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三個地方有「三台八景」風光無限好,有你的家鄉嗎

荊楚大地處處有風景,不過有“三臺八景”的景點和美麗傳說的只有三個地方,分別是大冶市、咸寧市、麻城市,這些景點也是錦上添花,給所在城市平添了幾分文化內涵和魅力。

大冶市“三臺八景”

湖北三個地方有“三臺八景”風光無限好,有你的家鄉嗎

湖北三個地方有“三臺八景”風光無限好,有你的家鄉嗎

天台山。地處陳貴鎮,東西長5.5公里,面積11平方公里,主峰蓮花峰海拔580米。宋高宗紹興年間,建天台寺,有"源公祖師"道場。山有響洞生雲、錫泉印月、經樓聽雨、石鏡照人、方朔書堂、源公古塔、蓮峰積翠、白水靈臺等8景。另有風洞,冬暖夏涼。

雲臺山。地處劉仁八鎮,與天台山相對峙,東西長1.5公里,南北寬2.5公里,海拔337.7米。登臨高處,俯首良田萬頃,回頭峭壁千尋。竹林茂密,鬱鬱蔥蔥。層巒疊翠,朵朵青雲簇擁而上:幽山邃壑,淙淙泉水箭射而來。時或清風淡霧,時或霞蔚雲蒸,彷彿置身霄漢。山下有巖山廟、戲子洞、土主墳、大泉等古蹟。

宮台山。地處靈鄉鎮,面積0.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04.7米。山峰突起,望之如覆鍾。東北側地勢較緩,果樹成蔭:西南側地勢險峻,絕壁懸巖。清代文學家袁宏道詩云:“好在宮臺裡,兩巖陡絕起”。山間有南北兩窩,北窩深邃幽靜,南窩空曠狹長。巨石林立,滴水巖居高臨下。上有兩石夾道,長丈餘,可通行人,名曰:"天門關";中橫一石,名曰:"天門限"。山顛有唐建古寺,世傳唐高祖御賜香爐供此。

金湖湛月。大冶市區東、西、南三面,金湖,亦稱大冶湖、韋源湖。春夏為湖,瀰漫浩渺,遠接天際;秋冬為港,轉旋曲折而莫見其所從出。每當夏日水漲之時,峰巒城郭倒映水中。明代文學家袁宏道遊此地時留下"千山照平湖,城在湖波上"的詩句。明萬曆二十二年(1954年),在縣城東南青龍山逶迤入湖外,建文閣,書"小瀛洲"額。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於文起閣邊建大士閣。兩閣樓均砌石為岸,周以迴廊,閣左造迎月臺,閣旁造塔,署名"青雲樓"。

銅海飛煙。景在距大冶市區西南3公里的銅綠山。銅綠山的銅礦藏量富,品位高。自殷小乙時期至今,採冶不衰,銅煙嫋嫋。銅綠山古礦冶遺址,1982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於大巖陰山之顛建大型博物館,中外遊客絡繹不絕。

鹿頭夕照。景在距大冶市區南3.5公里的鹿耳山,與龍角山相望,南交胡云山,西接宋家山,北連道人山,主峰海拔570米。山形似熊耳虎頭,自縣城望之如鹿。昔人賦雲:"有山壁立,特地衙參,餐彼秀色,啖此夕嵐……閃鴉背之斜照,依龍角而遙攀。"山下有大泉潭、小泉潭。

龍角朝暾。景在金湖、大箕鋪鄉和殷祖鎮之間的龍角山,距大冶市區15公里,原名龍耳山。唐天寶四年(745年),唐玄宗敕改為龍角山。主峰海拔786.9米。古云:"日出光先見其顛,將雨則有云起"。自古以來,龍角山為採銅、冶銅之所。相傳岳飛曾在此鍊銅制器。山上有岳飛洞、仙人橋等勝蹟。

太和雲霧。景在距大冶市區15公里殷祖鎮的太和山。主峰太婆尖(亦稱太和巔、太和殿)海拔840米,為大冶群山之冠。其旁有龍角、蛤蟆伏、望月諸山,風雲變化,各極其奇。有詩云:"駕霧乘車上太和,翻騰絕頂笑牽蘿,軟風吹醉低天月,欲策飛龍跨大蟆。"太婆尖的雲霧茶,質量優良。

雷嶺石林。景在距大冶市區西20公里的雷山,橫亙陳貴鎮中部,西起九橋水庫,與宮台山相望;東至華壟水庫,西向王母山綿延,全長約25公里。山之動南稱大雷山,海拔207米,山只西北稱小雷山,海拔60米,有石筍、石城、石鼓、石屋、石浪、石棺、石獅、石馬、石人諸勝。

沼山疊翠。景在距大冶市區西30公里保安鎮的沼山。群峰環繞,主峰海拔418.5米,絕頂有覆盆山、獅子石;巖下有沼,清澈可鑑;山上層巒疊翠,林木茂密。北宋元間,僧人如高在山上建寺,故亦稱大寺山。向日丹《登沼山寺尹茂才攜酌》中雲:"萬嶺參新樹繞,一巖縹緲步古云藏。"

虯涇鍾靈。景在金牛鎮虯川。虯川蜿蜒曲折,夏盈冬涸。昔有虯川橋,飾以長廊,星早月夕,遊人如堵。今有香爐山新石器遺址幾西山觀、靈溪觀、金牛堆諸勝。

咸寧市“三臺八景”

湖北三個地方有“三臺八景”風光無限好,有你的家鄉嗎

湖北三個地方有“三臺八景”風光無限好,有你的家鄉嗎

咸寧潛山相傳古時潛有賢才佳人而得名,留有不少文化古蹟。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潛山寺。潛山寺始 建於唐代開元年間。到明代,寺廟已發展到九重十三殿,氣勢恢宏。相傳宋代樞密參政知事的馮京、明朝侍部朱延立早年就讀寺中,清代咸寧知縣陳煥世曾留有“潛山寺懷古”的詩句。

潛山有“ 三臺八景”美麗動人的傳說。三臺即為觀音臺、梳妝檯、讀書檯,八景即為書檯夜色、丹牡晴嵐、溫泉沸波、石洪飛渡、頻溪煙雨、瀑布騰聲、龍漂秋色、狗井松濤。

麻城市“三臺八景”

湖北三個地方有“三臺八景”風光無限好,有你的家鄉嗎

湖北三個地方有“三臺八景”風光無限好,有你的家鄉嗎

龜峰旭日報天明,道觀煙霞萬樹傾。

定慧海棠香千里,龍池夜月照三更。

桃林春色風光好,柏子秋蔭氣味清。

瀑布流泉供遠眺,麻姑仙洞唱幽情。

白雲臺。位於 五腦山,有白雲繚繞,相傳為麻姑行遊之所。

雁臺。位於 白鴨山之南,相傳釋道一法師此修真,梵語一聲,群雁下集。

釣魚臺。位於閻家河風陂河,明代麻城名士周柳塘在臺上興建“寒碧樓”。

龜峰旭日。位於 龜峰山,龜峰高聳入雲,日出之景蔚為壯觀。

白杲飛泉。位於白杲山(現白果鎮境內),山頂有石壁,泉從罅出,嘖玉濺珠,千丈一落。

麻姑仙洞。位於五腦山,相傳是麻姑羽化成仙的地方。

柏子秋蔭。位於閻家河九龍山,立秋日午時,塔四面無影,實為異事。

鳳嶺朝雲。位於 麻姑仙洞之側,相傳有鳳凰在此聚集,雲蒸霞蔚。

萬松古亭。位於現 麻城經濟開發區境內,麻城縣令張毅曾在此植樹萬株,宋代蘇軾曾賦詩。

桃林春色。位於閻家河桃林河,兩岸多桃花,綿亙十餘里,紅霞如錦。

龍池夜月。位於現龍池橋辦事處境內,池水清澈如碧玉,明月高照,分外皎浩。

除了以上三個地方有“三臺八景”外,省內的荊門市、安陸市也有“三臺八景”,不過已風光不再。親,你那個地方有“三臺八景”嗎?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