亲兄弟,齐国只是江湖把兄弟,说翻脸不知哪一天。

从地理位置来说,最初的齐国封地是东夷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位于山东东部,主要是为了镇抚不服周朝统治的殷人和东夷人。鲁国的封地却非常富庶,位于山东中间,遍地都是妖娆的大庄稼。鲁国比齐国的位置更优越,更能代表山东地区。

还有,儒家的前身是周礼,而周礼的“试验田”就在鲁国。所谓“周礼尽在鲁矣”。晋齐楚秦再牛掰,他们的政治地位都不如鲁国,鲁国是春秋时期唯一可以和周王朝使用同等规格礼仪的诸侯国。

所谓“凡四代之器、服、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鲁国人有足够的理由骄傲。齐国再强大,把生意做得跟猴一样精,在鲁国人看来,不过是个土财主,岂能和诗书世家相比。这有点像雍正王朝的李绂,官不大,但却是科甲出身的清流。田文镜做事雷厉风行,官却是捐出来的,没中过科甲,就会被科甲出身的人轻视。

当然还有一个不能不提的原因——鲁国出了孔子。

孔子是不需要做太多介绍的,孔子对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影响是空前的。齐桓公很伟大,何况还有管仲这位圣人辅佐,开创春秋霸业,拯救了中原。但各朝各代尊儒以来,齐桓公和管仲提的就少了,张口闭口夫子曰、圣贤云。所以,就凭鲁国人孔子的儒家大圣人的身份,鲁国和齐国竞争山东简称时就占了很大的优势,谁让鲁国是儒家思想发源地呢。

不过到了近代,齐还是差点取代鲁成为山东简称。民国建立后,需要各个省上报一个简称,电报那么贵,少打一个字省不少钱。由于直隶的地位特殊,所以河北先上报简称,河北报的是“冀”字。等轮到山东省上报简称时,本来考虑用“齐”,但齐和冀读音相近,稍一分神就会弄错。在电报上弄错了省简称,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比如一支军队本来要去“冀”河北,结果听成了“齐”,去了山东,这笔账算谁的?

为防弄混,决定用鲁作为山东省的简称,不会再和河北弄混。到了新时代,沿用民国的叫法,山东省简称就成了“鲁”,而不是“齐”。


地图帝


“齐鲁”一名,因于先秦齐、鲁两国。到战国末年,随着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的基本完成,齐、鲁两国文化也逐渐融合为一体。因为文化的一体,“齐鲁”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圈,由统一的文化圈形成了“齐鲁”的地域概念。这一地域与后来的山东省区范围大体相当,故成为山东的代称。 “齐鲁”和“山东”都是历史上形成的地理名词,今天看来,二者所指地理范围完全一致,可以通用。但在历史上,二者是有很大区别的。“山东”一名,在历史上所指地域范围变化很大,到宋元时期,今山东地区,才作为行政区划提了出来,而包括范围,仍与今山东不同。直到清代才正式命名为山东省。从此之后,地域范围或有变化,但名称不变,范围出入也不大,与古齐鲁范围基本一致。讲齐鲁文化,先秦时代,以齐、鲁两国地域范围为准,汉代以后以今山东省区范围为准,二者或有不大一致的地方,只能以这个标准处理,为了明确“齐鲁”和“山东”的关系,下边分别看看二名的由来和地理沿革。 “齐鲁”的由来及沿革 “齐鲁”缘起于先秦齐、鲁两国,是齐、鲁两国的合称,原是国家概念。齐与鲁是西周初年的两个封国,是西周在东方代行统治权的两个重要阵地。因为西周初建时,东部沿海地区殷人和东夷人的势力强大,不服统治,屡次发生反周叛乱。周公东征,平定武庚和商奄叛乱之后,周王便将两个最得力的人物:周公和姜太公分别 封于商奄和薄姑旧地,建立鲁国和齐国,以镇抚东方殷人和夷人。鲁居泰山之阳,都曲阜,齐居泰山之阴,始都营丘(今山东昌乐,一说即临淄),后迁薄姑,再迁至临淄。齐、鲁始封时,地方各百里,至春秋战国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兼并战争,两国疆域不断拓展扩大,基本控制’了今山东地区。而且随着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融合,人文同化。文化的交流,齐、鲁两国内部联系逐步加强。有别于中原、燕赵、秦、晋、吴越、荆楚等的齐鲁地域文化圈逐步形成。“齐、鲁”一词也逐步联系起来,由国家概念向地域概念过渡, 首先将齐、鲁联系起来的是孔子。他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论语·雍也》)这是指齐、鲁两国思想文化的联系和区别而言的,还未把齐、鲁联为一个词。过了不久,他又说:“齐、鲁之故,吾子何不闻焉。”(《左传·定公十年》)又进一步强调了两国文化的内在联系。但是,这里的“齐鲁”仍是国家概念,各自独立其义。到战国后期,“齐鲁”才真正组成一个词,成为含有统一文化特点的地域概念。最早把“齐鲁”作为统一地域概念使用的是苟子,《苟子·性恶篇》云:天非私齐鲁之民而外秦人也,然而于父子之义,夫妇之别,不如齐鲁之孝具敬父者,何也?以秦人之纵情性,安恣睢,慢于礼义故也,岂其性异矣哉!把“齐鲁”与秦对言,显然是指两个地区。齐鲁地区的人文与秦国地区的人文有何不同呢?齐鲁尚礼义,有“

礼义之邦

”誉称,秦则缺乏礼义文化,是其政教不同造成的,绝非因为人的本性不同。从此之后,“齐鲁”一词便经常出现,或作为国家概念,指齐、鲁两国;或作为地域概念是指今山东地区;或作为地域文化概念指齐鲁文化范围。如《史记·儒林传》云:“韩生推《诗》之意,而为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就是说汉代生于燕郡(今北京)的韩婴作《诗》内外传(即《韩诗》),其语言和学术观点,与齐鲁地区作为今文或古文经学的《诗》论特点明显不同。《汉书·艺文志》说:“汉兴,有齐鲁之说”;《晋书.范宣传》:“讽诵之声,有若齐鲁”;苏辙诗有句:“我本生西南(四川眉山县),为学慕齐鲁”;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吴伟业《赠苍雪诗》:“洱水与苍山,佛教之齐鲁”等等。“齐鲁”一词,已成为较为固定的地域概念,这一概念源于齐、鲁两国,且与两国文化有许多共同特点,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的地域文化圈分不开。这一方面说明,齐、鲁两国文化经过逐步融合到战国时代已初步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文化实体,成为天下向慕的“

礼义之邦

”了;另一方面作为地域概念也明确化,即指今山东地区。山东号称“齐鲁”、或简称“鲁”、或别称“齐”,就是这样形成的,有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和较固定的地域范围。

龙禅墨


看楼上那么多回答的,我都晕了,说什么因为孔子在鲁的,因为鲁比齐有文化的,这些都是从结果倒推出来的原因。如果山东简称“齐”,而不是“鲁”,他们肯定也会找出一大堆理由,什么齐国比鲁国地盘大啊,齐国是战国七雄啊之类的。

事实上,历史上对山东的简称一直是“齐”、“鲁”混用的。如《崇祯实录》里说:“甲子,刑科给事中李如灿上言……又遇骄阳亢旱,吴、越、楚、豫、燕、齐之间,不知几千万里……”这里用的是“齐”。

清朝《宣统实录》里则是:“并请概准晋鲁两省作正开支等语”,这里用的“鲁”。

而第一次明确山东简称为“鲁”,是在清末全国建设电报网络的时候,清廷让各省自己报简称,河北先报自己的简称“冀”,轮到山东时,因为“齐”与“冀”声音相近,故选用了“鲁”。

但当时这只是清廷官方的简称,其他人还是混用的,以至于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时,致辞里说:“燕、辽、齐、豫、湘、鄂、秦、晋、苏、浙、皖、赣、闽、粤、蜀、滇、桂公民代表等迎迓祝颂而致辞曰……”,对山东用的还是“齐”。民国十年的《巨野县志》,也把山东称作齐。

至于后来为什么建国后将山东的简称用做“鲁”,是因为抗战时八路军在山东开辟根据地时,这些根据地的称呼都是“鲁西南根据地”、“鲁中根据地”、“

晋冀鲁豫根据地”等,于是后来对山东的简称就沿用了这一简称。


渔樵侃史


其实山东早期是以“齐鲁”统称的,如今亦有齐鲁大地之名,“齐鲁”的代名词其实就是“富强文明”。后来为何单单以鲁简称?除了沿用民国时的称法以外,我们很容易忽视了在春秋时代,鲁国虽不是经济大国,更不是军事强国,但鲁却是个周文化大国。齐以富强而著称,鲁则以文明昭世。



有道是:“周礼尽在鲁矣”。此言不虚,在这里不得不提的便是人们心中的万世师表孔子就是鲁国人。而鲁国正是儒家的发祥之地,儒家创立数百年后,就渐渐开始走上社会的主导地位,从而影响了此后的中国社会两千年,可谓源远流长。



那么为何要用“鲁”来简称山东,而不用齐呢?笔者认为,无非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量:

儒家思想文化发源之根本。春秋时的鲁国,除了是周天子宗室的嫡系诸候封国以外,更重要的是,儒家创始人孔子诞生于鲁国。孔子创立的儒家及其深刻的儒家思想影响中华民族社会两千多年,作为中华民族主流的儒学思想的发源地,其根在鲁,其魂则在中华大地。



齐富强一时,鲁文明千秋。齐国作为山东省的大部份,在春秋战国两个时期都属富庶强大的诸候国。而且,在军事上影响深远的兵家两大家孙武和孙膑皆为齐国人。然齐国的富足与强大只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比起鲁国儒家发源地及孔子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华大地及世界的影响,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来说,齐远远不如鲁。



如今,山东虽然简称鲁,但人们在口头上,在官方文案中,在商业上广告中用词都习惯将山东称为“齐鲁大地”,这正体现出当代人对富强文明的美好向往。


海马叔叔说史事儿


山东故名齐鲁大地简称鲁这是众所周知的,那么为啥简称不是齐而是鲁?又为什么齐鲁大地齐在前而不是鲁在前?个人认为,山东这片土地属于两个国家的土地,既齐国鲁国,春秋五霸齐国作为当时的霸主有一定的威望,在强者为尊的时代齐国生活太安逸又没有野心,致使后续无力最终走向灭亡,鲁国因孔孟之乡开创儒学对后世影响深远,现在国家在国际上被称之为礼仪之邦,以儒治国,所以作为发源地鲁字的含义远大于齐,但齐国当年一样人才济济英雄辈出且威望不可忽视,威望成就也是在鲁国之上,虽然简称鲁但还是得顾及老大哥的存在呀,所以叫齐鲁大地。


哎吆不错哦60042962


齐鲁大地己成为山东的代称,然而说到省的简称恐怕十有八九的人首选齐而不是鲁!齐国是春称首个称霸的诸侯国,号称东帝,而鲁国没有!齐国为战国七雄之一,而鲁国没撑到战国就被楚灭了!

而传统观念认为山东简称鲁的原因无外乎这么几点(1) 鲁属周朝分封的宗亲;(2)"周礼尽在鲁矣"(3)孔子故里,文化占优势。其实再有更多理由与"齐"比起来仍显牵强!


更深层的原因似乎隐约在"鲁"的含义之中,“鲁”的本义是“鱼儿摆尾”。因为凡从鲁之字都寓有这个含义。如橹:舟船尾部一种推动船体前进的船具,系仿生自鱼尾,使用时左右摆动,像鱼儿游动时的摆尾。亦可写作“艪”等。另外,与“鲁”相关的词汇中,鲁字皆有“任性”之义(因为鱼儿摆尾是它们的天性),如“鲁莽”(任性草率)、粗鲁(粗野任性)、“鲁直”(任性率直)。


所以,周公旦之所以封鲁,是武王希望他游进东夷集团这个“大海”,发挥鱼儿摆尾的天性,左右扫荡敌对势力。所以,“鲁”就是扫荡东夷敌国的意思,与其东南军区的职责相吻合
。从山东特殊的战略位置来看,也许山东担负的时代使命使她用"鲁"简称更为贴切!


手机用户4142248477七王


相对而言,鲁国文化影响力更大,春秋作者,孔孟之乡。齐国军事政治影响力更大,缺少了地域传承。

后世用齐为封号的王子和诸侯甚至朝代不少,南北朝有北朝齐也有南朝齐,齐就逐渐失去了地名含义。

相似的几个问题,山西简称是晋不是唐,江苏简称是苏不是吴,河北简称是冀而不是燕或赵。

品一下,作为简称,既要顾及地域称呼的稳定性,又要避免使用朝代名称。


历史知事


人们之所以对于山东的简称是鲁不是齐感到困惑,主要是古代齐国军事、经济等方面比鲁国要强得多,特别是齐国作为

战国七雄之一,而且是最后一个被秦国灭掉的国家,它的存在时间要长于早就被楚国灭掉的鲁国



作为一个在诸方面都强于鲁国的国家,代表山东显然是说得过去的。

然而山东的简称却是鲁,主要是因为

鲁国同姓诸侯国,它的建立者是孔子偶像辅佐成王的周公旦。周成王还赋予鲁国“郊祭文王”“奏天子礼乐”的权利。以至于有人说“周礼尽在鲁矣”。可想而知,鲁国单纯国君爵位来说绝对要比其它的诸侯国要高。

宗法观念在我国影响深远,鲁国周王室的关系比齐国近的多,鲁国作为王室国,显然其正统性比齐国要高。因此“”作为山东的简称也就不足为奇了。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是,清末建设电报时,令各省报自己的简称,为了避免与直隶省的“冀”读音相近产生歧义,故而使用

鲁。

其实山东的简称之所以为鲁,更多得益于鲁国代表的文化是整个山东乃至于全国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特别是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于整个世界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全新视野


简而言之,齐国是可以和秦国争霸的国家,齐的强盛,周边国家都不及,孙子孙膑都是出自齐国属地,齐国故都也就是山东淄博这边,现在也是山东最聪明的人,底蕴深厚,野心勃勃。

而鲁国虽有孔子,但孔子一生的都是奔波,孔子在追求自己的那个愿景,一生都没有达到,孔子不是太过于性情中人,否则就如屈原一样投江自尽,为何,孔子平民出身,哪怕混不出人样,他照样在坚持努力,鲁国的资源地势人力都无法于齐国相比。

山东平,天下安!秦始皇说的这句话,齐人有争霸之心,而鲁人呢,很少或者没有。燕赵之地怎能和齐鲁相比,齐是真正有实力的。

再言地势,泰山为五岳之尊,如果推行齐文化,那孔子的这思想不一定怎么样,所以,齐在前,鲁在后,称鲁不称齐,正好称了老聃的思想“不敢为天下先”。

齐鲁大地,就是我大中华的缩影。

好男儿,应志在四方!

光我齐鲁,耀我中华!


天狼统领


话说,山东号称“齐鲁大地”,现在山东人也仍爱以齐鲁为名,有齐鲁频道、齐鲁银行、齐鲁医院。自然“齐”和“鲁”都是可以拿出来作为山东简称的,但是为什么都把简称定为“鲁”

而不是“齐”?下面就来分析一下。

首先,鲁国第一代国君是周公姬旦,武王亲弟,属于宗亲,辅佐成王开启成康之治。齐国第一代国君姜子牙是开国功臣,属于外姓。齐国刚开始分封在东夷部落聚居区,是后来征服东夷才有临淄以东地盘,鲁国地靠中原,乃富庶之地。一开始就看得出有区别,只不过后来齐桓公时鲁国就衰落了,夹在齐楚大国之间被楚国所灭。其次,相对周礼,鲁国礼仪更为完备,时人称“周礼尽在鲁”。

最后,孔子是鲁国人,与孔子在后世的影响力也有很大关系。

综上所述你更相信哪一种?或者是说你发现了还有别的说法?欢迎留言,大家一起交流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