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青岛交运集团打造运输旅游“集合服务”新模式

改革开放40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四十而不惑,不惑而心安。40年的发展变化,彰显了中国力量,我们每个人既是参与者,又是见证者。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感,正洋溢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即日起,我们开设专题栏目,旨在借助不同人物的视角,展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40年|青岛交运集团打造运输旅游“集合服务”新模式

公交是城市发展方向的缩影,也是彰显城市精神文明的流动窗口。川流在城市各处的公交,路过的不仅是一座座站牌,更承载了许多人的诗和远方。对于市民而言,乘车体验的舒适与否也许就能决定一整天的心情好坏。条条大路通罗马,同样的一处终点站,个人更习惯于乘坐的车次也不尽相同。

改革开放40年|青岛交运集团打造运输旅游“集合服务”新模式

青岛交运集团

1907年,中国第一条城市公交线青岛市区至崂山柳树台开通运营;1910年,中国第一个汽车站,青岛馆陶路汽车站诞生。青岛交运集团的百年历程,是一部精编版的中国道路交通史。

品质塑品牌 交运品牌结出累累硕果

在青岛交运集团,重文化、树品牌的管理思路始终贯穿于整个企业的发展,而品质,更是交运的发展之魂。

改革开放40年|青岛交运集团打造运输旅游“集合服务”新模式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青岛交运集团以发展品牌经济为抓手,把“情满旅途”客运服务品牌和“温馨巴士”城市公交服务品牌,率先打造成享誉国内外的中国驰名商标,成为中国同类企业唯一拥有双“驰名商标”的经营组织,成为国家重点联系的国有大型综合交通运输企业,是青岛“品牌之都”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青岛交运集团打造的“交运之情”公益品牌即是典型。例如其下设的爱心驿站已被中宣部授予全国学雷锋示范点,在这里,环卫工人可以免费获得早午餐、免费查体等服务,甚至在中秋、春节假期,交运还会免费送环卫工人回家探亲。

青岛交运集团的品牌树立起到了极佳的扩散效应。数据显示,青岛交运集团以温馨巴士品牌撬动青岛全域市场,构建起了“城区、城际、城乡、镇村”全覆盖的大公交网络,使青岛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城乡公交全域覆盖的副省级城市。

交运始终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就车辆而言,青岛交运集团就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

改革开放前,长途汽车运输由于车况和路况都不够好,车辆时速经常就在30公里至40公里左右。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车辆的技术进步,不断更新换代的现代新型车辆装备了青岛交运集团,加之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建成,现在的车速已经发展到时速100公里以上了。从车辆的技术等级、性能、功能、配置等多方来说,都出现了质的飞跃。

四两拨千斤赢百姓口碑

在青岛交运集团的心目中,要给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让企业的转型升级始终都踩在点子上,最根本的,是要以一个乘客的身份为公众提供细节服务。

2000年10月31日31路运行后,青岛交运集团在车上为公众配备了收音机,但由于当时设备的功率、音质都不行,后来青岛交运集团便萌生了一定要为31路的22辆车配好收音机的念头。

后来青岛广播电台副台长专程到南方为车辆匹配了高质量的设备,此后,31路车不仅是交通工具,还变成了党的精神文明阵地和传递交运文化的场所。每天早上6:30播中央新闻,7点播青岛新闻,虽然只有22台车,但是它们影响了青岛,甚至全国。

改革开放40年|青岛交运集团打造运输旅游“集合服务”新模式

根据乘客需求,青岛交运集团陆续在车上配备了纸巾、雨伞、垃圾桶、常备药、塑料袋,甚至是小学生可能会遗落在家中的红领巾。还在车上给报纸做好分类,给游客准备地图,凡是乘客可能需要的,都尽可能在车上配备好。

青岛交运集团正是通过这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事,四两拨千斤,收获了百姓的好口碑。

改革开放40年|青岛交运集团打造运输旅游“集合服务”新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