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是晚看了十年啊啊啊|俠隱

你可是晚看了十年啊啊啊|侠隐

"

傳說中的張北海,愛酒、浪漫、藝術、好客、慷慨,陳昇為他寫歌,鄭愁予為他贈詩,阿城為其風度著迷,陳丹青稱其為“紐約的蛀蟲”,侄女張艾嘉的眼裡,他是“中國最後一位老嬉皮”。

《俠隱》是張北海的第一部武俠小說,寫於1996—2000年。多年來,張北海以紐約生活的散文享譽華人世界,這第一本武俠小說,卻將背景設置在他童年生活過的老北京。而這武俠,亦非傳統小說的路數,而是寫了其反面,即武俠的終結。與此相連的,就是時代的變遷,以及老北京的消逝。與其說小說的主角是俠,莫如說是老北京,小說中的舊京風味悠遠醇厚,滋味十足,惟妙惟肖,讓人忍不住沉浸其中,流連忘返。

2007年,《俠隱》首度與中國大陸讀者見面,藉由張北海之筆,作者本人“行走”了自己出生之地,你我讀者則漫遊於一個精心雕琢的北平,追憶城之消逝,也感嘆於俠之終結。十一年後,姜文導演把這樣一個故事搬上大銀幕,我們也將藉由光影再度領略一座城,及那背後值得敘說的故事。

今天,透過編輯Kate的視角,我們可一探《俠隱》背後的故事。

"

你可是晚看了十年啊啊啊|侠隐

因為姜文的電影,《俠隱》再次被人關注起來,與同事聊天時感慨,好像沒有哪部電影讓人這麼關注過,哪怕是姜文,我也已忘記看導演的上一部電影是多少年前了。不過,也因為此,追蹤了一些書背後的故事,回顧了《俠隱》出版的十多年間發生了什麼。

十二三年前,文景的編輯小美,看到了《三聯生活週刊》一篇介紹《俠隱》的文章,她覺得這書好看,就找來了最早的中國友誼出版公司的版本,看完後立即開始尋找版權。所幸那時繁體字版由麥田出版,共同認識的朋友秀梅接到我們的詢問後即發來了作者的電子郵件。小美的一封郵件開啟了文景與張北海的緣分。

你可是晚看了十年啊啊啊|侠隐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1年版

十年前,我作為營銷編輯,有幸與編輯一起為《俠隱》出過力,得意!作為普通讀者,第一時間感受到《俠隱》文字的魅力,至今難忘。觀看的樂趣的傳達有點難,我的推薦也就是一個推薦而已。十年後,也有朋友、同事因緣際會看了這部書,他們來對我說過這樣的話,“喲,這書挺好看的啊。”我就回他一句,“對啊,你晚看十年。”

你可是晚看了十年啊啊啊|侠隐

世紀文景,2007年版

十年間,我們與作者一直保持著聯繫,通常是我們寫了中文郵件去,他用英文答覆,必須使用中文之時,他就會手寫下來,要麼是複印社掃描後郵件,要麼是直接傳真到某個號碼,或是從紐約直接寄來手寫複印件。當年採訪過作者的《北京青年報》記者朱玲仍保留著作者傳真來的手寫回復, 我也留著作者手寫的一切文字回覆,對書的想法、詢問等等。

張北海以約兩年回一趟北京的節奏,在北京最美的季節回來,有時是文景的一大幫同事一起與老爺子聚,再不然是一些小輩的朋友們帶著老爺子去吃老北京館子,夜深之時,再由北海帶著找一個地方嚐嚐他最愛的威士忌。在《一瓢紐約》裡,他細細碎碎地講了他生活了四十多年的紐約,也讓我們感受到“天使的份額”引發的回憶。

你可是晚看了十年啊啊啊|侠隐

照片攝於1963年,當時張北海在洛杉磯工讀

這十年間,文景也做了一本張艾嘉的書,她的第一部文字作品。也從另一個角度得知張艾嘉(張姐)口中的“叔叔”。據說,故事是這樣發生的,北海抄起電話打給張姐,你那個什麼什麼書,他們讓我寫點什麼,我到底應該寫什麼啊?張姐跟我說這話時,是帶演的,所以至今都記得。最後,老爺子寫了《小妹兒》小文。如果能夠對比讀張姐寫的《我的叔叔》與北海寫的《小妹兒》,你會完全忘記他們的身份,只有父女情深。

從我第一篇小學作文被老師讚賞,題目就是《我的叔叔》,到開始看他的文章,對他總是有一種崇拜。我長大了,他卻也沒老,我們開始有共同的朋友。從紐約到香港、臺灣到大陸,我看到了別人對他的尊敬,還有說不完的羨慕。他的生活態度,如同他喝酒:專情於威士忌,慢慢品嚐、認識,深入瞭解。所以他只談他懂的,其他的,就聽聽別人怎麼說吧。

不知從幾時開始,我們越來越像父女,總是會惦念著對方,我為他做點小事,他為我寫個劇本。他來香港看我,我帶兒子去紐約跟他過個聖誕。一起喝酒、做炸醬麵,有時有說不完的話,有時也可以安靜的不說。我們就是家人,不再帶有任何色彩卻更濃厚的親情。

——張艾嘉《我的叔叔》

你可是晚看了十年啊啊啊|侠隐

張北海手書《小妹兒》

姜文是這麼形容電影《邪不壓正》的:“如同北平的哈姆雷特,如同李小龍智取危機四伏的卡薩布蘭卡!”

電車、城樓、石板路、四合院、紅色城牆、宮殿城池……為了復原 1937 年的這座城,姜文確實窮盡了講究,做足了誠意,這也是導演拍電影最大的癮,活生生造出一個帶著年代質感的幻境。

你可是晚看了十年啊啊啊|侠隐

當年高曉松讀過此書之後,火急火燎地想買來改編權,結果聽說已經被姜文搶先一步,那叫一個心如刀割。

你可是晚看了十年啊啊啊|侠隐

讀過小說的人,自然懂得高曉松為什麼愛極了這個故事,姜文為什麼要這樣精雕細刻地還原這座城——這是為了紀念一個已經消失的北京。

張北海先生的《俠隱》,將傳統和現代、市井與江湖熔為一爐,被稱為“老北京的哀悼之作”。四合院裡的安逸閒適,大飯店裡的觥籌交錯,廟會堂會的舊時規矩,年節習俗的人情應酬,黑道白道的掌故軼事,三教九流的吃穿用度,平民階層的生活百科,秋冬春夏的四時流轉……張北海都做了像素級別的還原。

作家阿城評價《俠隱》:有貼骨到肉的質感。

你可是晚看了十年啊啊啊|侠隐

張北海寫北平,就像孟元老寫汴梁,沈從文寫鳳凰,汪曾祺寫高郵,張愛玲寫上海,唯有親手組合了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這些紀念者才能心安。

《俠隱》裡的北平,是山雨欲來前的寧靜,是劫難降臨前的綻放,那些鮮活而又瀕臨消亡的生活方式,那些輝煌而又滄桑破敗的宮殿城池,是一座古都的迴光返照,就像李天然所代表的中華武術,已經是明日黃花,美景之美,在於憂傷。

《俠隱》後記

十年前,《俠隱》首次和中國大陸讀者見面,我當時覺得是我回到了三十年代出生之地。我在那篇序文中說:“這裡的北京,不是今天的北京。這裡的北京,是沒有多久的從前,古都改稱‘北平’那個時代的昨日北京。”

物換星移,但是昨日北京的史實,仍然是史實,虛構部分則純屬虛構。

“抗戰烽火前夕,走進這虛實兩個世界,是一位現代江湖遊俠——越洋歸來,替天行道,一了恩仇,穿雲而去。”

昨日遊俠也就這樣和昨日北京先後消失,一去不返,再也沒有了。

感謝讀者多年來的支持,同時感謝世紀文景重新出版《俠隱》,並感謝編輯王玲對作者的信心。

沒有這次出版,“燕子李三”也就無緣和今天的讀者見面了。

二○一七年,紐約

你可是晚看了十年啊啊啊|侠隐

張北海,本名張文藝,祖籍山西五臺,1936年生於北京,長在臺北,工讀洛杉磯,任職聯合國,退隱紐約,著作隨緣。1970年代起,張北海的家成了初抵紐約的華人瞭解這座城市的必到之地。阿城、陳丹青、張大春、王安憶、李安、張艾嘉、羅大佑、李宗盛、陳昇等人,都是從他的客廳裡認識紐約的。

《一瓢紐約》即為他多年紐約生活所得。1990年代,從聯合國退休後,張北海轉而虛構《俠隱》,寫盡出生地老北京的無限風情。文筆老道,筆下風流,既透露出他骨子裡的中國氣質,又顯示出十足的洋派作風。

你可是晚看了十年啊啊啊|侠隐

書影同行,敬請期待!

你可是晚看了十年啊啊啊|侠隐

張北海 著

定價: 52.00元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紀文景

本期話題

#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李天然,

你心中的李天然是什麼樣的?#

在文末留言區分享你的想法給我們聽吧,我們最終以精選留言點贊數為依據,選出3位讀者的留言故事,7月20日公佈中獎名單——《俠隱》一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