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天,一起讀完《黃帝八十一難經》(第20天)

81天,我們一起讀完《黃帝八十一難經》第20天:

《二十難》

81天,一起讀完《黃帝八十一難經》(第20天)

原文:二十難曰:經言脈有伏匿,伏匿於何髒而言伏匿耶?

然:謂陰陽更相乘,更相伏也。脈居陰部,而反陽脈見者,為陽乘陰也。雖陽脈,時沉澀而短,此謂陽中伏陰也。脈居陽部,而反陰脈見者,為陰乘陽也。雖陽脈,時浮滑而長,此謂陰中伏陽也。

重陽者狂,重陰者癲,脫陽者見鬼,脫陰者目盲。

81天,一起讀完《黃帝八十一難經》(第20天)

翻譯如下:

第二十問曰:醫經中說,脈象中伏隱、匿藏的現象,伏隱、匿藏在哪個臟器中,才叫做“伏匿”呢?

81天,一起讀完《黃帝八十一難經》(第20天)

回答:這說的是陰脈與陽脈交替相互乘襲,相互伏隱的現象。脈在屬陰的部位也就是尺部應見陰脈,如果反而出現了陽脈,就是“陽乘陰”,也就是陽脈乘襲陰部,雖然(在尺部)見了陽脈,但不時出現沉、澀而短的脈象(陰脈的徵象),這就是所謂的“陽中伏陰”。脈在屬陽的部位也就是寸部應見陽脈,如果反而出現了陰脈,就是“陰乘陽”,也就是陰脈乘襲了陽部,雖然(在寸部)見了陰脈,但不時出現浮、滑而長的脈象(陽脈的徵象),這就是所謂的“陰中伏陽”。

如果尺部、寸部都見陽脈,就是“重陽”,陽氣過盛的人會發生狂病;如果尺部、寸部都見陰脈,就是“重陰”,陰氣過盛的人會發生癲疾;如果寸部脈脫失,就是“脫陽”,病人會神志錯亂,出現幻覺,如見鬼神;如果尺部脈脫失,就是“脫陰”,病人會發生眼盲,看不到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