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遊發展創新―「農旅雙鏈」模式

景區運營實現三贏模式

從景區的傳統開發模式來看,在開發商或當地政府大力開發景區的過程中,政府的財政收入並沒有與遊客量的增長成正比。開發商的辛勤努力帶來的景區繁榮,只是讓景點周邊的居民收入大增,而距離稍遠一些的村民的生活並沒有因此得到多大的改善。其結果:地方政府財政收益欠佳,開發商耗盡自身的資金卻不得利,大多數百姓不受益。

通過景區運營能夠實現整體的三贏,並同時具有以下四種特點:

特點一:能給景區帶來真正的實惠。以兩條腿走路的方式(詳見“二經營”)發展,為景區注入新的活力並帶來源源不斷的利潤。

特點二:能給周邊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讓農民除了旅遊旺季靠天吃飯外,有更好的營生方式。

特點三:能為政府創造更多的稅收。政府培養的龍頭企業每年遞交的稅收也在逐漸增長,形成水漲船高的效應。

特點四:能夠幫助景區開發商爭取各項政府扶持資金。以葫蘆島市靈山森林公園為例,涉及到的領域有:旅遊業、林業、龍頭企業扶持、現代農業、農產品加工業、新農村建設等多個方面。

同時具備以上四個特點的運作模式就是下面詳細介紹的“農旅雙鏈”模式。

“農旅雙鏈”模式

鄉村旅遊發展創新―“農旅雙鏈”模式

以農業為主導的貧困地區往往給當地政府財政帶來巨大壓力,農業生產無法形成規模化運作,農產品沒有品牌,打不開銷路,人們缺少其他的收入來源,生活水平提升緩慢等等。這些問題困擾著當地政府與農民,如何抓住改革開放新時期的歷史機遇,尋找農村發展的突破口,成為了公眾共同關注的問題。葫蘆島靈山森林公園所在的山神廟子鄉同樣面臨農業升級轉型的問題。山神廟子鄉是遼寧省省級貧困鄉,總勞力5200人,其中待業人口為1124人。

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財力來扶持當地發展:2006年投入扶貧資金81萬,2007年投入70萬。靈山森林公園是以宗教文化與林業資源為特色的森林公園,前期已投入9千萬,但對周邊經濟的影響力不大。為加快當地經濟結構全面發展,綠維創景在靈山森林公園的開發實踐中提出創新的開發模式,即“農旅雙鏈”模式。

鄉村旅遊發展創新―“農旅雙鏈”模式

旅遊產業鏈條。旅遊業在實現鎮域經濟跨越式發展,拉動當地經濟增長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應積極發揮地方資源的特色優勢,把旅遊業作為振興貧困地區經濟的新興產業,重點扶持,優先發展,使旅遊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

農業產業鏈條。農業產業化是解決當前一系列制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深層次矛盾的必然選擇,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的重要帶動力量。

靈山“農旅雙鏈模式”的獨特之處,以旅遊開發吸引人氣為起點,藉助於每年上百萬遊客量的無形品牌宣傳效應,傾力打造成功的果蔬品牌。使得旅遊地變成了果品產地,農民跳出農家樂的侷限,走入車間、工廠,成為品牌果蔬加工業的生力軍。 從而實現了旅遊、現代農業兩種產業互相促進和共同發展的聯動效應。

運作方式:一投資、二經營、三受益

一投資是指由開發商投資項目,政府依據相關政策的相應條款應給予適當貼息貸款和財政補貼

二經營是指開發商在運作過程中要設立兩個法人公司來分別管理旅遊和農業項目。一方面,景區通過一系列旅遊項目的開發提高自身知名度和吸引力,帶動旅遊收益的增加,旅遊收益的增加可進一步強化景區管理、環境保護等,這又進一步增加了景區的旅遊品質,從而使得景區形成良性運轉。另一方面,農產品生產加工公司應大力發展品牌農業及農業加工業。通過研發部門研究和引進適合本地種植的農產品、種植技術,帶動農戶栽種新技術品種;由市場部門收購本地區的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向全國銷售,形成以龍頭企業帶動型為主的“公司+基地+商標+農戶”的農業發展模式。簡言之:一塊地,兩種經營方式。

“農旅雙鏈”模式二部曲

三受益,即政府、企業和農民均能通過農旅雙鏈模式的實施而受益。旅遊的大力發展,促使當地遊客量的劇增,形成有影響力的品牌旅遊商品,進而進一步的促進了農業的產業化發展。旅遊企業或是農業企業都從中獲得了巨大的收益;政府除了稅收的增長外,在新農村建設上也收益不少;農民擺脫了傳統農業的束縛, 拓寬了就業渠道,增加了經濟收入。

綠維在規劃靈山森林公園時就設立了兩個獨立的法人公司管理項目:由靈山旅遊管理公司負責對於項目旅遊板塊的建設和運營,擬將公園打造成4A級景區,使其成為葫蘆島市的旅遊名片,同時隨著景區的發展,主推“靈果”,使其成為知名品牌;由靈山果業公司負責果業產業化板塊的運營及管理,以市場為導向,把從事果業生產的農戶、合作經濟組織和靈山果業公司按市場規律組織起來,互相傳遞科技信息、統一配置生產資料、推進標準化生產、開拓市場、統一協調農產品價格。

運營階段――“農旅雙鏈”兩步曲

“農旅雙鏈”模式的優點是兩條產業鏈能夠同時運轉,但運轉過程中,不同階段各有側重點,其效應的顯現也有一個先後過程,我們稱之為“兩步曲”。

第一步曲:旅遊加快發展階段

由於旅遊業對經濟具有巨大的帶動作用,因此第一步首先要大力發展旅遊業。在該階段要借旅遊發展良勢,形成人群集聚效應,加大旅遊商品品牌的宣傳力度,使目的地形成特色農產品的銷售。

靈山景區開放後的初期就以發展旅遊為主,3-5年後是旅遊的加速發展階段。在該階段通過主推“靈果匯”休閒度假業和做好宣傳“靈果”品牌旅遊商品,讓“靈果”品牌隨著“靈果匯”休閒度假業的火爆,紅遍環渤海地區以及東北三省,為下一階段的果品產業化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

第二步曲:農業產業運營期

當旅遊的發展將農產品品牌正式推入國內市場後,農旅雙鏈就會步入第二個階段―農業產業經營期。在這個階段,農業產業成為農民生財的第二條主渠道,品牌農業及農產品加工業正式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之一。同時特色農業的發展反過來也能夠推動旅遊業的發展,從而實現旅遊、現代農業兩種產業互相促進和共同發展的聯動效應。

靈山景區的第二個階段在景區經營五年以後,景區旅遊持續升溫,上一階段新引種的果品經過3-5年陸續成熟、掛果。藉助旅遊引爆的人氣,將“靈山”系列果品品牌正式推入國內市場。“靈果”品牌的農業及農產品加工業正式成為山神廟子鄉的支柱產業之一。同時,主導產業將堅持走“公司+基地+商標+農戶”的產業化扶貧之路,開始引領農民走產業化發展之路。

綜上所述,旅遊開發必定會帶動當地的人氣,同時帶動旅遊商品的消費,而作為鄉村旅遊主打旅遊商品的農產品將具有順勢而進的機遇。我們抓住機遇便能開創政府、百姓、開發商的三贏的新局面。

鄉村旅遊發展創新―“農旅雙鏈”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