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堪称“民国清明上河图”|高平曲直皆成山水之象

这本书,堪称“民国清明上河图”|高平曲直皆成山水之象

用什么来定义民国?

自由、至性、不拘一格。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这部小说,用上百个民国人物,编织出风云激荡的民国往事,写尽民国的自由、至性与不拘一格,写出了“有情”的历史。

这本小说有《清明上河图》的丰富与浩瀚,在素雅、平淡中不急不缓,却惊心动魄。

在中国传统道德式微的今天,我们尤其怀念,也尤其需要民国的精神。

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

2016年最闪耀的文学之星

2016年,这本中国原创小说横扫了各大读书榜单!包括但不限于:

「中国好书」文学类第一名

亚洲周刊全球华文十大小说

豆瓣读书中国文学第一名

诚品书店中文年度好书

亚马逊年度优选十大好书

《当代》五佳长篇小说

“书店文学奖”年度最佳图书

华文好书评委会特别大奖

中版好书文学艺术十大好书

百道好书榜年榜文学类第一名

中国图书势力榜年度十大好书

书业年度评选文学类年度图书

新浪好书榜年度总榜十大好书

出版协会中国三十本好书

深圳读书月十大中文好书

人民日报推荐书目第一名

华西都市报当代书评十大好书

中国新闻广电报年度好书

……

这本书豆瓣评分 8.0,诸多海内外名家、媒体读后力荐!

上市6个月,加印 10 次,销量突破30万册!

聂华苓说这部小说“令我惊艳”,王德威说作者“是当代华语小说界最可期待的作家之一”,张大春对作者的评价是“非常敏锐而细腻的作家,有宏大的叙事企图,文字干净冷隽”,张悦然说他“一直都是在用善良的目光看世界,因此他笔下的角色,很容易牵动读者的心。那是一种隐没的深情”。

到底是什么书如此优秀?

它就是作家 葛亮书写民国风云的原创小说:《北鸢》

这本书,堪称“民国清明上河图”|高平曲直皆成山水之象

作者葛亮也凭借《北鸢》获得了2016年《南方人物周刊》年度中国人物 及2017年《GQ中国》年度作家。

这本书,堪称“民国清明上河图”|高平曲直皆成山水之象

是不是没想到作者不仅书写得好,人也这么帅?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装帧更精美、颜值更高的30万册精装纪念版《北鸢》,现已惊艳上市啦!

这本书,堪称“民国清明上河图”|高平曲直皆成山水之象

名门之后叙写家族往事

葛亮出生于文人世家,家族里很多长辈都曾是民国激荡风云的人物。他的祖父葛康俞出身安徽安庆,其妻舅是领导了新文化运动的陈独秀,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则是葛康俞的表弟。葛、陈、邓正是安庆三大家族,这几个通过联姻串联起的大家族,就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文化简史。

这本书,堪称“民国清明上河图”|高平曲直皆成山水之象

葛康俞、陈独秀、邓稼先

葛亮像极了他的祖父。同样窄而长的脸型,瘦挺的鼻子,左右一对招风耳,尤其是发际线的轮廓。他自己说,“除了忧心忡忡的神情外,我几乎是他的翻版。”

他写这本书最大的动力也来自他的祖父。祖父葛康俞是著名的书画家、美术史家。他学养精深,丹青超妙,王世襄赞他“不下黄宾虹”,其著作《据几曾看》著录一百九十九件作品,是品评中国古代书画名迹的佳作,宗白华曾抄他的全书留存,以供“据几曾看”。

这本书,堪称“民国清明上河图”|高平曲直皆成山水之象

葛康俞先生画作《懒听谷雨催啼鸟》

祖父的编辑曾寄陈寅恪女儿所著的《也同欢乐也同愁》等作品给葛亮,希望他从家人的角度写一本书,关于祖父的过往与时代。于是他首次追溯祖辈身世,七年一剑,写成了这部《北鸢》。每一笔都有来处,每一个人物都有原型。

书中,钟情书画艺术、疏离政治的毛克俞即脱胎于祖父葛康俞,出身资本家家庭的卢文笙则来源于自己的外公。卢文笙的姨夫、直系军阀石玉璞,原型为外公的姨丈,直隶军务督办褚玉璞。毛克俞叔叔的原型则是新文化运动领袖、第一代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

小说起笔于商贾世家子弟卢文笙成长,收束于上世纪中叶,将波诡云谲的民国乱世寄于两个家族的命运沉浮。文笙在大时代的风云中辗转历练,且行且进,最终尘埃落定。

葛亮特别的家世和成长背景成就了这本独一无二的小说,难怪聂华苓说“葛亮所写的那个时代,正是我生活过的”。

工笔再现民国“清明上河图”

政客、军阀、寓公、文人、商人、伶人,《北鸢》中描写了上百位人物,进退于沧桑。群落交织,浑然磅礴,钩织出民国全貌。

最值得注意的是葛亮对中国近代一个特殊的群体——寓公的描写。“寓公”是指北洋政府时期,那些下野军阀政客和清朝皇室宗亲等上层人物。他们隐居在租界,赋闲在家,过着富有而闲淡的生活。这些人的存在,代表着时代转折间辉煌之后的颓唐。前清的王公贵族,下野的军阀官僚,甚至失势的国外公使,对租界这偏安的生活,有服气的,有不服气的。其间有许多的砥砺,文化上的,阶层与国族之间的。但一来二去,便都安于了现状。

这本书,堪称“民国清明上河图”|高平曲直皆成山水之象

1912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他有了特赦之权。这一年,在辛亥革命中为光复杭州立下“首功”的王金发,不再出任绍兴军政分府都督,去上海做了寓公。

这本书,堪称“民国清明上河图”|高平曲直皆成山水之象

民国时期街头的家庭女子

除了各色人物,《北鸢》也充满了丰富的民国生活细节。

小说在讲述主人公命运遭际的同时,常会随情即景,信手拈来,畅叙一番民国风物。描写内容大至政经地理、城乡样貌,小至民间饮食、曲艺,甚至是一碗面的做法,都做了丝丝入扣的记叙。葛亮为此踏踏实实做了几年案头工作,下笔前的笔记做了100多万字,民国的城市地理、茶道、曲艺、饮食、服饰皆有涉猎。

这本书,堪称“民国清明上河图”|高平曲直皆成山水之象

民国时期的露天食肆

葛亮认为这是一个作者的底气,“如果想带领读者进入书中的情境,作者首先要保证自己不是单纯的历史穿越者,而是一位在场者”。

大历史中普通人的命运浮沉,具体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构成了可感可触的中国近现代史。《北鸢》因此被称为民国“清明上河图”。

民国,那个自由、至性、不拘一格的时代,那个丰盛起伏,兼具动荡风雅和传奇色彩的时代在《北鸢》里得到了最生动的展现。

藏匿民间的真精神

《北鸢》的书名出自于曹雪芹《废艺斋集稿》中的《南鹞北鸢考工志》篇。

曹雪芹在自序中说,他有位朋友穷困潦倒,问他借钱。无意间提及京城的公子哥买只风筝的钱,足够他一家老小好几个月的生计。曹雪芹喜欢扎风筝,就随手扎了几个,叫他拿去卖卖看。几天后,这位朋友牵着驴,满载着时蔬酒肉前来道谢。原来曹雪芹扎的风筝早已高价售空。曹雪芹由此顿悟,写出这部书稿,要将扎风筝的手艺传开,“以为今之有废疾而无告者,谋其有以自养之道也”。他希望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皆可自食其力。

葛亮在序中写道:“管窥之下,是久藏的民间真精神。”

这本书,堪称“民国清明上河图”|高平曲直皆成山水之象

根据曹雪芹《南鹞北鸢考工志》重新编著的《曹雪芹风筝画谱》

《北鸢》里的民间真精神藏在哪里?

藏在孟昭如教导儿子“活着,怎样活,都要活得好看”那里,藏在舍身刺杀日本军官的言秋凰那里,藏在郁掌柜雪夜苦谏文笙回家那里,藏在盘店相赠的卢家睦那里,藏在履约制鸢的龙师傅那里,藏在将风筝谶语“命悬一线”改为“一线生机”的美术老师那里。

《北鸢》中的许多人物,不论身份高低贵贱,人人心里都坚守着中国传统道德中最高洁的品质——信与义。他们不只是被时代裹挟,他们无数看似飞蛾扑火的善良举动,合在一起扭转了一个时代的走向。

再谦卑的骨头里也流淌着江河,这便是中国平民的仁义所在。

如果说真有所谓民国的时代特征,那么,在白先勇所说的“我们的文化传统在这个世纪被连根拔起,伤得不轻”的今天,人们所怀念的,大约也就是这样一脉文化性格了。

别具匠心的装帧

《北鸢》30万册精装纪念版,在装帧上别具匠心,深契作品主题意蕴。

这本书,堪称“民国清明上河图”|高平曲直皆成山水之象

封套采用特种大地纸,厚德载物,承托山河沉浮;

这本书,堪称“民国清明上河图”|高平曲直皆成山水之象

内封使用靛蓝布面精装,书名烫红,图案烫银,典雅内敛;

这本书,堪称“民国清明上河图”|高平曲直皆成山水之象

内文采用月白纯木纸,触手温润,适于朝夕观之。

这本书,堪称“民国清明上河图”|高平曲直皆成山水之象

最别具一格的是书外风筝,皆以手工一本本缠绕而成,一线牵绕,并飨读者诸君,以为书签清赏。

这风筝,是书中主人公文笙与仁桢爱情的见证,也是在命悬一线的紧要关头屡次力挽狂澜的功臣。

人生一线,恰似风筝,命运漂浮无着,人亦应有自己的主心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