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碧色寨,浪漫的芳華

蒙自是雲南省紅河州的州府,在蒙自的西南方有一個很小的火車站,叫做“碧色寨”。在如今高鐵滿天下的鐵路網中,碧色寨早已被人遺忘,卻因它在滇南近代鐵路和工業發展中的歷史地位而永載史冊。

蒙自是雲南近代史上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修建有滇南地區第一個海關。滇南地區的有色金屬引起了盤踞在越南的法國殖民者的注意,為了方便掠奪資源,法國率先奪得雲南的築路權,開始修築滇越鐵路。其中雲南段在蒙自境內全長近60公里。在如今的碧色寨車站旁有一個小村莊,原名叫“坡心”,卻因一個法國駐蒙自的官員發現這裡依山傍水的美景,取名“碧色寨”,小村莊便因火車站而得名,並與之同名。

1909年4月13日,滇越鐵路鋪軌至碧色寨,建碧色寨車站。1910年滇越鐵路全線通車,逐漸繁榮起來,成為滇越鐵路滇段第一大站。滇越鐵路採用米軌鋪設,相比準軌小,當地人稱其為“中火車”。

滇南碧色寨,浪漫的芳華

歷經百年滄桑的碧色寨車站站房,有濃濃的法式風格。車站的牆上還掛有鑲嵌羅馬數字的兩面鍾。值得注意的是,車站前方的鐵路仍然在使用,作為滇南自由貿易的一部分,發揮著作用。

滇南碧色寨,浪漫的芳華

車站牆上掛著的法式兩面鍾,其上鑲嵌羅馬數字,白色的鐘面上PARIS清晰可辨。

滇南碧色寨,浪漫的芳華

斑駁的黃色牆體上寫有“碧色寨”三個大字,這是新中國成立後重新書寫的。

從1910年起至1940年為防止日軍沿滇越鐵路入侵雲南而拆毀鐵路,碧色寨一直扮演滇越鐵路沿特等站的角色。在貨物裝卸區,從滇南各地運來的大錫、土特產、大米等裝滿了倉庫,蒸汽火車特有的汽笛聲晝夜不停,裝卸工人的號子聲此起彼伏。來自法、美、英、德等列強的商人接踵而至,在這裡開設洋行、百貨公司、酒吧等,甚至還在碧色寨鐵路旁建設了一座網球場。在八九十年前,這可以說是相當開放和繁華的了,當地有句諺語“在蒙自城買不到的貨物在碧色寨可以買到”,說明了當時碧色寨的繁華程度。因此,昆明人、越南人豔羨地將其稱作“小巴黎”。

滇南碧色寨,浪漫的芳華

在車站站房對面是蒙自海關碧色寨分關舊址,現在該處已經改為滇越鐵路和碧色寨的歷史陳列館,向人們述說著輝煌的往事。

滇南碧色寨,浪漫的芳華

這是亞細亞水火油公司倉庫舊址。水火油,就是我們常說的煤油,在當時,能用上煤油是個人在社會上身份地位的象徵。該公司於1904年由法商在蒙自西門外正街開設,專銷該公司十字、寶蓋、紅魚等牌蠟燭和煤油,滇越鐵路通車後,該公司於1910年在碧色寨設分公司和倉庫,抗戰初期停業。

滇南碧色寨,浪漫的芳華

這是當時盛極一時的酒樓,現在的人們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百年之前這裡是如何的繁華。羊腸小道和牆上的窗戶都不是現代人心目中高檔酒店的樣子,可在那時,這裡是只有“洋人”才能住得起的地方。

滇南碧色寨,浪漫的芳華

站臺附近的大通公司大門,現在,大通公司大門和鐵路之間有一條公路隔開,往來的遊人只能通過這條公路進出碧色寨。

滇南碧色寨,浪漫的芳華

這就是那個網球場,想象一下,百年前的滇南地區有一個網球場是一幅怎樣的情景。

除了滇越鐵路,碧色寨還與另一條中國人自己修築的鐵路有關。

1910年,隨著滇越鐵路的建成通車,極大地促進了滇南地區採礦業的發展。特別是箇舊地區品質上乘的錫礦迅速成為國際市場的搶手貨。滇越鐵路通車後,箇舊出產的大錫靠馬幫馱至碧色寨裝車,各種礦用設備和生活物資又需靠馬幫馱回。蓬勃發展的大錫生產與落後交通間的矛盾日益突出。

恰逢此時,法國也想修築滇越鐵路支線,進而取得箇舊路權礦權。為此,箇舊礦主和沿線鄉紳紛紛捐資入股,意欲自主修建鐵路,對抗法國殖民者。辛亥革命後的1913年,在時任雲南總督蔡鍔的支持下,個碧石鐵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起先,個碧石鐵路為官商合辦。後因代表官方的滇蜀鐵路公司線路遲遲無法動工,因此退股還民,個碧石鐵路遂成為舊中國主權最完整的一條民辦鐵路。

在建設伊始,考慮個碧石鐵路運量較低,且民辦鐵路工程款額有限,加之箇舊附近山高路險工程艱鉅。因此本著節約和實用的目的,個碧石鐵路選擇了600毫米寸軌軌距,但沿途的路基、橋樑、涵洞均採用米軌設計,留待日後改擴建為米軌。由於600毫米的軌距極小,一名較為高大的成年男子甚至比火車頭還高,當地民眾稱之為“小火車”。

1921年,個碧石鐵路正式開工建設,至1936年全線竣工通車,歷經15年。而碧色寨,就成為了米軌與準軌的換乘車站。這一角色,助推了碧色寨的繁榮。

滇南碧色寨,浪漫的芳華

保存至今的寸軌鐵路站房,從外觀上看,明顯借鑑了法國建築設計,卻融入了更多的中國元素。考慮到碧色寨的寸軌鐵路在1959年就被改擴建為米軌鐵路,這一站房能保存至今難能可貴。

滇南碧色寨,浪漫的芳華

在公路對面的寸軌機車車輛庫房,除了當時國內不能生產的火車頭是進口的,個碧石鐵路的43節車廂全部購置於上海揚子江工廠,鋼軌購置於漢陽鋼鐵廠。

滇南碧色寨,浪漫的芳華

現在,在碧色寨一段廢棄的鐵路上,重新擺放了“小火車”的全尺寸模型。而真的小火車頭現存3輛,分別保存在昆明的雲南鐵路博物館、上海鐵路博物館和北京的中國鐵路博物館。

滇南碧色寨,浪漫的芳華

除了火車頭,該模型還附帶有平板車、郵政車、客車等全尺寸模型。

滇南碧色寨,浪漫的芳華

滇南碧色寨,浪漫的芳華

複製的“小火車”加水設備,小編從未想象過加水設備和小火車竟然這麼小,只有一人多高。

滇南碧色寨,浪漫的芳華

小火車的調頭工具,是個大圓盤,上面鋪有可以旋轉的轉盤,調頭時,火車頭就停在上面,由人力驅動旋轉180度完成調頭。

1950年初,雲南解放後,新中國接管了滇越鐵路滇段,1957年12月,中止了17年運輸的滇越鐵路恢復通車。1958年2月,滇越鐵路的“滇段”改名為昆河鐵路(昆明—河口)。從此,滇越鐵路真正成為了鐵路沿線各地區和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大動脈”。而個碧石鐵路碧色寨段也改為米軌鐵路,寸軌與米軌的換乘車站改為雨過鋪站,寸軌在碧色寨的痕跡消失了。雖然滇越鐵路恢復通車,但碧色寨卻不復往日的風采,從一個特等站降為四等小站,山村也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直到馮小剛的電影《芳華》來碧色寨取景,這一記載著滇南工業發展歷史的小站才重回人們的視野。現在,碧色寨已成為旅遊景區,有不少商販在兜售原來的軍裝供遊客拍照。

而今,世事變遷,曾經的繁榮已不復存在,只留下這一幢早已凋零卻泛黃的古老車站,成為中國鐵路史上的傳奇,成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滇南碧色寨,浪漫的芳華

夕陽餘輝淡淡散去,碧色寨更加孤零。小編徘徊在車站,凝視那米軌伸向遠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