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时代,产业地产的春天来了?

7.31调控新政出台后

深圳“二次房改”政策纲要接踵而来。

虽然具体落实效果如何,还需要时间去检验,但无论如何,在改革开放即将迎来40周年、98房改20年之际,房地产市场真正迎来变局,“长效机制”迈出实际而坚定的步伐。

1.从支柱产业到保障属性

从98年房改开始,过去的整整20年里,房地产可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成为拉动投资和需求的支柱产业,也为地方财政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与此同时,房地产为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开启了“资产性收入”的巨大窗口,让房价成为牵动万千国人的热点话题。

功过无从评说,但这样的时代,已经走到了尾声,回归民生和保障属性,实行多渠道多层次的供给侧改革,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居其屋“,房地产的长效机制从指导方针到路线图,已非常清晰。

2.从增量为王过到存量时代

98房改伊始为商品房市场开启了历史性窗口,释放出巨大的住房需求,而城市化进城和持续宽松的投资环境,让房地产在二十多年里,如瘟疫一般蔓延神州大地。

广圈地+高负债+快周转成为合大房企抢占市场的三板斧,销售成为赢得现金流和利润的唯一手段,并为持续的高周转提供源源不绝的弹药和燃料。

但随着城市化进城和人口红利拐点的到来,存量住房人均面积超过40平米,商业和商办面积趋于饱和,销售导向的高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中国房地产,正在迎来“存量时代”。

3.从营销导向到运营致胜

市场的变局,加上国策导向,促使各路发展商纷纷转型,如业内龙头万科,已经摒弃“专注住宅”这一坚持了二十多年的战略定位,变身“城市配套服务商”并进一步下沉为“城乡发展建设服务商”。

其他领先房企,如恒大、如碧桂园,则将发展的触角延伸至产业地产、特色小镇、科技创新、甚至是农业发展等更多的领域。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业地产,成为几乎所有大型房企重点布局的新版图,而持有型物业的比重不断提升,也让发展商的经营重心,从销售,向运营快速转变。

严格来说,产业地产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也不是一个新生市场。

伴随着改革开放催生的早期的各种工业区、开发区,再到后期各地开花的产业园、科技园,产业地产甚至先于房地产的起步,只是限于市场规模和政策限制,并没有引起主流市场的关注。

而国内如张江高科、华夏幸福、天安中国等,也已经在产业地产领域深耕多年。

随着大量开发商的进去,产业地产所面临的压力和问题,也在凸显:

首先规模的放量:

各地政府和供地政策的加持,加上大量发展商的进去,让本来平静有序的产业地产市场急剧放量,据不完全统计,光深圳,未来可测量的产业空间供应将超过亿级规模,如果加上环深圳如东莞和惠州,更是不敢想象。

如此大规模的供应,在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城市产业变局中,如何有效消化并实现应有的发展、社会和企业效益?这是未来所有产业发展商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

其次是模式的创新:

从产城融合到特色小镇,从智慧园区到生态平台,这两年关于产业地产的概念层出不穷,但这一切,只能说“在路上”,具体的发展成效和各方的效益,尚有待评估。

并且从各个园区的发展定位和后期运营服务提议来看,存在明显的同质化现象,一方面,新进企业跟随先行者亦步亦趋,这是必然;另一方面,产业地产的成功,有别于传统房地产市场。

除了基础空间和服务,还关系到城市变迁和空间演变、产业发展乃至行业规律和趋势、企业不同阶段的痛点和需求等方方面面的研究和洞察,这将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

再者是人才的短缺:

无论任何一个行业或产业的发展,除了资金和资源的投入,知识储备和增量能力、以及人才的丰盈,都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是越来越主导的因素。

随着大量企业和资金的进入,产业地产迎来大开发的局面,但这个行业的人才储备,以及新知识新经验的生产能力,已经成为最显著的短板。

在这样的市场和行业背景下,有广电集团和湾区对话传媒发生的“粤港澳湾区产业品牌计划”可谓适逢其会。

以广电媒体资源和传播平台为基础,联手湾区知名园区和行业先锋,树立品牌标杆,输出先进模式,增进知识流通,打造对话平台,对区域产业地产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多有益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