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縣黨政考察團赴雄安新區考察洽談企業轉移承接項目

代縣黨政考察團赴雄安新區考察洽談企業轉移承接項目代縣黨政考察團赴雄安新區考察洽談企業轉移承接項目

2018-08-04 20:06:58瀏覽量:452662

代縣 | 要聞

代縣黨政考察團赴雄安新區考察洽談企業轉移承接項目

圖為田永清在億兆鞋服公司考察

8月2日至3日,代縣縣委書記田永清與縣委副書記郭萬國,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趙辰隆,縣委常委施福喜,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莊先瑜,縣政府副縣長王鼎勝,縣政協副主席王秀芳率領縣委辦、招商局、生態文化旅遊園區和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各鄉鎮黨委書記、民營企業家組成的黨政考察團,前去河北省雄安新區定興縣、安新縣考察洽談企業轉移承接項目,與雄安新區定興、安新兩縣縣委、縣政府領導、主管部門和優秀企業家進行了廣泛接觸,先後參觀考察了槐茂公司、喜之郎公司、長城公司、億兆鞋服公司、通達鞋材公司、博特鞋業公司、十隻狼鞋業公司、新華鞋材公司、裕泰銅業公司,開闊了眼界,看到了商機,理清了發展思路,宣傳了代縣招商引資優惠條件,找準了轉移承接項目,為洽談雄安新區轉移承接項目創造了條件。

代縣黨政考察團赴雄安新區考察洽談企業轉移承接項目

圖為田永清在通達鞋材公司考察

定興縣地處北京、天津、保定中心地帶,北距北京89公里,東距天津122公里,南距保定54公里,距離雄安新區30公里,有五個鄉鎮與雄安新區接壤,境內交通發達,5條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國家公路穿境而過,雄安商務機場已確定落地,未來航空港即將拔地而起,目前已經晉升為服務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的前沿縣份。近年來,定興縣深入實施開放興縣戰略,被評為“全國中小企業創新服務先進單位”,先後有來自美國、澳大利亞、英國、韓國等4個國家、21個省市28家億元以上企業落戶定興縣,規模以上外來企業產值佔比達到70%以上,形成了食品加工、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製造、生物製藥四大產業集群,被確定為“全國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地區”。2017年,黨中央、國務院宣佈了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的決定,在距該縣只有30公里的土地上,一座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範區正在加速建設,由“深圳速度”到“雄安質量”的發展動能轉換將在這片土地上演,他們作為毗鄰雄安新區縣份,提出了打造生態智慧衛星城的戰略目標,著力書寫“生態、智慧、服務、承接、支撐”五個關鍵詞,立足高質量、借勢大協同、邁出新步伐,全面推動定興縣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今年以來,該縣啟動實施了總投資201.83億元的19個省市重點項目,成為歷年之最,縣域生產總值完成62.19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6.83億元,現價工業增加值完成17.9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5.8億元,全部財政收入完成7.65億元,各項經濟指標均在全市排前10名,呈現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勢頭。

代縣黨政考察團赴雄安新區考察洽談企業轉移承接項目

圖為田永清在十隻狼鞋業公司考察

賴曉慶書記在講話時指出,“三人行,必有我師。”今天永清書記一行到定興縣傳經送寶,掀開了兩地交流合作的篇章。儘管考察交流的時間是短暫的,但代縣和定興縣兩地的友好情誼是永恆的;雖然交流學習的內容不能面面俱到,但兩地彼此開誠佈公,赤誠相待的情感是真摯的。我們定興縣常說的一句話叫做:來到定興、萬事定興,衷心希望我們以此考察交流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各個領域的交流合作,共同促進兩地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安新縣的產業概括起來就是“三行業、一產業”。“三行業”就是製鞋業、羽絨業、有色金屬加工業。製鞋業,發端於三臺鎮,通過三十多年的發展,輻射到了安新鎮、寨裡鄉、圈頭鄉,建成了北方最大的製鞋基地,被譽為“北方鞋都”,共有製鞋企業1700多家,從業人員10萬人,年產鞋4億多雙,銷售收入達100多億元。為促進製鞋業轉型升級,該縣在三臺鎮及周邊規劃了總面積22.2平方公里的安新縣經濟開發區,用於承接北京綠色輕工產業轉移和全縣製鞋等傳統行業改造升級。羽絨業,現有羽絨企業68家,從業人員約1.2萬人,年產羽絨服裝1000萬件,產值約80億元,培育了一批國優和省級名牌企業。2016年,被評為“中國羽絨之鄉”。有色金屬加工業,共有企業122家,涉及4萬餘名從業人員,年銷售收入在億元以上的企業有50餘家。“一產業”就是旅遊業,白洋淀是全國著名5A級風景區,2017年接待遊客23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1.17億元。雄安新區的規劃建設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是黨中央重大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傾注了大量心血。安新縣傳統產業轉型轉移是適應雄安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必然和明智選擇,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的具體實踐。對於製鞋產業轉移問題,安新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尊重市場規律和企業意願,認真做好組織、協調、引導、服務工作,全力支持企業在轉型中轉移,在轉移中轉型,堅決走轉型升級、跨越提升、綠色發展新路。

安新縣委副書記任海燕在講話中指出,代縣生產要素資源豐富,區位交通優勢獨特,地處北京、太原、大同三大都市圈交匯處,自古便是東西大通道、南北大通道,素有“旱碼頭”之稱,是商賈雲集,商家必爭之地,是疏解雄安新區“北方鞋都”三臺製鞋產業轉移的理想之地。製鞋產業的外遷轉移,對我縣來說猶如“嫁姑娘”,作為“孃家人”,我們要感謝代縣縣委、縣政府站位政治和大局,制定優惠政策,創造優越條件,積極承接製鞋產業轉移。同時,也希望代縣縣委、縣政府在企業外遷新建和生產經營過程中繼續提供優質服務,善待企業,高看一眼,厚愛一層,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各種困難和問題,指導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努力打造成為本地特色優質產業。我們外遷企業要熱愛代縣這一方熱土,進一步發揚新區企業家苦幹實幹的精神,瞄準高端,轉型升級,規劃提升,創新創業,擔負起市場主體的企業責任,在新環境謀求新發展、實現新突破,努力為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代縣黨政考察團赴雄安新區考察洽談企業轉移承接項目圖為在安新縣召開招商引資考察對接座談會現場

田永清在講話中指出,我們之所以來雄安新區的定興縣和安新縣來考察洽談企業轉移承接項目,就是看上了這裡產業的規模、產業的市場、產業的集群和產業鏈的配套,將那些生態綠色環保無汙染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轉移引入我們代縣,實現合作共贏,為助推我縣的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和脫貧攻堅工作做出貢獻。

代縣黨政考察團赴雄安新區考察洽談企業轉移承接項目圖為在定興縣召開招商引資考察對接座談會現場

為了儘快將雄安新區的外遷企業引入代縣,代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組織強有力招商引資團隊,再次組織黨政考察團趕赴雄安新區,與定興縣、安新縣主要領導、企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優勢骨幹企業聯繫對接,增進了解,聯絡感情,尋求共識,爭取儘快與那些優勢骨幹企業達成合作協議,把那些生態綠色環保和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引進代縣,在代縣投資建廠辦企業,為助推脫貧攻堅做出更大貢獻。同時抓住濱河移民扶貧產業園區和生態文化旅遊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園區總體規劃,儘快開工建設園區的主幹道和供水、供電、汙水處理等基礎設施配套工程,為入駐企業提供良好的基礎設施條件。進一步研究制定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在項目立項審批、企業用地、辦理證照手續、企業招工培訓等各個方面為企業提供更加優惠、更加方便、更加快捷的服務,讓引回的企業家們來得高興,辦事舒心,發展順心,為促進代縣縣域經濟轉型發展、快速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代縣黨政考察團赴雄安新區考察洽談企業轉移承接項目圖為定興縣委書記賴曉慶講話

代縣黨政考察團赴雄安新區考察洽談企業轉移承接項目圖為安新縣委副書記任海燕講話

代縣黨政考察團赴雄安新區考察洽談企業轉移承接項目圖為代縣縣委書記田永清講話

代縣黨政考察團赴雄安新區考察洽談企業轉移承接項目圖為代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趙辰隆介紹招商引資情況

記者 趙巖 賈娜 石俊文代縣黨政考察團赴雄安新區考察洽談企業轉移承接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