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座官员宜居的城市

摘要:搞规划的先给本部门“规划”191套低价房,这种靠房吃房的权力变现,也“变”得太直接了吧!能指望这样的规划部门去为公众服务,能指望这样的规划部门负责任地规划吗?鬼话吧。低价房之下,腐败之下,官员宜居了,百姓就不宜居了。

西安,一座官员宜居的城市

吐槽青年出品 曹林|文

别怪我给一座城市贴这样的标签,这真是我看到《西安规划局被曝半价购房,多位局领导名下有2个车位》这样的新闻后,脑子里很自然冒出来的想法。如果觉得这个标签很难听,也不是我贴的,而是当地某些部门某些官员给一个城市带来的耻辱印记。

感谢西安当地媒体的报道,让西安市规划局191套团购房的丑闻浮出水面。这篇报道称,西安曲江房价一直在西安高居不下,而在距离大唐芙蓉园不足1000米的长庆坊二期,西安市规划局191套团购房,价格还不到周边商品房售价的一半,多位局领导名下有两个车位,团购房价低于曲江2016年保障房价格。西安纪委监委已介入调查。

西安,一座官员宜居的城市

房市坚挺,房价畸高,一房难求,规划局竟以如此低价拿到191套房。——房地产开发,规划部门是必经的环节,搞规划的先给本部门“规划”191套低价房,这种靠房吃房的权力变现,也“变”得太直接了吧!能指望这样的规划部门去为公众服务,能指望这样的规划部门负责任地规划吗?鬼话吧。

在西安这样的大城市,在大唐芙蓉园这样的中心地段,竟能拿到4495元/平方米的房子,这样的城市也太宜居了。可惜普通百姓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只是规划局官员“宜居”,规划局领导尤其宜居,轻松享有两个车位。

为什么把西安跟“一座官员宜居的城市”联系在一起呢?因为这两年西安曝出的不少负面新闻,都跟官员相关,都能看到官员在这座城市享受到的种种或明或暗的福利和权力红利。

今年5月曝出的买房摇号丑闻,就指向了当地官员。5月底,两张名为“南长安街壹号DK6-1关系户名单”的图片在网上大肆传播,从这份图表看,很多房源已经内定,而内定的人涉及建设、规划、房管、土地、供电等与房地产关系密切的单位。官员调查后通报称,违规销售的106套房屋重新公开摇号销售,有35名公职人员受购房者给房地产公司项目相关人员“打招呼”,造成不良影响,其中8人被免职。

说这只是个案,你信吗?千万不要小看这种摇号丑闻,对政府公信力的伤害是巨大的。没有人会觉得这只是个案,人们对摇号的信任会崩塌,会连带怀疑所有的摇号,觉得所谓摇号是在公众眼皮底下表演透明,进而怀疑当地政府所有的行为。这一次暴露纯属偶然,如果那个房产中介没这个失误,谁知道背后有这么多关系?拿什么让人们相信只是这一次摇号才有问题,以往都很公平,都没有人找关系呢?拿什么证明这一次官方调查没有留情面,而是秉公执法?

先有昨天的摇号丑闻,再有今天的规划局团购低价房,涉及很多公共部门,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个案了。规划局靠房吃房,相关部门给房产商打招呼提前锁定摇号房源,不得不让人怀疑,是不是官场生态存在问题,是不是当地部门存在某种权力自肥的潜规则,是不是很多部门都有类似团购低价房的福利特供?必须彻查。

还想到前段时间西安的一件事,当地某媒体发的一份文件,称某员工在报社领导讲话时交头接耳,缺乏敬畏意识,违反会议纪律。此员工被责令公开检讨,并扣罚当月绩效工资50%。——什么叫“缺乏敬畏意识”?这样的通报,让人感到一种不寒而栗的官威官气。

还想到去年这时候的南航前11排座位事件,南航宣传稿称《“只要前11排座位的旅客”——为政府执行要务护航》,报道称西安官员考察团到成都考察,让航空公司留下前11排座位。虽然后来南航背了锅,称西安官员并没有提出前11排的特殊要求,也没有隔离,但这一事件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连西安领导后来都开会总结教训称“敲响了一次作风建设的警钟,敲得及时、敲得必要”。

这些新闻让人看到的都是“官气”,都是官员的“宜居”。

《华商报》的评论很尖锐,称“191套团购房”需要一个合理解释。当地纪委介入很快,已经成立专项调查组介入调查,相信很快会给公众一个交代。舆论监督和纪委监督的合作,共同去扒有关部门的粪,这是好事。去过西安好多次,很喜欢这座城市,喜欢西北人的豪爽,喜欢古都的风韵,喜欢那里的美食,但不喜欢那里弥漫的浓厚官本位文化。我不知道“摇号丑闻”和“规划局低价房”是不是官本位文化结出的恶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千万别当成个案去治,绝不只是规划局的问题。也别轻描淡写为不正之风,这就是赤裸裸的腐败,把公权当成了私器,让规划成了鬼话。

低价房之下,腐败之下,官员宜居了,百姓就不宜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