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縣發力打造日照副中心

□ 本報記者 慄晟皓

“近年來,我們把新型城鎮化作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和重要載體,著力打造‘一強三名’富強美麗幸福新莒縣,奮力衝刺現代化中等城市,努力把莒縣建設成為日照市西部富有特色、充滿活力、名副其實的副中心。”8月3日,在全省新型城鎮化現場會上,莒縣縣委書記孟青在典型發言中介紹說。

思想解放引領觀念轉變。從2016年開始,莒縣連續3年每年確定1個主題開展解放思想教育實踐活動;南赴江浙滬,北上青煙威;先後召開了9次高規格、大規模的千人大會,提出打造“一強三名”建設富強美麗幸福新莒縣的奮鬥目標。明確了“一二三四五”發展思路,提出建設現代化中等城市的目標和“全域城市化的理念和思路。以縣城為中心、以重點鎮為依託、以社區和村居為基礎,“拉開框架、科學定位、挖掘內涵、塑造形象”,著力打造“兩城、三區四園、六大產業(基地)”發展格局。

“機構有級別,但城市沒有級別。只要規劃好了,小城市照樣有大作為。”孟青說。按照最新理念、最高標準、最強水平,莒縣將智慧城市、海綿城市、綠色城市理念融為一體,聘請中規院實施了新一輪城市總規修編,先後聘請15家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規劃團隊,完成19個專項規劃、14個小城鎮總體規劃和11個產業規劃。近日又聘請上海同濟大學教授,規劃設計了城市“慢行步道系統”,建成後將實現人與自然、與城市有機融為一體。

按照“老城做文化”的發展思路,莒縣著力打造有文化、有內涵、有厚度的特色城市。“我們順應人民群眾的期盼和要求,抓住棚戶區改造重大機遇,把建設莒國古城作為傳承莒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城鎮化龍頭項目,著力打造日照市的文化源頭、魯東南區域性文化旅遊中心、富有莒文化特色的‘文化名城’。”孟青說。目前,古城水系、地下管廊建設基本完成,南城牆於5月1日正式動工。

同時,加快推進舊城改造,改善居民生活條件。搶抓國家棚改政策機遇,莒縣計劃用3年時間實施城中村、棚戶區改造4.3萬套,現已完工和在建2.9萬套,數量超過前20年的總和。今年,在該縣確定總投資850億元的103項重點工程項目中,城建和基礎設施項目21個,規劃投資248.3億元。近兩年,該縣新開工城建工程160多項,在建面積550萬平方米。城鎮化率兩年提高5.6個百分點、建成區面積增加5.63平方公里。

堅持“新城現代化”的理念,莒縣把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建立現代產業體系作為新型城鎮化的根本動力、核心支撐。在沭東新城規劃建設了總面積3200畝、總投資8億元的“城市綠廊”,結合2萬畝的沭河溼地公園,打造“城市綠肺”。聚力打造行政辦公、文化教育、運動健身、金融服務和休閒居住“五大中心”,總投資216億元的32項重點城建工程,拉動沭東新城“井噴式”發展。當前,沭東新城集國家智慧城市、省級海綿城市、地下綜合管廊七項試點於一體,將建成一座富有現代化氣息的“生態名城”。堅持“全域旅遊”“全域城市化”同步推進,莒縣重點打造“三山兩河一城”核心旅遊區,對20處鄉鎮街道風貌特色進行統一規劃、分類推進,統籌打造6個特色旅遊小鎮、8大田園綜合體。全部建成後,莒縣將成為獨具特色的“文化名城”“旅遊名城”。

此外,莒縣把振興工業作為新型城鎮化的原動力,做大產業、做大項目、做大平臺、做強鄉鎮,著力建設“經濟強縣”。去年以來,該縣新治談招引過億元項目66個、過10億元項目15個。今年上半年,莒縣GDP增長9.1%,財政收入增長20.16%躍升為全省76位,稅收佔比87.3%。

在城鎮管理上,莒縣將管理重心下移、服務下沉,制訂《莒縣城鎮管理綜合考核辦法》,對考核成績按季度排名,連續3個季度考核排前兩位的,優先提拔重用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季度考核後兩位的黨政負責同志進行誡勉談話,連續4個季度排名後兩位的,要進行崗位調整,形成了鄉鎮之間你追我趕、進位爭先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