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關審批職能,加強聯動監管,掃除黑惡源頭,致力固本清源

1月24日,國家發出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通知》。全面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是針對當前涉黑惡問題新動向,切實把專項治理和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結合起來,既有力打擊震懾黑惡勢力犯罪,形成壓倒性態勢,又有效產出黑惡勢力滋生土壤,形成長效機制。通知指出,各有關部門要結合自身職能,主動承擔好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的職務任務,依法行政、依法履職,強化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監管,防止行政不作為和亂作為。


隨後,四川省、成都市相繼召開電視電話會議,擴大前期基礎戰果,對今後掃黑除惡工作進行再部署。會議強調,要加大綜合整治力度,把專項治理和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緊密結合,把掃黑除惡與反腐敗鬥爭和基層“拍蠅”結合起來,打掉黑惡勢力“關係網”“保護傘”。

黑惡勢力由來已久,雖然這些年“硬暴力”得到遏制,但卻仍有很多 “軟暴力”或非暴力手段來逃避打擊。從“打黑除惡”到現如今的“掃黑除惡”,這樣的發展變化,是針對當前涉黑涉惡問題新動向,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的必然選擇。2018年3月,全國兩會通過了憲法修正案和監察法,組建了國家監察委員會,這無疑是對掃黑除惡的又一記重拳,從源頭上清除黑惡勢力的保護傘,將與黑惡勢力同流合汙的腐化幹部連根拔起,讓黑暗的毒蘑菇暴露於陽光之下。

第一,嚴格把控審批事項,落實到位。黑惡勢力通過組織形式“合法化”、組織頭目“幕後化”、打手馬仔“市場化”,進行“轉型”和“漂白”,以“公司”的形式,依託經濟實體存在,這就要求基層部門從“漂白”之初就把好審批關,聯合多部門進行協同配合,對每一起待審批事項的申請材料嚴格把關、認真落實,對經營範圍、經營主體、經營地點等資料信息進行反覆確認,對涉及現勘等項目踩點到位,在高效便民的基礎上把好審批關,不給不法分子可趁之機,將黑惡勢力扼殺在搖籃之中。

第二,完善幹部隊伍建設,固本清源。黑惡勢力往往通過拉幫結派、行賄送禮、請客吃飯等方式與公職人員勾結在一起,抵抗力較弱的官員為得到“好處”,充當其保護傘。古語有云:“外疾之害,輕於秋毫,人知避之;內疾之害,重於泰山,而莫之避。”各基層部門要做好內部自我淨化,嚴肅黨風紀律,查處“微腐敗”,狠抓“四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黨員幹部亦要糾錯正偏、預防懲戒、約束制衡,形成強大的免疫力,永葆黨肌體健康的生命之源。

前蘇聯作家阿法納西耶夫曾說,監督是管理過程持續最長的一種功能,因為它是在執行決策的全部過程中實現的。本次專項鬥爭之名由“打黑”變為“掃黑”,一個“掃”字,展現了中央一查到底、絕不姑息的決心,各基層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和部署,將黑惡勢力徹底清除,審批部門要嚴把審批關,從根源防止“毒蘑菇”滋生,各部門明確掃黑職責,加大防範力度,實行聯動監管,形成強大合力,深挖黑惡勢力的“保護傘”,還社會一個清平世界,朗朗乾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